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区:踏石留印真扶贫

29.10.2017  18:57

  湖北日报讯“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九大报告铿锵承诺,吹响了决胜全面小康的激越号角,更在武汉市江汉区扶贫攻坚队伍中激起了强烈反响。
      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市部署,2015年起,江汉区承担了黄陂区蔡店、长轩岭两个街道20个贫困村的全面脱贫对口帮扶任务。2年多来,江汉区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真抓实干,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全区从党政一把手、扶贫单位领导到驻村帮扶队员,所有参与扶贫的群干都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提高家庭收入,帮助村集体谋划产业发展,制定增收计划,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同时,该区还有针对性地实施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推进“红色引擎”工程落地帮扶,并采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培智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吹响扶贫号角,让我们信心更强、动力更足。”江汉区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以整区推进“红色引擎”工程为抓手,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红色带头人”的带头作用,确保今年完成9个村、499户1204人脱贫、摘帽的年度扶贫工作目标。

  作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和重要的商贸金融中心,江汉区一直是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翘楚,每年拨付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承担的多项结对帮扶、对口援建工作任务,在省内对口支援五峰县五峰镇、郧西县观音镇、来凤县大河镇和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援疆工作对口新疆博乐市青得里社区,援藏工作对口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
      江汉区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多年来的扎实扶贫工作,使江汉区与被帮扶地区之间结下了深厚友谊,“在这些城市和地区,以‘江汉’命名的江汉路、江汉桥随处可见。”与此同时,江汉区也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扶贫工作经验。
      比如,江汉区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难度大、条件差、难监督、易反弹,扶贫工作人员从城里下到农村,一旦缺乏有效监督,就容易滋生畏难偷懒、敷衍塞责的情绪,“要想做到真扶贫,就必须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和完备的组织监督机制”。
      在本轮精准扶贫工作中,江汉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每年都会多次深入黄陂区蔡店街和长轩岭街进行扶贫工作调研。
      每次调研中,该区主要领导都会认真听取当地街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对帮扶项目的要求,实地查看扶贫项目落地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照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汇报,从而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每次调研,区主要领导都会对扶贫项目的落实给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对分批脱贫、摘帽任务做出更高的规定,“确保全区扶贫群干上下不松劲。
      每年新春伊始,江汉区还会印发相关文件,根据上一年精准扶贫攻坚的实际情况,制定第二年的工作措施及目标并进行适时调整。
      今年1月,江汉区就按照全省精准扶贫“春季攻势”的行动要求,制定下发了《江汉区2017年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十项措施》,明确了2017年精准扶贫攻坚的具体任务、责任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
      而区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则将督导工作重点放在帮扶机制是否落实、帮扶项目是否实施、扶贫成效是否明显等问题上。今年1至10月,该区共召开了9次扶贫工作部署、情况分析和问题通报工作会,组织暗访检查12次,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推进工作。
      在完善的组织、监督机制保障下,今年1至10月,江汉区已在对口扶贫单位落实了光伏发电项目资金80万元,下一步还将投入150万元后续资金。同时,该区前后投入129万元用于被帮扶贫困村粮油加工基地、金银花种植、农业合作社等扶贫产业项目建设,以及免费体检、村塆环境改善、村级卫生所翻新、路灯亮化等民生项目建设,使创造村等多个贫困村告别了无路灯、无水泥路的历史,村民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后续计划投入扶贫资金将达到256万元。

 

让党员成脱贫领头人
红色引擎”下乡进村显奇效

 

          在扶贫工作中,江汉区发现,不少贫困村基层党组织薄弱、涣散,缺乏凝聚力,也是导致当地无法脱贫的原因之一。而江汉区本身就是全省整区推进“红色引擎”工程的试点区县,“能不能让红色引擎下乡、进村,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模范党员的带头作用,助推精准扶贫?
      为此,今年江汉区下发《关于成立中共长轩岭街、蔡店街驻村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委员会的通知》,要求发挥好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工作的作用,让驻村队员中的党员干部发挥“红色带头人”作用,成为“脱贫领头人”。

      陈应松:“城里人”扎根农村真扶贫

      黄陂区赵畈村驻村队员陈应松今年60岁,共产党员,是江汉区司法局汉兴街司法所科长,2015年11月30日到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他,从未在农村生活过,“虽然一把岁数,但是在农村工作生活,却是‘头一遭’。”但他很快就克服了“不适应”,花了半年时间挨家挨户拜访村民。如今,该村常年留守的400来人,他都能叫上名字。
      经过走访,陈应松发现年轻劳动力大多都在外打工,家里承包的土地无人耕种,长满荒草。看到400余亩农田成了“荒地”,他萌生了成立农村合作社灭荒复耕的念头,便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土壤专家来进行土壤论证分析,发现这里最适合开展水稻种植。
      2016年4月5日,通过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陈应松带领村民成立了诚裕农业合作社,先后受让了400多亩“撂荒田”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在江汉区司法局、民族街的支持下,陈应松申请了50多万元的项目投资,为村里添置收割机、旋耕机、抽水机、拖拉机等农业设备,还修建了十来处水渠、水塘。如今,合作社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召集起来插秧、收割,就近打工,一个季度下来,每人平均能挣到5000元钱。

      田勇:坚持不懈扫清扶贫“拦路虎

      江汉区环保局、区机关运行保障中心对口帮扶黄陂区蔡店街泉水店村,进驻后将兴建粮食加工厂和光伏发电站确定作为该村两项扶贫项目。而建设任务就落到了区环保局干部、共产党员田勇的身上。
      根据规划,两项目共需征用土地6亩。但被征收户嫌征收价格太低,以在外务工太忙为由,迟迟不肯回来签约,导致土地征收工作一度搁浅。为推动工作,田勇和村干部一起到两位承包户所在的务工地,当面商谈征收土地一事,经过和两位村民的耐心细致沟通,最终达成协议,顺利转让土地。随后加工厂顺利开工,于2015年12月完成了厂房建设。
      眼看加工设备就要进场了,可村里变压器功率不足又成了“拦路虎”。经初步预算,变压器扩容需要20余万元,这么大一笔资金从何而来?
      田勇先到蔡店街办事处争取支持,又督促具体的办事部门,一天打好几次电话追问进度。最终,街道出资10万元、村自筹资金5万元,请黄陂区电力局提前安装一台250万千瓦的变压器,确保了电力供应。去年5月,泉水店村粮食加工厂投入运行,已为村集体带来了3.4万元的收入。

      冯向东:将扶贫视为宝贵的人生历练

      冯向东是江汉区唐家墩街干部,2015年11月进驻蔡店街陈冲村。该村位于黄陂区最北端,地理位置偏远、土地贫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了解这一情况后,冯向东将帮扶重点放在了改善村级公共服务项目上。
      陈冲村卫生所空间狭小、环境脏差,老年人无集中活动场所,村民们反映强烈。冯向东汇报后,唐家墩街投入资金近10万元,建成了全新的卫生室和老年活动中心,深受村民欢迎。
      经常停电、停水也为村民生活带来了巨大不便。2015年刚驻村不久,冯向东就遭遇了一次停电,大冬天里没电取暖,只能穿着棉衣加盖一层被子睡觉;没有电不能做饭,就到副食店买饼干对付。
      那之后,冯向东积极行动,争取到蔡店街办事处和黄陂区供电局的共同支持,通过“电改”(电网升级改造)于2016年春节前夕终于解决了村民经常停电的问题。
      驻村近三年,冯向东怀着一腔热血,帮助陈冲村村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活烦恼,但也留下了终生遗憾:
      他的父亲年事已高,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帕金森综合症,长期住院治疗。冯向东驻村第一年,就4次接到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单。为不影响扶贫工作,他瞒着单位领导、村干部和扶贫队员,照常坚持驻村工作,仅仅利用双休去医院看望父亲。
      去年10月13日凌晨1时许,其父病危,冯向东包车从村里赶到医院,仍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他说,“80岁的母亲到现在还天天埋怨我,我也深感愧疚。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作为从事帮扶工作的一员,心中有使命、肩上有责任,我想我父亲会理解我的。

 

产业扶贫:授人以渔提升“造血”能力

 

        在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江汉区还发现,重点贫困村往往无产业基础,少资源禀赋,缺启动资金,没有市场主体带动,要在短期内实现村集体年收入达10万元,困难重重。“必须授之以渔,让村集体拥有造血能力,才能真脱贫。”为此,该区开展了一系列产业扶贫工作。

      港口村:金银花种植年入8万元

      2015年,江汉区食药监局、区总工会深入到对口帮扶的蔡店街港口村,开展调查研究,并组织省药材公司科技人员对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及植被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经过充分讨论交流,该局最终选定金银花种植作为港口村集体脱贫项目。
      随后,该局分管领导与驻村工作组远赴山东平邑、湖北随州等金银花种植基地,实地了解金银花先进种植经验,分两期引入金银花品牌进行种植。为帮助村民掌握种植技术,工作组还邀请了山东平邑的金银花种植专家来现场指导,就金银花种植过程中施肥时机、剪枝、除草、杀虫防病等进行“手把手”讲解,确保村民掌握所有相关技能。
      近两年来,工作组共组织港口村贫困户及其他村民700余人次劳力,参与金银花种植、施肥、剪枝、除草、采摘、晾晒等,为村民增收近8万余元。
      如今,该村已建成15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项目总投资近70万元。今年刚种植的金银花“北花一号”已实现了“当年栽种、当年开花、当年采摘”,预计明年金银花产量可达2000斤,销售近10万元,两三年后产量还将大幅增长。

      长生村: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

      长生村位于黄陂区蔡店街南部,是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重要节点,村内有紫瑞千亩综合农场,周边有姚家山、锦里沟、清凉寨、木兰天池和古门山等旅游景点,旅游、交通、农业资源十分丰富。
      江汉区新华街、区园林局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将现代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确定为产业发展方向,先后投入10余万元建设资金,已完成夏家田、张石家湾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如今走进该村,路、水、电、文体设施均按高标准建设,门楼、公厕、花坛、路灯、排水管道、污水生物净化池、运动中心、休闲公园、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家家都住上两三层的别墅楼,村容村貌大变样。此外,村里还有500亩养鱼、养鸡基地,即将新建100亩圈养肉牛基地、1000亩山杉油茶经济林、梯田大棚蔬菜基地等。
      目前,长生村被列为武汉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成了一座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产业丰富、“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扶贫工作队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吸引更多旅游者到该村旅游,帮助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