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创新为魂 重构江城纳税生态
该所税管员李文文说,以往,税管员每天大量的精力用来接待。平均一天要接待三四十名纳税人,整个所里像集贸市场,川流不息。如今户管量增长了,但来的纳税人少了一大半,腾出来的时间正好分析税源、把服务做细。
第三税务所来访量的变化,是武汉地税征管改革效果的缩影。
2010年武汉市地税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创新成为该市地税发展的新常态。围绕理念、体制、管理、服务等方面实行全面改革,该市地税多项创新工作跑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湖北省地税局副局长、武汉市地税局局长罗涛介绍,武汉的发展迎来了不断超车的新崛起时代。地税就是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打破因循守旧的思维,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纳税服务,让投资环境成为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制度创新 在全国首创税收征管武汉模式
与很多改革先易后难不同,武汉地税新一届领导班子却甫一上阵就剑指改革深水区。
纳税环节的“痛点”在哪?怎么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需求,提升税法遵从度?
2010年7月,一项石破天惊的征管新模式在武昌区地税局先行试点:变“先审后办”为“先办后审”。
先审后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税务机关一直奉行的办税模式。简而言之,纳税人小到买发票,大到减免税,都要经税管员、所长、局长层层审批,耗时费力,还增加了廉政风险。
武昌区地税局开全国税务系统先河,率先吃螃蟹,实行“先办后审”。大部分事项,只要纳税人信用好,均可在窗口先行办理,资料事后内部流转,发现资料有误或纳税人虚假申报,再亮“红灯”追究。
两年后,“先办后审”模式在全市、全省推广,现已在全国税务系统开花结果。
新模式彻底颠覆税收观:沿用几十年的税管员管户制度取消了;现有221项涉税事项中,除有法律明确限定外,其余205项前置至办税服务厅先办后审。事项办结一站化、专业化,办税时间大大缩短。
武汉市平安置业公司财务会计李友斌与地税局打了多年交道。他说,这几年来地税服务像是坐上了高铁。以前买发票要来回找人签字,至少半天,现在任一窗口现场办理,不求人,不跑冤枉路,10分钟办完。
新模式轰动全国。天津、广州、深圳……昔日改革前沿城市的税务部门反过来拜武汉地税为师。
几乎同期进行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实施“抓大控中协小”的税源管理战略,进一步细化了对不同纳税人分类别服务。
服务创新 让立体服务温情常在
不少小微企业会计都是兼职,专业水平有限。他们反映,最希望的服务除了便捷,还包括政策讲解、办税流程介绍等。
武汉地税在全市所有区局成立了纳税人学校,几乎每周各区都举办一次培训,全年免费培训近2000场,年均4万至5万纳税人受益。
想方设法减少办税成本,压缩办税环节,武汉地税服务创新迭出。
全省第一家开办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第一家开通专业的纳税服务车;第一家开通地税微信公众平台;第一家与媒体合作创办《湖北手机报武汉地税版》,免费向纳税人赠阅;在全市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立税务服务站,零散纳税户就近办税。
自助办税厅、政务网站、微博、微信、QQ群、12366服务热线,编织出一个立体化、全天候的服务网络。
湖北盛天网络技术公司财务主管杨汉琴称赞,现在每到月初,有短信提示办税时间。想听培训或了解政策,打开地税微信号,一目了然。税管员就像是朋友和家人,还专门建立QQ群,定期沟通政策。
双料冠军 纳税服务赢得百姓口碑
先办后审、税源专业化管理、存量房交易计价电脑定税、税收行政权力清单管理……从理念到实践,从征管到服务,一系列改革创新全面出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传统哲理格言,折射出发展的朴素真理,也成为武汉地税前进的不竭动力。
请看这样一组数据:从2010年至2014年,武汉地税组织的税费收入年均增长23.36%,5年间增长了2.8倍;2014年税费收入突破1200亿元大关,在15个副省级城市地税局中由2008年的第7位上升到2014年的第5位。江岸、武昌、东湖、江汉、硚口等区地税局相继迈进百亿区局行列。
不仅是单纯的税收数字,从武汉市开展窗口行业文明指数测评看,武汉地税已连续5个季度蝉联第一。这种行业测评主要由统计部门随机抽访的上万市民评分,评价结果实打实。
2014年武汉地税工作得到国家税务总局、省委及武汉市委、市政府领导的20次批示肯定,这既是对武汉地税工作的全面认可,更是武汉地税前行的最大动力。
武汉市地税局介绍,经过连续不断地创新,与沿海发达城市比,该市在地税管理和服务水平上已大幅缩小差距,有的甚至走在全国前列。在目前武汉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进程中,武汉地税更要奋勇争先,在中部率先跻身全国一流地税行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