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之声报道:科企对接为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25.07.2014  12:25

  由湖北之声记者李丽、通讯员钟平、李聚森采写:
  
  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科企对接会再次拉开了帷幕。
  
  在今年的科企对接会上,襄阳一家老牌面粉加工企业成功为产业发展谋到了“高参”,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研究院谢科生教授根据这家企业规模大小、生产特点,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产业规划。企业总经理党长英估算了下,一年以后,企业产值可由目前的5亿元增长至10亿多元。
  
  【出录音】“粗加工利润非常薄,我们必须往精深加工,熟食产品,一次性能到餐桌上产品去延伸。 所以我们必须要到这一块科研技术方面对接。目前公司就是面粉。一年产值6个亿。拓展到精深加工预计可搞到10多个亿。”【录音止】
  
  省农业厅副厅长涂胜华介绍,科企对接活动自2011年举办以来,受益的企业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来报名参加对接活动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数量比预期高出一倍。
  
  【出录音】“省农业厅每年举办一到两场科技对接,帮企业排忧解难,促进成果的合作转化,既让专家找到了更多的科研项目,也让企业家找到了急需的技术支持,成效显著。”【录音止】
  
  科企对接,促进了企业发展观念从粗到精的转变,让产研对接两张皮慢慢靠拢。很多昔日只在实验室开花的科研成果,在科企对接会上,都找到了“婆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武汉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丁文平连续几年参加科企对接会,正是在科企对接会上,他将自己对小麦的研究一步步应用到实践中,转化成了企业的畅销品。
  
  【出录音】“这个活动很好,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成果转化的平台,每年有2到3项成果转化企业,和企业之间进行更深的合作,把我们的成果推广、转化。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渠道就不畅通。”【录音止】
  
  科企对接,也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天地,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了解,我省多项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但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产业优势。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仅限于粗级加工阶段,产值低,效益低。近几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一些企业销售收入也因此接连迈过十亿、百亿大关。其中最大的引擎就是不断加大的科企对接力度。对科企对接活动观察多年后,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杨泽钊说:
  
  【出录音】“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一方面使企业找到,即使现在没有也可以委托专家专项研究亟需的技术,另外科研单位人员可以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需要搞科研项目。”【录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