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也话“霜”

11.11.2014  10:56

                         

   魏朝开国皇帝曹丕的《燕歌行》吟:“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其意是深秋时节,风吹树木的声音萧瑟,天气已经变凉,那草零叶落,露水也冻结成霜了。这景色的凄凉,实际上也表现出了诗作者的心情。对此我们无暇去评述,只粗略的说说“霜”。
  霜,是一种地面凝结现象。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它是这样定义的:“霜,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易在晴朗风小的夜间生成。”可见,它是由水汽未成液态就直接凝华成冰晶;或已成液态后再冻结成冰珠。这里曹丕的诗句并不一定表明他不知晓水汽直接凝华成霜,亦并非是这才兼文武的君主,心胸狭隘所致。他在这里讲露为霜,只是用此种现象构思俏句发泄凉!这恰表明曹丕善于对客观天气现象的体察。
  说起霜的形成,在民间还流传有“雪打高山霜打洼”之说。我国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对此也不乏高见:“高山无霜露其理如何?曰:上面气渐清风渐紧。”这当然也是有的道理,因为高山的风相对较洼地大,在晴朗夜间空气的乱流作用,使得那陡峭地表辐射冷却受抑,水汽不仅易被吹散,而且较难形成,这样就难以成霜。而低洼的地方却最容易有霜,这是为什么呢?因洼地风小,辐射冷却作用明显;加之冷空气的密度大、比重大,易从四面高处向低洼地方下沉,使之成为冷空气聚集最多的地方,此处地面、地物温度下降得比平地多,易达露点温度和0℃以下,水汽就易直接凝华成冰晶,或者先成露后再冻结成冰珠。这在长江流域一带深秋甚至入冬后气象观测中是常见的现象。
  气象学家也是著名科普作家林之光先生,早在1978年第12期气象期刊发表的“地形对四川盆地冬季气温的影响”一文中写到:农谚说,“雪打高山霜打洼”。这说的是地形对霜冻的影响,因为晴夜里山坡强烈辐射冷却,坡上密度较大的空气沿坡下沉,所以使地势最低的谷底气温也最低,例如奥地利龙兹附近一个小盆地中,1930年1月21日曾测得盆底的气温是零下28.8℃,可是相对高度仅80米的一侧山坡顶部气温却高达2.3℃!!所以,当附近平地上没有霜冻时,凹洼地形中就可能有霜冻,平地上已有霜冻时,洼地中霜冻就更严重了。”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责任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