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9000余万粒“毒胶囊”流入市场 去向不明
两年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
昨天,宁海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的案件,短短5个月,对外出售了高达9000万粒。目前,因涉嫌有毒有害食品,11人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
用工资抵来的设备易地“单干”
今年56岁的潘某是新昌县儒岙镇人。之前,他曾在台州临海一家药业公司上班,从事的就是胶囊生产。谁承想,公司经营不善,连员工的工资也发不出来了。
潘某当时也被欠了1万多元的工资。由于公司老板实在是无钱支付,潘某就提出了拿厂里的设备抵。最终,公司老板也答应了。潘某就用1万多元的工资,抵来了一整套生产空心胶囊的设备。没了工作,就没有收入。由于潘某本身就是生产胶囊的行家,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考虑了熟悉销路、利润可观等因素,他在明知违法的情况下,还是下决心开始单干,生产、销售胶囊。
雇用10名新昌老乡重操旧业
2014年2月,潘某在宁海县深甽镇租下四间厂房。缺少工人,他就想到了在新昌的老乡。当初“毒胶囊”事件爆发后,新昌当地关闭了众多违规违法的药厂,很多人也因此丢掉了工作。
正是这个原因,潘某很快在新昌雇用了章某等10名老乡。机器、厂房、人员都到齐了,潘某随即开始投产。
潘某在生产空心胶囊过程中使用“工业明胶”。经过“打胶”、“排胶”、“切胶”、“次品挑拣、成品包装”四道程序,潘某将生产出来的空心胶囊卖给了王某甲(刑拘在逃)、官某(刑拘在逃)、章某(刑拘在逃)、王某乙(刑拘在逃)。
今年7月22日,因被群众举报,宁海县公安局和宁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执法,对该窝点进行了现场查处。
当时,宁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扣了空心胶囊成品6箱(约44.2万粒)、空心胶囊半成品102.9公斤、空心胶囊边角料724公斤、空心胶囊回料13袋、明胶50袋、食品添加剂着色剂1箱、制胶囊设备等。
与此同时,潘某和现场作业的工人共10人被警方当场抓获。次日,负责运输“工业明胶”和“空心胶囊”的朱某被警方抓获归案。
9000万粒重金属超标胶囊流入市场
从今年2月至7月,潘某的这个生产窝点,除了被现场查获的,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达9000万粒左右,都已经全部进入了流通市场。
经检测,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最高的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据了解,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今年8月29日,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潘某等11人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
至于数量如此巨大的“毒胶囊”到底流向了哪里,目前,警方仍在全力追查中。(来源:浙江在线)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