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战略支点 创造光辉业绩 ——湖北改革开放35年的成就与经验

31.07.2014  12:10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改革的春风,使荆楚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35年来,湖北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下,勇立潮头,锐意改革,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湖北35年改革开放历程,铭刻着荆楚儿女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澎湃豪情,书写着湖北各级党委政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壮志雄心。湖北35年改革开放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35年精彩生动的缩影。
        1.初步探索改革开放阶段,湖北在城乡市场取向探索上走在全国前列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1月,中共湖北省委召开三届十四次全会,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此后,湖北全省上下积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拨乱反正,大胆探索改革发展新路。
        1980年,湖北全省农村广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生产资料与经营权的有效结合,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迅速迸发出来,湖北农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农村改革突飞猛进的同时,国企改革从扩大自主权入手也迈开步伐。1979年,全省在153个国营企业进行扩权试点,核心是实行利润增长留成和企业基金制度。1981年9月后,全省1520家预算内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并对企业进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试点工作。
        1979年,湖北与美国俄亥俄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是全国最早与西方国家建立省州友好关系的省份。随后,湖北省和俄亥俄州合资经营的湖北派克密封件厂诞生。湖北积极吸引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较早地开启了对外开放之门。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湖北在对内搞活方面也进行了成功探索。1979年,武汉市批准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随后的几年中,汉正街先后创新出批量销售、价格浮动、自产自销、承包以及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汉正街市场迅速发展。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充分肯定了汉正街模式的现实意义。汉正街作为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风向标”,被誉为“天下第一街”。当时流传着: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街。
        2.全面开展改革开放阶段,湖北在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上走在全国前列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湖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湖北实际,制定湖北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在1982年至1992年十年间,湖北改革发展事业从农村到城市、从政治经济领域到社会文化领域全面展开。
        在农村,为深入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省委、省政府宣布将土地承包期延长至15年以上,让广大农民吃上“定心丸”。同时,在全省农村大力实行政社分开;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大力扶持乡镇企业,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的发展活力。
        在城市,湖北在国有企业实行了第一步、第二步利改税;将省辖市直属企业全部下放给所在地管理,促进工业优化组合和横向经济联合;颁布《关于深化企业改革推行承包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在国有企业推行承包责任制,全省工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
        20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决定开展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1981年7月,国务院选定湖北沙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经济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沙市在工业管理体制、计划体制、劳动工资体制、财政体制、银行体制、商业体制、物资体制、价格体制、科技体制和城市建设体制等10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配套改革,为全国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1984年5月,国务院又确定武汉为全国大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作为第一个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省会城市,武汉市提出并实施“‘两通’(交通和流通)突破”、放开搞活的战略。在改革过程中,武汉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个放开物价,第一个撤局改委转变政府职能,第一个公开招标,第一个聘请洋厂长,第一个建立技术市场,第一个建立兼并市场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湖北作为城市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者,为推动全国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科教领域,湖北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改革科技拨款制度、建立科研单位所长负责制、促进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实行科技副县(市)长制度;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等。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科教事业的发展。
        1984年,湖北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拓宽对外贸易渠道,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贸易联系。1988年,湖北又颁布了《湖北省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湖北省侨商投资优惠办法》,鼓励外商和华侨来鄂投资,“三资企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湖北还适时抓住国家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向长江流域纵深发展的机遇,有步骤地推进本省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
        3.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湖北在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同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作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l世纪的战略部署。中共湖北省第六、第七次代表大会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制定和实施建立湖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基本方略。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市场主体。从1994年开始,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湖北还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培育个体、私营企业,形成市场经济成分多元化的格局。
        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湖北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1997年初,湖北作出《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此后,湖北农村逐渐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品带动型、商品基地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1999年,湖北又作出《关于建设农业强省和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决定》,湖北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市场网络、产业链条的培育和建设上,与乡镇企业结合、以小城镇为依托,使龙头企业适当集中,促进产业经营向纵深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湖北大力推进科教兴鄂战略。1993年11月,湖北颁布了《关于科教兴鄂的决定》。此后又陆续出台《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加速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科教兴鄂战略实施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和《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法规,提出科教工作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湖北不断加大对科教事业的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建设武汉·中国光谷。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为加快经济发展,国家加强能源、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湖北又一次成为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主战场。1994年12月14日,世界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湖北宜昌三斗坪正式开工建设。湖北积极支援三峡工程建设,妥善安置移民,加大沿长江地带的交通、邮电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1993年2月,京九铁路建设工程全面展开,1995年全线铺通。贯穿中国南北的第三条大动脉京九铁路是20世纪90年代仅次于三峡工程的第二大工程。湖北全力支援京九铁路建设,并依托京九,建设黄冈,振兴大别山老区。1998年夏,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面对特大洪水的袭击,湖北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全国人民强有力的支持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战胜八次洪峰,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国家重点项目在湖北的建设以及98抗洪斗争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湖北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上走在中部前列
        2002年党的十六大和2007年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战略部署。根据党的十六、十七大精神,中共湖北省第八、第九次代表大会确定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的前列的奋斗目标。
        2005年8月和2011年6月,胡锦涛同志两次视察湖北时都明确指出,湖北应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中央对湖北战略地位的定位和要求。按照中央的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对重要战略支点内涵的认识,明确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区域和战略枢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杠杆撬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增长极和支撑点。
        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湖北建设成为重要战略支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大力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加强不同层次战略之间的融合和跟进。湖北支点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按照“三化同步”、“两增同步”的要求,湖北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大力加强以饮水安全和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实施“百镇千村”工程,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湖北实施“三个一批”战略,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实施工业兴省战略,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元产业计划”,做大做强汽车、石化、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改造提升食品、纺织、有色等优势产业。
        湖北全面实施“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完善规划、改革试验、体制创新以及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两圈一带”战略的具体化和项目化。实施荆州“壮腰”工程,推动江汉平原振兴崛起。着力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库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深入实施“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武汉主中心城市和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湖北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挺进非洲大陆,成为东北亚经济圈观察员,拓展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推动对外投资与合作快速发展;与铁路、交通等70多个部委签署部省合作协议,并加强与央企对接,不断拓展湖北的发展空间;大力培育发展文化,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发展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政务服务理念,打造开放、包容、亲商、平等、公正的投资环境。
        在“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湖北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35年披荆斩棘、开拓创新;35年砥砺奋进、跨越发展。湖北取得了光辉的历史成就,经济社会实力快速增强,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幸福安康,神州湖北美,极目楚天舒。
        1.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政治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等,积极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并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湖北在全国率先开展县级党代表大会和党代表常任制试点,率先探索村级组织自治机制,率先推行“阳光编制”,为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通过开展“三万”活动和“治庸问责”活动、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推广“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法”、创建“廉政阳光工程”、建立廉政诫勉谈话制度等,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民主办事和依法办事的作风明显改进,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全省形成了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2.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经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1979年至2012年,湖北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8%。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51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22250.45亿元。2012年湖北生产总值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9位,处于第一方阵。1978年湖北人均GDP仅有332元,2012年人均GDP达到38572元。按美元计算1978年仅为210美元,2012年达到611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实现由低收入水平跃升至上中等国家收入水平的行列。全省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31.38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3115.63亿元。
        经济结构实现大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  40.5∶42.2∶17.3调整为  2012年的12.8∶50.3∶36.9。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5.1%上升到2012年的53.5%。城镇人口由690万人增加到3092万人,乡村人口由3906万人减少到2687万人。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省的比重从1978年的24%上升到2012年的38.8%。
        供给能力大提高。2012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2441.81万吨,比  1978年增长41.5%。2012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2441家。2012年与1978年相比,纱、布分别增长了18.2倍和9.3倍;生铁、钢、钢材分别增长了6倍、8.1倍和16.4倍;发电量增长了22.7倍。2012年湖北钢铁、汽车、石化、电力、食品、电子信息、纺织、装备制造、建材等9个重点行业实现销售产值超千亿元。
        第三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2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208.58亿元,1979年至2012年年均实际增长12.7%。多元化、多层次、多门类的服务业体系逐步形成。
        3.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在文化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以科学理论指引航向、以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崇高精神鼓舞斗志、以优秀道德培育风尚。通过建设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加强诚信建设、改善信用环境”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榜样吴天祥”和“为民模范”周国知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等,不断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湖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全省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市场主体快速成长,国有文化集团、民营文化企业和文化战略投资者竞相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健全、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湖北成为全国较早普及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的省份之一。积极开展文化民生工程,湖北在全国率先实现两个“免费”(博物馆免费开放,群众免费看戏)。
        文化领域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张居正》获得殊荣,影视剧《洪湖赤卫队》、《忠诚与背叛》轰动全国,舞台剧《徐九经升官记》、《家住长江边》等迭创佳绩,辛亥首义、大别山红色文化、恩施巴楚文化、武当山、神农架、荆州古城、襄阳古隆中、随州炎帝神农故里等文化品牌享誉全国。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出版、广播电视、演出、音像、娱乐、网络文化等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形成。2012年,全省广播覆盖率达98.7%,电视覆盖率达  98.8%,有线电视用户达1048.38万户。艺术事业机构295个,文物事业机构214个,图书馆111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379个。出版图书14256种,杂志408种,报纸130种,期刊数量居全国地方省份第3位。
        4.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社会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1978年至2012年,全省就业人员从1910.4万人增加到3687万人,年均增加52.25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显着提高。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40元,比1978年增长64倍,年均增长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显著增加。2012年,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3607.35亿元,比1978年净增13600.3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15元增加到2012年达23589元。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2012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7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0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990.2万人。年末全省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351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0.4万人。全年全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9.7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0.3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2.4万人。
        科教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全面展开,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普通高等学校由1978年的53所增加到2012年的122所;在校大学生由4.94万人增加到138.61万人,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国前列。科技事业成果丰硕。2012年,全省拥有各类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1500多个,科技活动人员达33.98万人,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567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960.4亿元。湖北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区和120家省级开发区,成为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2012年,全省拥有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达到34848个、37.11万人和25.03万张,每万人口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医生数和床位数分别达到6个、17.7人和41张。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5.56岁提高到2012年的75.32岁。
        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湖北35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荆楚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为湖北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新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湖北35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党的思想路线,什么时候湖北的改革开放事业就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全省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改革开放的初期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关键时刻,湖北积极推动全省的思想解放,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改革的大突破,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实践使省委认识到,湖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湖北通过坚持省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在省委党校举办领导干部进修班,进行理论武装;派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挂职锻练,逐步使全省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湖北35年改革进程,就是湖北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不断创新、综合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创新与完善、城乡社会经济取得历史性飞跃的发展过程。
        湖北改革开放35年的历程,也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不断深化对湖北省情的认识,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从湖北实际出发,探索和选择具有湖北特色发展路子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湖北省委、省政府不断解放思想,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湖北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省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的改革,切实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发挥武汉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实施武汉城市圈战略;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积极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方针,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促进全面开放等等。
        2.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湖北改革开放35年的历史进程,实际上是在党的领导下湖北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过程。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重群众工作方法,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群众的改革积极性。湖北在探索改革发展模式、综合改革的互动性和差异性,破解湖北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及改革攻坚阶段的实现途径和方式等方面,均体现了群众路线的精神。
        “勤为政者,贵在养民;善治国者,必先富民”。湖北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不断加大对就业安居、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城乡一体化、生态保护、公共交通等民生方面投入,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必须坚定不移地践行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坚持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科学发展。全省上下形成了坚定不移求发展,团结一致谋发展,艰苦奋斗图发展的氛围。湖北紧紧抓住了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加快湖北发展。在发展目标、发展方针、发展速度、发展的竞争意识等方面,因地制宜地作出发展部署。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湖北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湖北注意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把生态环境建设绩效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湖北还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制度创新作为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尺度。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先行试点、稳步推开、统筹兼顾、配套实施,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4.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
        湖北改革开放是在党的领导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发端于经济领域并向社会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的制度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总结湖北改革开放35年的基本经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委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在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注重以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注重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省委特别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把省委建设成为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同时,省委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作风影响和带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湖北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实践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永无止境,科学发展永无止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向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共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五个湖北”的美好愿景,披荆斩棘,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