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海外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期待资源整合

09.12.2014  13:38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海外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期待资源整合

  作者 陶煌蟒

  “海外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虽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并非是孤立绝缘的两股力量,日后还应利用资源尽快整合在一起。”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吴勇毅在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由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已落下帏幕,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华文教育界代表就华文教育发展进行了交流研讨。9日,部分参会代表开始了中国内地的考察行程。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不包括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学习中文的人数已达数千万人,100多个国家20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而海外各类华文学校也有两万所,在校学生数百万人。

  但近年针对华文与中文、华语与汉语的称谓及定义的区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的资源重叠等问题,引发海内外相关学界和教育界的激烈争论,

  北京华文学院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嘉郁认为,华语、汉语、华文、中文是相同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称谓,其相关的标准定义需学术界整合统一,而这也是华文教育标准化进程的内容之一。

  “当前,学术界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需通过权威渠道发布统一标准。”李嘉郁说,相较对外汉语教学,华文教育有其特殊意义,特殊的关键在于华文教育还有承担传授中华语言和文化的责任。

  海外知名华文教育家梁培炽早前也曾刊文指出,海外的华人作为住在国当地的少数族群——华族,他们的语言自然称为“华语”,书写的文字自然是“华文”。这样的正名,对华人族裔的成长有益,帮助华族迅速地融入主流社会。

  “华文教育具有独特性,它以汉语为母语进行教学实践,传承中华文化。而对外汉语教学则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让其他族裔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吴勇毅说,现今,华文学校中也会有其他族裔学生入学。

  吴勇毅认为,随着海外“中文热”的兴起,两种教育模式必有其重合之处。“单从教学方法看,华文教育有特殊的内容与方法,但对于华裔第三代之后的华文教学,必然出现与对外汉语教学相重合的内容。

  李嘉郁也认为,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在师资、教材、教法方面发展较快,而华文教育对此多有借鉴,因此两种汉语教学模式的共同点较多,走向融合也是必然。

  2011年,由华侨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首部《华侨华人蓝皮书》中指出,世界“汉语热”导致华文教育面临新问题,其中包括汉语国际推广与海外华文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海外汉语国际推广机构和华文教育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等。

  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此次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上指出,华文教育和华文学校一直是各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和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桥梁。

  因此,李嘉郁呼吁,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举措,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忽视海外华侨华人这支规模庞大的生力军,中国政府应加快推进两种资源整合的步伐,使汉语及中华文化的传播更有效、更多元。(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