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海关设蜂蜜“侦探” 堵中国产品伪装入境
美媒称,在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一尘不染的灰色墙壁前有一个柜子,里面有三个装满黄色黏稠物质的柱形塑料容器——这是蜂蜜,至少进口商这么说。
据美国《纽约时报》1月19日报道,这个实验室的任务是:测验这些样品是否掺入了甜味剂或者糖浆,如果这些确实是蜂蜜,那就要查出它们源自何处。如果是中国来的蜂蜜,这批进口的货物可能全部要被征收额外的关税。
实验室的化学研究员通常要监测各种各样的进口物品,但是他们专注的领域是农产品进口。这些科学家能极其精确地告诉你花生酱里的花生来自哪里,你嘴里的芒果是哪个地方生长的。
在美国协调关税明细表(2015年)的编号为0409的蜂蜜是这个实验室的重点检测对象,长期以来,蜂蜜是国际食品欺诈频发的商品,这对现有的监测技术是一大挑战。
美国人平均每年消费1.4磅蜂蜜,如果按六盎司一瓶算,是三瓶半。其中70%是从国外进口的。2001年,美国蜂蜜制造商称中国同行向美国市场倾销蜂蜜,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进口的蜂蜜实行了严格关税,其关税是普通进口关税的近三倍。
此后,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蜂蜜数量增多,包括从蜜蜂数量不是很多的国家。比如,美国蜂蜜制造商协会称,马来西亚的蜂蜜生产能力为每年4.5万磅左右,但是该国一年里出口到美国的蜂蜜多达3700万磅。
报道称,中国的蜂蜜从上海或韩国釜山出发,并贴上其它国家的标签以躲避美国的关税。这种做法叫做转运,或者“洗蜂蜜”(从洗钱上引申的)。其中一些可能根本就不是蜂蜜,而是玉米糖浆和大米糖浆的混合物。
为了防止蜂蜜的非法流入,这个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要对从东南亚港口出发的蜂蜜集装箱和大桶进行几千个样本的抽样检测。2008年,该实验室有90%的正确率,他们发现从泰国、菲律宾和俄罗斯进口的蜂蜜实际来自中国。
这一检测结果有助于美国联邦检察官对两家大型美国进口商提起诉讼,它们涉嫌非法进口中国蜂蜜、逃税超过1.8亿美元。(编译/李伟杰)
【延伸阅读】欲躲避高额关税 中国蜂蜜与美海关展开猫鼠大战
为了阻止违法蜂蜜的流入,该实验室的化学工作人员在东南亚各港口,从桶中和集装箱里抽取了数千份样本,并进行了检验。2008年,该实验室以90%的精确度断定,从泰国、菲律宾和俄罗斯进口的蜂蜜,原产地其实是中国。
相关证据为联邦检察官准备起诉两家美国大型进口商的行动提供了帮助。这两家进口商涉嫌采购非法的中国蜂蜜,从而规避超过1.8亿美元(约合11亿元人民币)的关税。
但这种侦查工作颇为艰巨。在CBP的实验室里,分析工作要在名为“原产国”的房间里进行。房间里摆放着金属架,上面放满了袋子和塑料提包,里面装着进口的蜂蜜,以及花生、小虾、大蒜、芒果等食品。
前不久的一个周二,该实验室的两名分析化学家罗伯特·雷德蒙(Robert Redmond)和克里斯托弗·卡纳(Christopher Kana)拿了一小份蜂蜜样品,并在其中加入了一种酸。结果,那份样品看上去就像泥水一样。
近年来,科学家已证明,在包括蜂蜜在内的许多食物中,通过舌头和肉眼均无法察觉的细微化学变化,可以充分表明其原产地是哪儿。CBP的分析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靠的就是这些自然出现的地理“标记”。
样品稀释得到的液体会被注入一台叫做质谱仪的设备,该设备和办公室里的打印机差不多大。质谱仪内部有一个喷雾器,可以将样本变成的细小喷雾,这些喷雾经过加热的氩气,就可以检测出用于追踪来源的元素成分。
质谱仪对铬、铁、铜等元素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千万亿分之一的数量级。微量元素的构成反映了土壤的成分:这些元素被开花的植物吸收,然后被蜜蜂采集。
各地的土壤并不相同,通过将约40种不同元素的含量,与CBP的一个参照性数据库进行数据上的比较,科学家们得以检验出许多样本可能的来源。这个数据库中的信息都是该机构的员工收集来的。
2012年末,雷德蒙曾到台湾和印度收集和检测蜂蜜样本,他的发现后来被纳入这个数据库中。这样一来,实验室的化学家就可以检验那些进入美国,并且自称来自这两个地区的蜂蜜了。
但这只是科学界一场旷日持久的猫鼠游戏中最新的发展。
报道称,起初,要查出转运蜂蜜,只能靠一个简单的检测,确定蜂蜜中是否含有违规抗生素成分氯霉素,因为在中国的蜂蜜中曾经发现过这种成分。萨凡纳的CBP实验室的前主任卡森·沃茨(Carson Watts)说,“我们用氯霉素来辨别中国蜂蜜的消息传出后不久,他们就不再使用氯霉素了。”
2006年前后,一些不法进口商似乎在蜂蜜中掺入了高果糖大米糖浆,或者用廉价的纯蜂蜜来冒充人工混合的蜂蜜。(当时,进口关税只适用于蜂蜜含量超过50%重量的人工混合蜂蜜。)
但问题在于,想要确定大米糖浆和蜂蜜的可靠比例几乎是不可能的。
“进口商可以把货物交给海关,然后说,‘这里面有90%的大米糖浆,10%的蜂蜜,’海关真的没有办法查证,”代理过美国蜂蜜制造商的华盛顿律师迈克尔·J·库西(Michael J. Coursey)说。
他接着说,“在两三年的时间里,CBP的检验能力实际上力不从心。”
2011年,美国政府指控称,三家公司进口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大米果糖混合蜂蜜,实际上都是应该征税的蜂蜜。这些进口商声称,产品的蜂蜜含量不到50%。
萨凡纳实验室的科学家迅速采取行动,拿出了证据,用混合蜂蜜中的花粉含量表明,其主要成分是蜂蜜。但被告律师们却用科学上的理由,对研究结果提起了反驳。
“我们需要执行这些规定,这说起来容易,”辩方证人达纳·克鲁格(Dana Krueger)说。“但如果没有技术,海关的处境就十分艰难。”克鲁格在马萨诸塞州切尔姆斯福德拥有一家独立实验室。
法官驳回了案件,政府也撤销了指控。
即使是最先进的化学分析可能也有着种种局限。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食品检测人员并没有气馁。
“如果蜂蜜标称来自马来西亚,我们会检测它是不是中国蜂蜜,”雷德蒙德说。
【延伸阅读】台湾蜂农:真蜂蜜供不应求 假蜜有机可乘
中国台湾网9月12日消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近日台湾媒体报道市售蜂蜜不纯,大量号称百分百纯蜜的商品其实只是糖水化合物,不含一滴蜂蜜;苗栗头份蜂农今天指出,因台湾蜂蜜市场需求量大,蜂农生产的蜂蜜量供应不足,让合成蜜有机可乘。
苗栗县头份镇的蜂蜜产量占全苗栗县1/3,但今年受气候影响,4、5月花季多雨加上气温较低,导致龙眼花、荔枝花等分泌花蜜过少,蜜蜂几乎没蜜可采,蜂蜜产量较往年锐减2/3,头份镇蜂农徐陈森说“是20多年来最惨的一次“。
徐陈森养蜂多年,曾获台湾十大杰出农民“神农奖“,也是岛内、县内蜂蜜比赛的常胜军,现任头份镇农会常务监事。他指出,台湾蜂蜜市场中,“合成蜜”存在已久,至少有10、20年,主要原因出在市场供需失衡。(中国台湾网 高旭)
【延伸阅读】外电:法国“问题蜂蜜”多来自中国
外电称,法国唯一的蜂蜜质量检测机构摩泽尔省蜂产品技术研究中心最新市场检测表明,法国市场所销售的蜂蜜中,有10%存在质量问题,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
据法新社5月18日报道,摩泽尔省蜂产品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保罗·施魏策尔表示,“这些问题蜂蜜大部分是在大型商场销售的廉价产品。我们每年所检测的送检样品中,大约10%存在问题”。
报道称,这些存在问题的蜂蜜主要来自中国,其余少部分来自东欧,但它们在销售时都会被贴上“法国原产”的标签。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年产量约为30万吨。法国则因为近年来蜜蜂的大量死亡而导致蜂蜜产量大减。
报道称,德国是中国蜂蜜的主要转运中心。大量中国蜂蜜被进口到汉堡港,而后被贴上法国或西班牙产的标签批发销售到其他地区。
报道指出,除产地造假外,假蜂蜜的成分也存在问题。摩泽尔省蜂产品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表示,目前法国市场上所销售的一些蜂蜜实际上是用糖浆制成的。
【相关新闻】彭博社:美国破获走私中国蜂蜜大案据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21日报道,美国入境和海关执法局副局长丹尼尔·拉格斯代尔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蜂蜜行业因反倾销欺诈而受到了攻击。”他还同时表示,这起案件只是该局调查商业欺诈的“冰山一角”。
报道指出,这项调查被称为“蜂蜜门计划”,是自2008年开始的两阶段调查,参与其中的包括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以及美国北部伊利诺伊州的检察官办公室,提起诉讼标志着这起调查完成。在第一阶段,联邦当局指控14人涉嫌逃避约8000万美元的反倾销税。最新阶段的调查结果导致美国最大的两家蜂蜜供应商第一蜂蜜控股公司和格罗布养蜂场公司与政府达成延期诉讼协议,并分别支付了100万和200万美元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