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府到武昌城 “芳草绿”穿越武汉千年历史/图

28.12.2014  20:00

  五里墩站以工业元素创作的空间装饰记者李永刚摄

  复兴路站文化墙 记者周超 摄

  多中心的城市起源,造就了武汉“三镇三城”的历史格局。

  跨越两江,连通三镇,不仅关乎一个城市的贯通。因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武汉在中国版图上的“立交”作用不可替代。

  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到新世纪的今天,百余年来,武汉一直致力于破解跨越长江天堑、“三城”融为“一城”的历史课题。

   多中心起源,形成“三镇三城”的城市格局

  武汉博物馆馆长刘庆平介绍,武汉城市发展中筑城最早的,当属东汉末年的却月城(今汉阳龟山以北),孙权于公元223年在今武昌蛇山筑的夏口城。

  隋、唐、宋、元时期,武昌、汉阳分治,两城独立发展。

  元、明、清时期,武昌成为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汉阳为汉阳府治和县治。直至明代成化十年,汉水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后,才出现汉口。明末清初,它成为中国内河最大港口。1861年,汉口开埠后,商贸迅速崛起。武汉呈“三镇三城”鼎立至今。它形成了武汉独有的地理风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桎梏不言而喻。

   孙中山《建国方略》,首画架桥通隧蓝图

  上世纪20年代《建国方略》中,孙中山提出“在京汉铁路线于长江边第一转弯处,应穿一隧道过江底,以联络两岸。更于汉水口以桥或隧道,联络武昌、汉口、汉阳三城为一市。至将来此市扩大,则更有数点可以建桥,或穿隧道。

  1953年,毛泽东亲自拍板,在龟山、蛇山之间架设武汉长江大桥的方案。

  1957年,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大桥在汉建成,连通中国南北,连通京广铁路,列车过江时间由一个多小时缩短为几分钟。毛泽东提笔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诗篇。

  由此,武汉开启架桥通隧的城市建设史,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从一纸蓝图开始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