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之声报道:鱼米之乡的生态农业实践

18.06.2014  09:31

  眼下,随着“绿色食品”日益受到人们追捧,在鱼米之乡湖北,生态农业的浪潮也扑面而来。做生态农业成了这个年头颇为时髦的一件事。怎么做才能确保舌尖上的生态?生态农业能否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细水长流的事业?今天的《焦点时刻》,让我们跟随湖北之声记者李丽、通讯员杜巍、张劲走近鱼米之乡,看看湖北的生态农业实践:
  
  初夏时分,燕叽镇池湖农业生态园里,一个个不锈钢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数万株一人多高的以色列番茄藤蔓上结满了红润饱满的的小果。丰收带给了劳作的村民满脸笑容。附近农民在享受每亩1500元保底分红的同时,还是其中的园艺工人。
  
  番茄种植,是鄂州在生态农业新机制上的一次成功探索。池湖村人均只有0.27亩地,一直以来,种植效益低下。去年10月,鄂州市委下派驻村干部与村民商定,成立公司发展生态农业。陈俊亨是生态园高薪聘请的四川果蔬高级农技师,对番茄的种植、管理全程把关,确保绿色、安全,就连空气也严格控制:
  
  【出录音】“它并不是不打农药,有机产品也要打药,但打的都是不用化学合成的农药,用生物,用植物提炼出来的。它纯粹是很自然结出来的番茄。我们不会喷药,不会打色素。这个商品价值比葡萄价值还好,太好吃了。”【录音止】
  
  凭借有机品质,目前,这些番茄正一车又一车发往各大超市,给当地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不再只是挂在嘴边的名词。鄂州像池湖农业生态园这样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已达100家。鄂州市市委书记李兵要求,市级领导和涉农部门干部每人都要联系一个基地,每个基地都要培育一个主打有机农产品,并选派懂生态农业的专家参与全程建设。鄂州市农委主任杨定胜:
  
  【出录音】“按照有标冠标,无标制标的要求,既然是生态农业,我们重点发展绿色、有机的。去年,我们会同省农科院专家对鄂州42个主要农产品制定了生产标准。而且我们把这些标准分解为小本子,种蔬菜的,种粮食的,按照这个标准组织生产。”【录音止】
  
  不仅是鄂州,我省各地也都涌在这股“生态浪潮”里,努力并践行着。“生态农业等不及了!”丹江口市市委副书记王太宁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期临近,作为水源地,丹江口市正面临着发展生态农业的考验。
  
  【出录音】“水产养殖是丹江口淡水养殖一大产业,当时提的口号大,原来提百万网箱下汉江,提的规模大,现在没有这么多。加上库区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比过去量减少,淡水品质价值提升,养殖方式在改变。”【录音止】
  
  从鄂州到丹江口,再到十堰市,发展生态农业已然成为了地方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的共识。鄂州市农委调研员曹廷友:
  
  【出录音】“不能依靠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靠化肥增加产量,靠农药不受虫害病害影响。在种植习惯上调整。”【录音止】
  
  生态的种养殖方式意味着高投入,生态农业能成为一般农户的自觉实践吗?潘卫兵是鄂州蒲团乡一位普通农户,他前年注册了源丰家庭农场主后,将5口沼气池、10栋猪舍、360亩蔬菜、200亩稻田、270亩水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系统。由于甘薯叶、菜薹、猪获得了有机转化产品认证证书,加上口感好,销路特别好。潘卫兵说,农场每年能赚200万元:
  
  【出录音】“我这里是循环模式,首先从养猪做起,当时养猪有猪粪猪尿,没办法处理又容易污染环境,后来就申请做了沼气池。有了沼气池,猪粪猪尿进行发酵,产生沼液沼渣,正好是养鱼种菜好的肥料,而且解决了污染问题,同时给大棚提供清洁能源,给生活提供原料。”【录音止】
  
  但生态农业也面临着发展困局。兴田生物是丹江口市为发展生态农业专门引进的一家生物肥工厂,其生产原料就是畜禽粪便,生产成品是利于作物和土壤的生物肥。本是一件保护环境,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事业,但因为生物肥不如化肥见效快,普通农户不接受,总经理田定心告诉记者,公司原定年产12万吨,至今年产量仅6万吨:
  
  【出录音】“基本上都是比较大的用户。现在平常一般农户接受这个还有一个过程,对产品的认识。再一个老百姓用化肥习惯了,好像一个中药,一个西药。”【录音止】
  
  因为经济利益、政策把控、技术难关、农业发展瓶颈等因素的制约,“生态农业”难以细水长流。十堰市农业局局长芦汉国坦言,当前不仅我省乃至全国,也没有出台一部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高毒农药的法规,对生态农业的政策投入不够可见一斑:
  
  【出录音】“大家都认为生态农业很重要。问题在各个层面上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比方说,怎么样通过条例办法进行约束,规定,尽量少用或不用高毒农药,或者尽量少用化肥,保证生态农业发展。这恐怕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录音止】 
  
  不管是鄂州,还是在十堰,很明显,对农业大省,鱼米之乡湖北来说,“生态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长久的艰巨的工程,还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使之往产业化发展,便于管理;完善惠农政策,加强法制建设;打通多种发展渠道,保证农产品有销路,保障农民利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科技水平,攻克农业瓶颈,并及时进行下行培训和指导,加快农业科学化发展等。完善发展“生态农业”的各项建设,需要不仅是政府的推动,也有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