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迎年内最大跌幅 车主收获“年终大礼”
今日零时,国内成品油市场迎来了2014年最后一个调价窗口。由于国际原油市场持续处下跌态势,国内油价“十连跌”如期而至。根据数据显示,此次下调额度创下了年度最大跌幅纪录,这无疑是给广大车主送来了一份“年终大礼”。
记者昨日从省物价局获悉,具体到湖北,本期成品油汽、柴油吨价分别降低 520元和500元。调整后成品油升价分别为:90号汽油5.7元(较上期下降0.35元);93号汽油6.05元(较上期下降0.4元);97号 汽 油6.5元(较上期下降0.45元);0号 柴 油(Ⅲ)5.45元(较上期下降0.45元);-10号柴油(Ⅲ)5.80元(较上期下降0.45元);5号柴油(Ⅲ)5.35元(较上期下降0.4元);0号柴油(Ⅳ)5.8元(较上期下降0.4元);-10号柴油(Ⅳ)6.10元(较上期下降0.5元);5号柴油(Ⅳ)5.65元(较上期下降0.45元)。
【影响】
物流行业:油耗成本减少幅度有限
今年油价经历了14次下跌,对于运输行业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以载重50吨的货车,每月平均跑10000公里左右,百公里油耗38升为例。6个月前湖北省0号柴油(Ⅲ)为7.50元/升。按照2.05元/升的累计跌幅测算,相比6月24日零时调价后的油耗成本,目前货车每月的油耗成本要减少7790元左右。不过这仅是理论上油耗成本的减少,据记者了解,物流企业与石油公司的结算价是一月一结,因此实际上油耗成本的减少幅度是有限的。
私家车主:一年能省3000多元
成品油价格持续下降,受益最大的当属有车一族了。“十连跌”之下,市民出行的支出节省不少。在武汉,私家车主常用的93号和97号汽油,6月份最高时分别为7.80元和8.4元,目前每升降了1.75元和1.9元。
昨日,在不少加油站记者发现,不少车主都只加几十元的油。私家车主徐小姐告诉记者,“晚上油价就要降了,先加50块钱的油跑着,明天降价了再加油,又可以省点油钱”。她告诉记者,以自己的别克凯越车为例,以前100元半箱油都加不到,现在100块钱加油,“半箱油还有多的”。徐小姐算了一笔账。她说,跟6个月前相比,一箱油可省下不少钱。她的车用的是93号汽油,一个月大概要跑1500公里,而车子百公里油耗为近10升,每个月烧油就是150升左右。油价十连跌后,一个月可省钱262.5元。这样的话,一年就能省下3000多元。
【预测】
下一轮国内油价下跌或搁浅
据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胡慧春介绍,本轮调价周期内,作为欧佩克最大产油国——沙特坚定不减产立场,导致市场偏空基调难改,交易商仍无乐观情绪浮现,同时,受供应过剩及各项经济数据的影响。国际油价一直在54-62美元/桶之间低位震荡。受此影响,市场下调预期持续笼罩国内成品油市场。截至12月25日,参考主要指标原油品种综合变化率为-12.13%。因此今日国内成品油价下调窗口开启。
记者了解到,去除国内法定假期,2015年国内成品油将有25个调价窗口。而下一个调价窗口将于2015年的1月13日再度开启。据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介绍,国际原油方面,沙特坚定不减产立场,导致市场偏空基调难改,交易商仍无乐观情绪浮现。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延续弱势格局,仍存下跌空间。在决定性利好缺乏的情况下,上行通道难以开启,因此下一轮成品油下调的概率偏大。不过有传闻称,由于国际原油持续大跌,按照现行利润核算方法,国内炼厂炼油板块亏损严重,因此出于保护石化市场的考虑,下一轮(2015年1月13日零时)官方也有可能会上调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
【盘点】
油价一年经历14次下调
记者分析数据发现,2014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共经历25个调价窗口。其中,7次搁浅、4次上调、14次下调,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更是迎来了史上首次“十连跌”的局面。截至12月13日零时下调,国内汽柴油涨跌互抵后,汽油累计下调2050元/吨,折合零售1.54元/升;柴油累计下调2205元/吨,折合零售1.89元/升。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陈晴介绍,2014年成品油市场“一路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不断下滑。2014年国际原油市场整体呈现稳后暴跌走势。
两次上调消费税
2014年年末,财政部接连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其中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元/升提高到1.4元/升;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0.8元/升提高到1.1元/升。业内人士表示,年末的两次上调消费税,一是要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地增长;另一方面,引导消费者环保出行,少开车,多坐公共交通。“对成品油消费税的提高,我们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提高国家税收收入,这是一个政策的导向,表明政府对成品油消费的态度。”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与税务系主任卢洪友表示。
【观点】
油价下跌对中国来说总体利好
“油价下跌对中国来说总体利好。包括上市和私营企业在内,中国企业年盈利在1.2万亿美元左右,中国每年进口石油的开支为2200亿美元。”花旗集团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
具体到行业,使用原油的交通运输等产业将向好。但是,与原油生产相关的炼油、化工行业以及原油替代的新能源行业将受挫。而近万亿元的煤化工项目也面临零利润甚至亏损的危机。在工业领域天然气价格优势已经几乎丧失。
从中长期来看,对国内能源结构调整也是弊大于利。“现在油价这么低,其他替代能源如页岩气、煤层气、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就没有了动力。”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本报综合)本报记者李晓璐 通讯员沈佳王索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