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两大重点,更加注重卫生计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服务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2014年,省、市、县三级卫生计生行政机构改革和职能整合全部完成,实现 “机构合、人员合、工作合”,带来机构改革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的良好局面。科学合理的“三定方案”,让机构整合产生更大的效力。78家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整合到位,76.9%的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进行了整合,65.2%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与乡镇卫生院整合完成。顺利实现了卫生计生资源整合、职能融合,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誉为 “湖北模式”、“湖北速度”。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2014年10月30日,湖北省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全省35个试点县(市)的78家试点医院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这些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完善补偿机制,调整3578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其中769项医疗设备的检查治疗费以及部分实验室检验费降低20%。同时,改革管理体制,创新人事薪酬制度,初步建立了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包含第一批的20个试点县(市),湖北省将有50%以上的县(市)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新农合农民参合率达
“做个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打工三五年,一病返从前”……这曾经是农民怕生病、怕生大病的真实心理写照,现在这种担忧随着新农合保障水平的提高,已悄然发生变化。
2014年,全省参合农民人数达到3952万人,平均参合率达99.7%,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90元/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5%。7万余人享受了22种重大疾病保障政策,新农合基金补偿近5.5亿元。今年共9万余人获得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报销金额近3.2亿元,单人次最高报销达30万元。深入推进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工作。初步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筑牢了医保底线。
“分级诊疗”走向全省
“小病去基层医院,大病去大医院。”为引导规范科学就医,2014年,湖北以医联体为载体,以医保支付为杠杆,加快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首批心内科、神经内科、肾脏疾病、普外科、骨科、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精神疾病、康复医学科、眼科、皮肤科12个专科113种常见疾病的分级诊疗指南。已在襄阳、鄂州等28个县(市、区)开展分级诊疗试点。
基本药物扩大到800种
基本药物品种扩大到800种。深入开展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原则上将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考核合格后将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村卫生室。全面落实村医生补偿政策,乡村医生人均年收入达到2.6万元,落实每个村卫生室补助基本运行费用3650元。
4958万城乡居民健康建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标准达到35元以上。全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累计电子建档人数达到4958万人,累计电子建档率达到85.5%。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427万人、糖尿病患者81.6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502万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0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1.29%。发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0.4万人,全部纳入健康管理范围。
开展城乡医养融合试点
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合作新模式,开展城乡医养融合试点,全省已有111家乡镇卫生院、7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融合”共走,走出了健康服务业湖北道路。
10605个“单独两孩”宝宝出生
2014年3月27日起我省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截至2014年底,我省符合条件的单独两孩家庭46.06万个,已申请再生育并领取 《生育证》27538个,已生育10605个,单独两孩政策在我省平稳落地。
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
2014年全省共出生人口72.48万,同比去年减少1.51万,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出生政策符合率89.81%,好于周边省份,位居全国前列,出生人口性别比平稳下降。
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全面落实
发放农村计生家庭奖扶金2.97亿元、计生特扶金1亿元、农村及城镇无业居民独生女子保健费0.77亿元,企业退休职工计生奖励全面落实。农村独生女、二女户中考因加分被录取10985人,农村独生女高考因加分被录取6509人。
免费孕检造福30.5万对夫妇
2014年实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覆盖,为30.5万对育龄群众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其中,农村计划怀孕夫妇28.94万对,超额完成省政府承诺的为全省26万对农村育龄群众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
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加大
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覆盖率达到90%。流动人口健康建档率达91.76%,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91.5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到位率达到95.62%。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14年,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了高速公路医疗救援网络和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援助队伍,探索建立第三方委托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开拓性地开展卫生应急虚拟仿真训练平台研发。有效防范应对埃博拉出血热、人感染H7N9疫情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各项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明显。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传染病监测及疫情报告工作,确保全省传染病疫情平稳。
妇幼健康指标优于全国
全面贯彻落实“一法两纲”,启动实施 “妇幼健康服务年”系列活动,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着提高。2014年全省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98%,孕产妇死亡率为10.8/10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28‰、9.85‰,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医服务能力提升
在全省33家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推进综合改革。加快中医药“三堂一室”建设,累计建成国医堂873个,名医堂84个,中医养生堂81个,知名中医工作室208个,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2014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32亿元,重点安排了3600个重大项目。继续实施 “卫生资源倍增工程”,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5.48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1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2.47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来源:《荆楚网》2015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