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农民企业家卖掉产业回穷村当书记 10年建成最美乡村
10.09.2015 12:51
本文来源: Wuhanw.Com.Cn
湖北省人大代表、长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成清浠水县巴河镇长江村荆楚网讯 通讯员杨仕英 张成清,1962年3月3日出生于浠水县巴河镇长江村,喝巴河水,在巴河水中泡大的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是一条顶天立地的硬汉子。 在长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岗位上工作近10年的他,兢兢业业,克难奋进,将一个积弱积贫的村,建成了黄冈十大最美乡村之一。他以最朴实而深厚的感情,为长江村、为巴河、为浠水的发展,为父老乡亲,奔走呼吁,献出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 危难之处 勇挑重担 2006年7月,长江村前任书记突然离世,9月还未选出新任书记,村民多么希望长江村的能人张成清能挑起这个担子,而此时的张成清怎放得下他苦心经营的企业。 当时,张成清经营运砂船队、联通店、巴河典当行、已是当地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他的事业正风生水起,离不开他,需要他精心打理。 两个月来,长江村迟迟没有人愿意接手书记的职位,因为长江村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村里以石渣山丘为主,村里财务是空的,村民穷,村委会没有凝聚力,一些村民还经常闹事。 2006年,资产已过五百万元,个人年收入50万元的他,回村来接手这“乱摊子”、“空壳村”值吗?家里上上下下、老老少少没有一个人同意他回村里,特别是妻子坚决反对她回村当书记。 一天,巴河镇委陈书记找到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的父亲是长江村的第一任书记,你不当这个村书记,谁当?” 张成清的父亲是长江村的第一任书记,曾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还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陈书记的话震醒了他,乡亲们的企盼唤回了他,妻子的吵闹和家人的反对无济于事。他卖掉部分产业,把运砂船队租给别人,义无反顾地回长江村当书记。 情系村民 甘当黄牛 张成清上任后,心里牵挂的是村里的父老乡亲,惦记的是村里的老老小小。他象一位“家长”,操持着村民的各项事务;他象老黄牛一样,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自己。 长江村有村民1580人,其中长年在外打工的青壮年600多人,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村里老人去世,儿女又不在家,张成清就得安排村干部操办老人的丧事。他要住队干部带着村民,安排料理老人的后事,有时,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直到把老人丧事料理完,他才放下心。 为了村里的工程项目,他开自己的车,到各部门办理手续,跑了镇里,跑县里。为了落实廉租房项目,他跑国土资源局、规划局、住建局、城投公司等部门。年底了,关系到工程款的结算,关系到村里的一些费用的开支,连续一个星期,他一直在跑各项手续的审批,无奈之下,只有晚上找镇领导、找县领导尽快解决问题,落实项目资金。今年2月,他利用在省开人大会议的机会,找省领导,争取村委会规划筹建鄂东农副产品物流商品集散中心项目。 为村民他操碎了心,为村里项目他跑断了腿。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生活没有规律,他就象车轱辘不停地转。早上出去,晚上才回家,回到家里已是精疲力竭,靠在沙发上,就和衣睡着了。忙起来,连自己都顾不上,哪有时间照顾亲人。 “2014年3月爱人生病,硬是拖到6月,才带她去检查,80多岁的老母亲摔倒了,也没时间回家看望。”说到这里,张成清哽咽了。 多年来,村里在发展经济和各项施工建设过程中,张成清从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利,揽工程、搞开发。以前,家在巴河镇时,每天来往村里要花8元的车票钱,6年下来,他没报一分钱车费,最近几年随儿子住黄州城区,也从未报销路费。2013年,为了方便办公,他买了小车,但他没到村里报销一分钱小车的开支费用。这几年,村里发展快,电话多,他为村务联系打了很多电话,但没到村里报销一分钱的手机话费,村民戏称他“倒贴书记”。 张成清说:“要是图钱,他就不当村总支书记,因为村里的发展需要贴钱办事”。 创新发展 富民强村 张成清以国家大型建设项目为杠杆,以土地为资本起步,以优化软硬环境为支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项目纷纷涌来,资金源源流进,从而形成满盘皆赢的局面,创造了“长江村发展模式”。 张成清说:“长江模式就是以迅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为基点,以全面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重点,以高标准布置新农村建设为亮点”。 这几年,长江村引进8家大型知名企业,实现招商引资总规模过亿元。中杨窑炉公司是最早到长江村投资的企业之一,几年前就在村里投资建设了汇农产业园,后来又投资8千万元,在村里建设了汇佳页岩制品有限公司。美籍华人张三早在村投资建设了四方塘生态休闲山庄,湖北省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禾粮油也在村里落户了。 招商引资的成效也逐渐呈现,2012年,村里转移劳动力800人,增加收入3000万元,在招商引资企业的拉动下,全村又兴办各种配套服务业,形成了以养殖、建筑、建材、运输、餐饮为主的多种产业经营格局,到目前村里拥有各类企业60余家,每家企业净资产均在百万元以上,长江村成为了浠水县的经济强村。 2012年,村委会决定成立浠水县汇江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通过竞标取得了黄泥冲村三角山5A级生态旅游新村的开发权力协议投资额达8000万元。2014年,村里还和市农业局洽谈合作,准备建设200亩的现代观光农业园;2015年村将请黄石市规划局做规划,准备在村张岭街和1、2组建设大型物流商贸城。 村里的经济发展了,张成清带着“一班人”又着力于改善民生。先后投入1300多万元实施了村道路硬化、美化、绿化、亮化、气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解决了村民用水难、出行难、用电难等问题。2013年村里又争取国家政策,得到在新增居民点中建设400套社会养老中心廉租房项目。他“按照工业新村、农民新城、商贸新镇”的总体思路,拉开建设新农村的格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配套建设休闲广场、超市、餐馆、图书馆。现在,新农村建设已初具模型,村道路宽敞、绿树成荫,自来水、路灯一应俱全,而且利用沼气节能环保。凡是城里有的村里都有,城里没有的,村里也有了。 长江村先后获县、市、省级奖励,村党支部也连续几年被县委、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张成清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连续两届当选为湖北省人大代表。 为民呼吁 敢于直言 连任两届湖北省人大代表的张成清,不负重托,敢于直言,说出来自最基层人大代表的心声。 在2014年的湖北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建设浠水散花至巴河沿江一级公路的建议》。 他提出,为加快沿江开放开发,黄冈市已经启动了长江生态文明示范公路建设,沿江县市黄梅至武穴至蕲春路段已纳入规划,部分路段正在建设,而蕲春至浠水至黄州段未列入规划,形成了断头路,将黄州与黄梅、武穴、蕲春割裂,难以充分发挥该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浠水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意见,与黄石市实施跨江联合开发,共同打造鄂东滨江新区。鄂东滨江新区与黄石隔江相望,上接黄州,下连蕲春,有长江黄金水道50公里,散花、兰溪、巴河三个乡镇和三处深水良港。然而三个乡镇之间没有公路连接,三个港口之间没有集疏通道,交通不畅的问题已成为县域经济建设和滨江新区建设的瓶颈制约。 他建议,为贯通黄冈长江生态文明示范路,完善公路交通网络,提高长江防汛应急保障和沿江港口集疏运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滨江新区建设,要求将浠水县散花镇经兰溪镇至巴河镇连通黄冈的沿江公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省“十二五”中期调整规划,并尽快启动实施。 2014年12月,湖北省交通厅来黄冈征求人大代表对办理代表建议的意见,张成清对《关于建设浠水散花至巴河沿江一级公路的建议》办理落实不满意。 他问省交通厅的负责同志:“浠水散花至巴河沿江一级公路什么时候能立项,要求尽快落实项目”。 2015年,湖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他提出了5件建议,分别是《关于将武汉至杭州快速铁路黄冈至安庆纳入国家“十三五”铁路重点规划项目的建议》、《关于恢复湖北浠水闻一多故居的建议》、《关于做好纪念研究闻一多烈士名人名家书画藏品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的建议》、《关于建设白莲河水库环库公路的建议》、《关于出台政策解冻封存十二年村级债务的建议》。 在《关于出台政策解冻封存十二年村级债务的建议》中,他提出,2003年湖北省统一冻结村级债务,直到现在没有启动。冻结的村级债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是村欠外债,债主一直追讨。二是村民欠村集体债务,由于政策限制,村集体也无法追回。三是目前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因为欠款无法收回,给村集体增加了无形的压力。据初步统计,村级债权债务平均都超过了100万元,到目前为止,冻结村级债务已超过12年。四是未解冻村级债务,使村干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成天被债主逼得东躲西藏。他建议,第一、省政府出台有关政策,解冻村级债务。第二、由财政统一化解村级债务。 2015年1月28日上午,湖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分组审议《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他说:“目前农村‘空心湾’、‘空巢老人’多,老小守房,农村小偷小摸非常严重。他建议,除了加大打击力度外,各级财政应配套资金,在农村安装监控视屏,让小偷不敢伸手。他还建议:省政府撤销黄冈南湖收费站,实现黄州、团风、浠水一体化建设;取消农村新农合农民缴税,改由财政支付,增加大病报销比例;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并将农村垃圾处理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加快农村土地改革进程”。 2015年1月30日上午,湖北电视台以“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为主题采访了他。 他说:“还农村绿水青山、清新空气第一应处理利用好农村垃圾,而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再利用的出路一是筹钱,二是省政府不能重复投资,应统筹考虑,一步到位。第二、尽快完成农村土地改革、确权,保证农业产业化的绿色发展。第三、要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让百姓住在农村,过着城里人向往的生活。最终考官的还是百姓,百姓满意了,各级政府就能得高分”。村民在家门口健身张成清在村服务大厅接待村民
本文来源: Wuhanw.Com.Cn
10.09.2015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