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停产后沉寂20年 百年老店“汪玉霞”重出江湖

19.12.2014  13:50

  图为:昨日,汪玉霞在汉口青年路重新开张 (记者万多 实习生陈慧颖摄)

  楚天金报讯 (记者戴辉)沉寂多年的汪玉霞重出江湖了。

  提起汪玉霞,几乎所有老武汉人都能脱口而出一句谚语:“汪玉霞的饼子——劫数(绝酥)”。昨日,在汉口青年路,有市民惊奇地看到,淡出江城20年的百年老字号“汪玉霞”门店又隆重开业了。和武汉其他老字号相比,“汪玉霞”20年来一直“颠沛流离”。眼下,整合的方式仍悬而未决。

  现场:

  “老武汉”排队寻找当年味道

  昨日上午,记者在汉口青年路楚天星座看到,新“汪玉霞”店以古色古香灰色门楼装点,在冬日阳光的映照下,流露出275年的沧桑。

  店内摆放着“汪玉霞”传统食品,有酥糖、酥京果、碱酥饼等“绝酥”,还有芝麻糕、绿豆糕等经典糕点,也让人记忆犹新。让人意外的是,店内还新增蛋挞、毛毛虫等西式糕点,传统中又有时尚的元素。

  记者看到,店里包装着“汪玉霞”字样的京果、酥糖17.8元一袋,购买的市民排起队来,其中绝大多数是老人。家住万松园的余幼琴女士说,她小时候特别喜欢吃汪玉霞的乐口酥,今天终于又看到了。

  老汉口张太婆买了爱吃的酥糖、咸酥饼,还向记者回忆:30多年前,每到中秋,花楼街的汪玉霞门前总有人排长队买月饼,当时觉得这种汉味月饼特别好吃,尤其是葱酥口味的,还有碱酥饼也是一绝。

  今年86岁的吴益滋老人也专程赶来看看新开张的“汪玉霞”,他13岁就在“汪玉霞”当学徒。80岁的冯文山老人和吴益滋一样,也是“汪玉霞”的老厂长,他们品尝着酥点,连连称好。

  辉煌:

  275年老店融入城市记忆

  谈起“汪玉霞”的历史,汪玉霞食品工业公司总经理杨金安向记者娓娓道来。原来,汪玉霞创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由安徽来汉做茶叶生意的汪士良和妾蔡玉霞竖起汪玉霞招牌,迄今已有275年历史。

  “当时的汪玉霞是汉正街灯笼巷口的一家茶馆,南来北往的客商喝茶之余,向汪士良说,上午喝茶都没过早,能否来些点心压压饿?一旁的蔡玉霞灵机一动,随后用手工做了咸酥饼、酥京果等点心端上来,没想到大受欢迎,后来汪玉霞的点心反而比茶更有名了,主营糕点产品,其春节的酥糖、京果,端午节的芝麻糕、绿豆糕,中秋节的月饼,深受居民喜爱。”杨金安对记者说。

  1911年辛亥革命后,“汪玉霞”老号被焚不复存在。随后,汪家人通过变卖老宅、银行贷款等方式筹得资金,分别开了“汪玉霞雨记”、“汪玉霞为记”两个店。1956年公私合营“汪玉霞”已传至第八代,以后又从合营走向国营。

  “200多年来,武汉人习惯了吃味道纯正的汪玉霞味月饼过中秋。汪玉霞的鼎盛时期是1989年到1991年。那时仅中秋节的一个月时间,销售额就高达800多万元,纯利润300多万元,工厂200多职工两班倒,通宵连轴转,还要请200多临时工。产品供不应求,连外省市来买月饼的都要等几天才能拿到货。”时任汪玉霞食品厂生产副厂长的杨金安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