【湖北日报】大城治水新路径

22.08.2016  18:03

——2016抗洪救灾思辨录④ 

(湖北日报)16日10时,长江武汉关水位降至24.98米,退出设防水位。汉口江滩一级亲水平台重现水面,市民在江边游泳或散步,一派祥和。 

从6月30日凌晨3时超过设防水位起,武汉长江干堤在高水位洪水中浸泡48天。此间,武汉多项汛期指标创历史纪录: 

6月30日到7月6日,7天降雨560.6毫米,是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降水量最大的一周; 

境内主要中小河流举水、倒水、府澴河最高水位排历史第一位,滠水最大流量排历史第一位。其中举水水位在10小时内跳涨8米,史无前例; 

7月7日凌晨4时,长江武汉关水位28.37米,为该市有水文记录以来的第五高水位。 

堤外洪水汹涌、惊涛拍岸,堤内渍涝成灾、车如舟行。外洪、内涝夹击,武汉一度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面对大汛,武汉众志成城,超60万人次巡堤查险,确保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干堤万无一失。 

面对内涝,武汉理性分析原因,积极寻找良策,为全国大中城市解决同类问题探索路径。 

治水是武汉的必考题 

距今数千年以前,长江出三峡、汉江出丹江口后,在江汉平原一带奔涌交汇。当时的江汉平原,是荒无人烟的沼泽湿地,被称为“云梦泽”。 

每年汛期,长江和汉水暴戾忽现,洪水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形成洲滩。洪水退去,洲滩上土沃草丰,人们在此围垦、修堤,汉阳、汉口的雏形初现。 

在汛期,长江上中游来水施压,长江下游水势顶托,武汉被“上下夹击”。《武汉地方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8月,“霪雨,庐舍人畜淹没无数”,此后几乎每三年就有一场大水拜访武汉。 

专家回顾,上世纪,1931年、1954年、1998年,3次大洪水刻写了这个城市的独特课题:因水而生,人口密集,城区规模日益扩大;因水而盛,城市在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水而险,人与水争地的矛盾日益凸现。 

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统计数据显示,武汉市区海拔21至27米,比长江武汉关最高水位(1954年29.73米)低2到8米。 

武汉平均海拔24米,而1865年至2010年武汉平均最高洪水水位为25.5米,高出地面1.5米。统计同时显示,武汉低于25.5米的区域,占全市面积近六成。 

这意味着,汛期,洪水就悬在武汉头顶。 

        加固干堤保安澜 

1998年8月,长江第五次洪峰过汉时,中央决定加大长江和汉江水利设施投入。 

此后,武汉市先后投入40多亿元,对390公里长江、汉江干堤和支流回水线堤防进行加固,用钢筋混凝土将两江牢牢锁死在堤防内。 

今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定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3月24日起,武汉市启动两江岸线非法码头整治行动。截至5月20日,共取缔122个非法码头,关停364个堆砂场。 

为迎战98+汛情,5月4日,武汉市部署防汛排涝具体工作。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要求,对长江、汉江干堤的60处历史险工险段进行加固,对汉阳沿河堤、黄陂童家湖堤及江夏金水河、蔡甸洪北民垸等中小河流险段加强防守。“今年全市堤防管理范围内发生险情175处,相比1998年的2215处大幅减少。”武汉市水务局防汛处处长蒋志刚说,投入巨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早布局防汛抗洪具体工作、把巡堤查险做到实处,这是保证今年主汛期两江和主要中小河流基本安澜的基础。 

        内涝成为最大痛点 

7月5日晚间到7月6日上午,一场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让武汉经历了1998年以来城市秩序受影响最为剧烈的一段时光。内涝取代洪水,成为这座城市今年汛期内最大痛点。 

这场大雨导致聚居数十万人口的武昌南湖片区发生严重渍水。交通被迫中断、市民有家难回。风华天城等地势低洼的社区,雨停10天后仍泡在水中。“30年前,南湖片区人烟稀少,基本由湿地、沟塘和湖面构成。”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项久华分析,内涝的成因一方面是雨下得太大,河湖装不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泵站抽排能力不足。 

他回忆,1982年到1983年,两次强降雨造成武汉商场严重渍水,抽排干净耗时近10天。1998年的大洪水也曾导致武汉城区发生严重内涝,徐东大街泡在齐腰深的渍水里长达7天。但由于路网不发达,机动车保有量少,这些内涝对城市秩序影响有限。 

随着城市发展一再加速,武汉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高楼越盖越多、人口越来越多、车辆越来越多。内涝病一旦发作,影响之剧烈与1998年不可同日而语。“汛期武汉地区的降雨,首先由管网收集,再经过河湖调蓄,最终靠泵站抽排入江。”项久华介绍,南湖隶属于汤逊湖水系,汛期周边雨水汇集入湖后,经过南湖连通港流入巡司河,再汇入汤逊湖,最后经汤逊湖泵站排入长江。汤逊湖水系汇水面积有420平方公里,但汛期只有一个排江口,连续强降雨侵袭下,河湖丧失调蓄功能。尽管汤逊湖泵站连续10多天满负荷运行,抽排能力仍捉襟见肘,最终导致严重内涝。 

资料显示,清末民初,武汉市开始修建排水设施。7座小泵站集中在汉口沿江,抽排能力不到每秒2立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建起30座泵站,抽排能力达到每秒110立方米。1983年后的15年,武汉大幅提升排水设施水平,抽排能力达每秒317.9立方米。1998年后,又一批泵站投入运行,抽排能力提升至每秒397立方米。2010年以来,罗家路二期、杨泗港、汉钢西等骨干泵站陆续投用。截至2013年,抽排能力达到每秒903立方米。 

2013年4月,武汉市制定《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3年多来,已投资40亿元,完成31个市级项目,新增抽排能力每秒236.5立方米,全市总抽排能力提升至每秒1139.5立方米。这批项目的投用,使得武昌徐东地区、东沙地区、汉口黄孝河地区、机场河地区、沿江地区、汉阳汉钢地区的排水能力上了新台阶。 

数据显示,7月6日10时,全市出现162处渍水点。至7月7日7时,渍水点只剩12处,主要集中在南湖和光谷一带。汉口地区没有发生12小时以上成区域的渍水。“提升泵站抽排能力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歇,但还是难以达到城市发展的配套要求。”项久华坦言。 

        探寻大城治水新路径 

98+洪水的洗礼,正成为武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治水水平的契机。 

7月起,武汉市针对武昌、洪山、汉口、青山、汉阳等易渍区域,部署实施了11项排水重点工程建设。其中,江南泵站、南湖出江通道及配套的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等三大工程已启动建设。建成后,南湖水可经南湖连通港、南湖出江通道,直接由江南泵站抽排入江,流程相比过去减少20公里。项久华介绍,江南泵站相较汤逊湖泵站起排水位低,能在雨前将南湖水位调控得更低,“抽排能力翻倍,南湖周边区域渍水问题有望得到根治”。 

雨降下来,马上排走,这是传统思路。创新思维,则是把水涵在城市里。去年,武汉入选国家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前正在青山区和汉阳四新地区展开试验。这项工程,可以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弹性适应环境变化,扩大城市容水量。把排不出去的水蓄起来,雨停了再挤出来。今年汛期,经历多场强降雨,青山区临江港湾社区、临江大道等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均未出现内涝,区域内市民的正常生活未受影响。 

项久华认为,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实施源头管理,加上对现有排水设施标准提档升级。未来,在大江大湖大武汉,人水相处将更加和谐。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