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黄冈市白莲河水库深化体制改革发展纪实
白莲河工程管理局
前 记
多年前,她因深陷困境而备受社会关注;今天,她因发展成效显著而得到广泛推崇。
30多年来,鄂东第一大库——黄冈市白莲河水库在管理体制不顺的束缚中左冲右突,一直渴望轻松上阵、快速发展,但她像一只被茧裹住的飞萤,不能绽放夺目的光芒,看到周边省市水库大做“水文章”,她焦急不已,她振翅挣扎……
近年来,她积极谋划,抓住机遇,全面理顺管理体制,曾经的一潭死水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呈现出良好的综合效益,创造了黄冈市深化改革的“白莲奇迹”、“白莲速度”,她终于剥茧成蝶,展翅高飞。
内部改革篇
白莲河水库位于黄冈市浠水、英山、罗田三县交界处,是鄂东第一大水库,是浠水流域的骨干水利工程。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建成蓄水,总库容12.28亿立方米,全省位列第三,是黄冈市唯一一座大(1)型水库。水库承雨面积1800平方公里,库区涉及英山、罗田、浠水三县、9个乡(镇、区)、87个行政村,灌区涉及浠水、蕲春、罗田三县,设计灌溉面积50万亩。枢纽工程由大坝、副坝、第一溢洪道、第二溢洪道、东、西干渠渠首建筑物、两个发电引水洞等组成,水库集防洪保安、灌溉发电、养殖航运、城乡供水等综合功能于一体,建库五十多年来为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0多年前的白莲河水库是令人神往的地方。一湖碧水,群山叠翠,风景名胜,点缀其间,炊烟袅袅,渔舟唱晚,水库宛如一条巨龙静卧在鄂东大地上,滋润着库区周边近十万群众。
当时的水库管理机构——白莲河水库管理处是黄冈地区乃至全省水利系统难得的好单位,水库综合效益好,干部职工待遇高,调度运行得心应手,综合经营风生水起,库区管理井井有条,是黄冈地区一片乐土,是水利系统一面旗帜。
然而,这一切,伴着改革开放大形势,随着当时黄冈地委一纸“还库于民”的行政文件,被逐步打破。水库水面被库区群众蚕吞蚁食,私自瓜分,各自为战;库区岸线、河道被大大小小土拦库汊人为分割,湿地、滩涂被不同程度填占、侵占;灌溉渠道上陆续建起十余个小电站,长年耗水发电,水资源浪费惊人;库区周边污染企业和养殖业无序发展,水库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水质日益恶化……这些问题超出了水库管理能力范畴,这些问题让水库管理顾此失彼,这些问题让水库管理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雪上加霜的是,自收自支的经营管理模式让水库管理单位负债累累,正常运转都难以为继,何谈管理。自2005年6月,水库管理处干部职工每月只靠300元生活费艰难度日,到2007年底,单位累计负债达到近3000万元,300元每月的生活费都捉襟见肘,部分职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谋生,偌大的正县(处)级水管单位人去楼空,人心涣散,只有处党委一班人、几个科室负责人和少数职工在困境中艰难维持,挣扎生存。
面对内忧外患,水库管理处干部职工有过迷茫,有过挣扎,但从未失去信心。
攘外必先安内。白莲河水库干部职工认知到,要改变落后的现状,必须要从现有的内部管理体制开始转变。几经思索,几经斟酌,几经调研,白莲河水库党委作出了开启白莲河水库未来的重大决策——顺应水管体制改革,重建内部管理机制体制。说得容易做起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谈改制,大伙儿心里都没有底,时任管理处副处长王金才却对未来充满憧憬,主动请缨,挑起改制大梁,他带领一班人写方案、做工作、深宣传、跑政府、询政策、借资金,期间几多不眠之夜,几多忐忑担心,几多艰难与坎坷,几多误解与谩骂,这些都没有阻挡白莲河水库内部改制的前进步伐。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大多数干部职工理解和参与下,从2006年开始,至2008年底,历时两年多的白莲河水库内部体制改革终于完美收官,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分流、买断了99名在岗职工,单位由原来的自收自支经营体制转变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市编办核定的125名编制全部到岗到位,白莲河水库面貌焕然一新,干部职工信心十足,干劲百倍。白莲河水库内部体制改革圆满完成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厅及社会的高度关注,2009年,白莲河水库管理处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水管体制改革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白莲河水管体制改革成为全省水利改革的样板,省内外多家大型水库先后多次到白莲河水库进行交流学习。
一时间,白莲河水库水管体制改革被传为佳话,为水库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理顺体制篇
面对内部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白莲河人没有满足,没有停歇,因为他们深知白莲河水库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制约白莲河水库发展的管理体制问题还远未解决。
受体制不顺的掣肘,白莲河水库逐渐运转不畅,至2011年前,市白莲河水库管理处甚至陷入了几乎无水可调、无水可用的艰难境地。灌溉渠道管理权人为分割、“两非”(非法建设,非常经营)小水电站抢水发电、养殖水面千家经营、私筑乱建网闸、土拦库汊、河道人为分割截断……导致白莲河水库长期在低水位、死水位徘徊,面对旱情,无水可调,面对水情,无电可发。水库巨大的水资源优势难以发挥,统一调度难以推行,安全秩序难以保障,水库多年调节功能几近彻底丧失。
而这一切困扰白莲河水库生存和发展的根源,矛头直指体制不顺。打响理顺管理体制一战,对白莲河水库,已经刻不容缓。
2011年2月,市人大代表方振华、柳长纯等向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建议:理顺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市人大将此作为一号建议案交给市政府办理。时任市长刘雪荣迅速作出批示:“组织专班调查研究,提出方案和意见,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策(6月底前完成)。”5月4日,市政府成立理顺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调研工作专班,6月28日,工作专班向市政府提交《理顺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调研报告》,6月30日,刘雪荣到白莲河水库亲自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9月14日,市政府一个决定、两个通知、三个实施方案出台。9月20日,市政府召开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工作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将用三年时间,全面理顺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主要完成五大目标任务,一是完成白莲河水库枢纽工程调度权与管理权的统一;二是完成水库管理机构更名及职能调整;三是依法拆除渠道上的“两非”小电站;四是完成水库全域确权划界;五是完成水库水面综合整治,取缔水库全域库汊、网箱、灯光网、迷魂阵等所有养殖设施,恢复人放天养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开弓没有回头箭。由此,困扰白莲河30多年体制改革攻坚战正式打响。
白莲河水库无水可调是因为库容长期徘徊在低水位,这也是白莲河水库陷入困境之根源。那么,水都去哪儿了?
在白莲河大坝左侧前方有一座灌溉渠首,是白莲河水库西干渠的第二放水闸门,俗称西干“二号洞”。西干渠2号洞由国家投资兴建后,其闸门本应交白莲河水库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但由于历史原因,实际上一直由浠水县掌控,历史上被认为是浠水农业的命根。30多年来,水库灌溉渠道管理权被人为分割,这是造成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无水可调的根源之一。
西干渠2号洞洞口高程为88米,白莲河水库死库容为91米。这意味着白莲河水库即使到了死水位,也不影响它放水。如果西干渠2号洞闸口的控制权不在白莲河水库,那么它可以无限量放水用于发电,白莲河水库将永远难以蓄水到正常高水位。
事实上正是如此。为便于发电,曾经代表浠水县管理2号洞口的沈家河电站受发电利益驱动,长期不执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命令,常年开闸放水发电,拒绝蓄水。多年来,水库管理机构保水、护水行动显得苍白无力,只能望水兴叹,白莲河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被无端消耗,《白莲河水库调度规程》更是形同虚设。
2011年7月22日,副市长王浩鸣到浠水就渠道管理问题调研,就西干渠管理权问题与浠水县领导商讨对策。当年10月14日,浠水县委、县政府带头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理顺白莲河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将白莲河水库西干渠2号洞闸门管理权顺利移交给完成单位更名不到一个月的白莲河工程管理局,这是白莲河水库体制改革“快、准、稳”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白莲河水库首次实现了工程管理权和调度权的统一!
这一天,距人大一号建议案提交仅8个月。
工程管理权回归为随即而至的依法拆除10座小水电站打下坚实基础。上世纪70年代以来,水库周边村集体和个人陆续在白莲河水库东、西两条干渠上先后建起了10座小水电站,小水电站长期与抗旱争水,不仅使得灌区灌溉用水短缺,而且为抢水发电,部分小电站甚至唆使群众闹事,与水库管理处对峙争水,引发冲突,影响社会稳定,2005年被黄冈市政府定为“两非”性质(非法建设、非法经营)。这些小电站的总装机容量2540千瓦,不仅常年抢水发电,不接受市防指调度,而且发电效益极其低下。据估算,每年这些小水电站耗水量达4亿立方米,累计发电量1500万千瓦,每发一度电,耗水22立方米,每度电向国家上交水资源费0.01元。同样发一度电,白莲河水力发电厂耗水12立方米,每度电向国家上交水资源费0.1元。如果有了这4亿立方水,白莲河水利发电厂能多发3000万千瓦,向国家上交利税将增加10倍。相比之下,小电站的发电效益仅为大电站的十分之一,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小水电站耗水量惊人,严重影响水库的正常蓄水和兴利调度,削弱水库调节功能,直接影响农业灌溉,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确定2011年12月31日为电站业主自行拆除电站设施的最后期限,对在期限前自行拆除的电站,按平均建设投资概算2000元/千瓦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偿。罗田县、浠水县相继出台辖区小电站拆除方案,成立工作专班。11月25日,两县在保证人畜饮水和供电保障情况下,关闭西干渠闸门,停止向渠道小电站供水。2012年1月1日起供电部门停止渠道小电站发电上网。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至2012年6月18日,这些运行了30多年的渠道小电站全部平稳拆除并验收合格。
这一天,距西干渠2号洞闸门管理权正式移交仅8个月。
水库确权划界是全面理顺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2012年4月,黄冈市政府召开白莲河水库确权划界动员会,会后黄冈市国土局迅速行动,抽调20多名业务骨干组建测量专班,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库区近450公里岸线进行定位放线。浠水、英山、罗田三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顶烈日,冒酷暑,逢山过山,逢水涉水,仅用时二十余天,就完成库区地形图测绘和1200根界桩坐标定位及同步埋没。至2012年12月7日,白莲河水库104.9米以下确权划界范围内的土地证全部办理到位,运行了54年的白莲河水库终于有了合法身份。
这一天,距确权划界动员会召开又仅是8个月。
2013年2月,水面综合整治这一理顺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最后也是最艰难的一战打响。市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至2015年止,用3年时间完成白莲河水库全域现有水产养殖业司的清理、退出,强制拆除白莲河水库全域灯光网、迷魂阵、拦河大毫、袋子网;依法划定白莲河航道及水源保护区;水库全域土、网拦库汊、网箱退出上岸并拆除。实现水库人放天养的自然生态养殖模式。
今年,黄冈市政府要求水面综合整治时间表得再次提速,在2014年底全面完成这一战役。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全线铺开。库区养殖资产的核查、登记、锁定,水库养殖资产评估和复核已经完成;市政府《白莲河水库水面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正式出台;水面整合整治动员大会召开;市政府评审确定水面综合整治补偿总资金1.5亿元,其中3000万元财政资金已筹措到位,余下的1.2亿元目前正在由市城投公司包装项目筹集落实;浠水县率先完成所属白莲河水库灯光网的全部拆除,三县全面着手拦河大毫、迷魂阵、袋子网等非法有害业司的全面拆除;罗田县白莲河乡全面完成全域水面综合整治任务申请验收。绝大多数库区干部群众对水面综合整治工作的认知由最初的抵触情绪变成了现时的基本认同,认识到水面综合整治既是整治,也是机遇,更是出路,是转变库区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改革发展篇
103.32米!
这是黄冈白莲河水库启动体制改革以来,2013年主汛期达到的最高水位。这样的高水位,足以让灌区在当年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时,2亿立方米的白莲河水喷涌而出,滋润浠水、蕲春、罗田三县50万亩良田;这样的高水位,足以让湖北白莲河水电有限公司发电量一举跃上8000多万度,同比翻了4番;这样的高水位,足以让白莲河水库创综合效益1200余万元,实现历史新跨越…… 这样的高度,也彰显着白莲河水库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力度。
雄关漫道真如铁。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理顺管理体制3年多来,白莲河水库一举冲破了体制不顺的桎梏,在防洪调度、兴利增效、水利开发、旅游开发的征途中劈波斩浪,生机勃发。
白莲河终于沸腾了!
为有源头活水来。从2011年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将理顺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问题列为一号建议案以来,市委、市政府呼应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强力推进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在市政府、市直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和罗田、英山、浠水涉库三县、9个乡(镇、区)、87个村10万名百姓的大力支持下,曾经的一潭“死水”呈现了如今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
3年多时间,白莲河水库一举突破30多年的束缚,理顺体制,一飞冲天。创下了黄冈众多“啃硬骨头”体制改革进程中的“白莲河速度”、“白莲河奇迹”!
随着白莲河水库体制改革加速驶入快车道,白莲河水库多年调节功能回归,“鄂东第一库”的威力重现!从2012年10月开始,水位一直在96米以上运行,这是近30年来从未有过的。
充足的水源保障了水库下游50多万亩农田的抗旱用水。去年大旱之年,水库蓄水不减反增,增加3.5亿立方米,相当于多出三座大(2)型水库的蓄水量。灌区用水短缺的三县10万百姓开始品尝白莲河水的甘甜。
与此同时,湖北白莲河水力发电厂发电量从2011年的2000多万度一举跃上2013年的8000多万度,短短两年时间,在上游来水并不充沛的情况下,实现了发电量翻四番的骄人业绩;白莲河水体、水质开始好转,水清了,山绿了,泛舟湖中,如同百里画廊,两岸风景如画,全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初现;优质的白莲河饮用水源让浠水慕名而来,直供浠水全县80万人的大型水厂正沿库而建……
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正能量,正从白莲河向四面八方辐射开来。
泛舟在白莲河上,优美的原生态山水让人叹为观止。如此大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发展“大旅游”可谓得天独厚,正当其时。即将告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十万百姓,就可乘此东风,走上一条生态环保与旅游开发的绿色发展之路。
白莲河水库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回报库区群众。黄冈市白莲河工程管理局局长王金才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的“反哺”二字。对于“反哺”,王局长赋予了更多的内涵,白莲河水库的体制改革不仅事关水库自身的良性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减灾增效,更事关4县9个乡镇87个村10万百姓。体制改革所涵养的绿色资源,将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惠及广大群众。
理顺体制与开放开发并重施行。白莲河人踌躇满志且任重道远。市长陈安丽多次到白莲河实地调研,部署召开白莲河改革发展专题会议,要把白莲河水库理顺体制作为水利改革发展的样板推行。
目前,白莲河水库高起点发展规划已经着手编制,以规划引领把全库区当作区域发展增长极,生态农业示范园,文化小镇样板带。白莲河水库近10万亩可养殖水面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让库区人民急盼民生项目早日落地。白莲河人精心谋划的水库水生态修复、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饮用水水源保护、环库公路、水土保持、现代水产养殖等重大项目,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即将一一精彩出炉。同时,工程管理局一班人决心通过两到三年的艰苦奋斗,实现白莲河水库管理有序、生态良好、效益显著的发展目标,展现鄂东第一库的时代新风采!
“改革就是红利。”白莲河水库通过体制改革求得可持续的发展。从不顺到理顺从而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论证了只有深刻认识到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困难,才能找到可以促成改革的动力,“快准稳”强力推进改革,建立起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3年前,市政府理顺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调研工作专班就成立了4个小组,深入库区,并赴外地取经,做了大量细致的前期调研工作,详细分析白莲河水库现行体制的弊端和推进改革的紧迫性、重要性,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白莲河水库体制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推进理顺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的战略决策科学,工作效能快速强力,方法措施积极稳妥。理顺白莲河水库管理体制是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实施的决策。从历史、管理、层级的角度,围绕回归白莲河水库调节功能的第一要务,市政府出台的一个决定、两个通知、三个实施方案在实践中被证明切中要害、环环相扣、直中主题。30多年的“疑难杂症”,不施以猛药难以根治。管理权移交等工作都制定时间表,层层分解,级级督促,各县乡政府、市县多个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如没有完成任务,必须治庸问责。推进改革中,无论是拆除小电站,还是清理、清退水产养殖业公司,各级政府、部门宣传发动和合理补偿并进,各项工作具体推进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群体事件。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点。近年来,白莲河理顺体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库区周边矿山、石材加工和畜禽养殖泛滥,对水库水质及环境保护带来重大影响;渉库县、乡镇、村违规侵占库容,违规开发建设现象屡禁不止等等。
改革不会一帆风顺。这些制约白莲河水库跨越发展,影响水库科学利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明确表示,将在不断推进白莲河改革发展的同时,逐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今年4月11日,市长陈安丽主持召开深化白莲河水库改革发展专题会议,强调明确水面综合整治各方工作任务,确保2014年、2015年的水面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在2014年内全部完成;要按照5A级风景区标准迅速编制白莲河水库风景区总体规划;确保白莲河水库水面综合整治完成后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路;迅速开展白莲河水库库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各县立即开展自查,停止一切非法侵占库容活动和违规开发建设项目;起草《白莲河水库管理和保护办法》;为配合白莲河工程管理局开展执法管理,市公安局迅速抽调精干力量,在白莲河设立警务室,并建立常态化和现场管理的办公模式。力争通过几年时间把白莲河水库建设成黄冈经济新的增长极,鄂东旅游开发的样板带,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模范区,水利改革发展的示范点。
历经体制改革的洗礼,白莲河水库涅槃重生。重现白莲河一湖碧水,回归白莲河原始生态,建立白莲河长效机制,再造白莲河绿色品牌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