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污染再加把劲

11.01.2016  19:37

治理污染再加把劲

张志锋

一些地方官员明知转型升级很重要、很必要,但一遇到现实问题就纠结万分。治污,需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建立并完善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前一段时间,华北黄淮等地雾霾频现,成为严冬的热话题。好空气不能指望风力,说到底要靠积极、科学、有效的治理。

  治污不易,但事在人为。西部一个城市的产业以石化、冶炼为主,空气污染曾长期是心肺之患,老百姓意见较大。前些年,当地政府下决心治理,打响了治污攻坚战,加大力度转方式、调结构、治污染,同时撤换了工作不力的环保局长。经多方努力,终于使得空气质量好转。

  能否有效治理空气污染,提升“气质”,各级领导干部的态度和作为至关重要。2013年前8个月,青海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竟然不足一半,连续两次进入全国74个重点考核城市空气质量“黑榜”前十名。青海省领导坐不住了:治污不是干不干的问题,而是必须干、必须干好,刻不容缓。政策措施定了,关键在干部、在执行。省政府明确要求:从当年9月起,如果西宁市空气质量再上“黑榜”,市里要向省政府做检查;治污要对老百姓负责,谁不负责,拿谁问责。从西宁市到各县区、乡镇街道,层层传导压力,从严治吏,铁腕治污。几个月后,西宁空气质量进入正数第一梯队,此后,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率一直维持在70%以上。

  当然,各地产业结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千差万别,治霾并非一味加压力就能快速见成效。但只要踏石留印地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地有效施策,治理雾霾就能不断取得成效,并逐步积小胜为大胜。

  雾霾成因复杂,归根到底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当排放。从对雾霾高发区域的污染源分析来看,工业企业是污染的大头。一些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偷排超排污染物,政府必须着眼长远着眼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排污行为加以严格约束,以此倒逼转方式、调结构。一些地方官员明知转型升级很重要、很必要,但一遇到现实问题就纠结万分。有的不想转,因为习惯了传统的路径依赖,这是惰性使然;有的不会转,不会创新,不懂求变,这是能力不足;有的不敢转,深陷“增速焦虑”,担心GDP账面不好看,影响升迁,这是个人有小九九。

  要促使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再加把劲,需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建立并完善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人们期待出现更多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领导干部,“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带领群众共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持久战。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