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荆楚】荆江分洪工程北闸:中国长...

17.11.2014  18:30

(厅宣传中心 张强)长江险段观音矶附近,跨过荆州长江大桥向南,便是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公安三袁”的故乡公安县境了。这里有我国建国后第一个大型水利防洪工程——北闸。如今,公安北闸已是一个国家级3A水利旅游风景区。 

北闸长1000多米,由一个个闸口并列排开,很显眼地耸立在这片平原之上,站在闸上,看不到长江,但这闸却是维系江汉平原和大武汉的生命线。离这闸一两公里,就是长江大堤,发洪水时,只要危及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安全,把江堤一炸开,滚滚洪水就会闯入北闸,涌进公安蓄洪区,流进洞庭湖绕过监利洪湖,再入长江,这自然就降低了监利洪湖的水位。 

流传大众中关于欧美洪水走廊排水的美谈,想不到1954年在中国就有实际的运用,看来中国的防洪理念并不落后,只不过更切合中国实际罢了。不是吗?1998年以前,当地防洪部队必须进驻北闸,而且在堤坝的规定位置预埋了炸药,以备分洪之急需。 

北闸所长告诉我们,北闸竣工两年,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防洪工程三次开闸泄洪,使荆江大堤巍然屹立,富庶的江汉平原免受洪涝之灾,这也是防洪工程建成62年间唯一一次使用。如果没有荆江分洪,当年汉江平原和大武汉肯定保不住了! 

站在闸顶北望这条维系安全土堤,想到惊心动魄的1998年,我不禁有些激动。1998年7月15日,就是在那条土堤上,解放军的工兵部队已经奉命埋下了20吨炸药,只要一声令下,堤破水涌,滔滔洪水将通过北闸淹没整个蓄洪区,虽然蓄洪区里的55万人民早在五天前就开始转移,但是,他们的一切财产将不复存在,55万人毕生的财产啊,能用数字衡量么?!庆幸的是,堤,没有炸,肆虐的洪水终于顺流而下,转移出去的55万人又陆续回家,开始了他们平静的生活,而这一切,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智慧和胆略,得益于几十万解放军,也得益于与洪魔作殊死斗争的荆江人民! 

62年过去了,刚韧的闸门仍然雄伟。“钢筋混凝土底版,空心垛墙,箱式岸墩轻型开敞式结构,共54孔,全长1054米,闸顶高程46.5米,闸底高程41米,弧形闸门,建成时为人力绞车启闭,设计进洪流量8000秒立方米。”这组数据虽然早已了然于心,可是,当再次亲眼看到雄伟的闸门,想到当时我国经济实力还很薄弱时,李先念、唐天际、林一山等地方、军队和水利部门领导人带领30万军民、工程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云集荆江,仅用了75天就建成了万里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防洪工程,怎不叫人感慨万千!     

走在曾经分洪的这片平原上,一望无垠的良田与天际一线,近处的鱼塘,远处可见葡萄田,诉说着丰收的希望。公路穿田而过,远处小村的炊烟依稀可见。已是下午6点,夕阳照在北闸充满历史的沧桑感。 

如今这片土地虽没有进行防洪运用,但北闸管理局进行了资产再利用。走在北闸的林间,我发现南边的接待中心有一群人在进行拓展运动训练。他们互拍肩膀,前后循环往复,口中大声喊着“协作!协作!你最棒!……”励志的声音不绝于耳。 

训练中心负责人说,拓展训练可以培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信心。可这与人山人海、热火朝天修建北闸时群众体现出的精神是不是有点历史的巧合呢。 

62年,再回首,北闸体现的是群众合力防洪的文化!竖立的是中国长江防洪的“丰碑”! 

责任编辑:张强             审核签发:王晓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