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永安堂小学勒裤腰带送老师去蹭课-科教频道

21.07.2015  15:51

  □文图/本报记者刘辉  通讯员吴键  实习生鲁海涛  姜敏

楚天金报讯 2013年下半年,刚上任的武汉市汉阳区永安堂小学校长吴颖静做出一个决定:花大力气打造教师队伍,让学习交流真正成为教师最大的福利。“虽然学校较破旧,但随着城区改造,未来几年老校将换新颜。硬件上去了,软件可不能拖后腿。”吴颖静说。

42岁老教师第一次开眼界

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出去学习。”回忆去年10月赴南京参加“亲近母语”全国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永安堂小学二(一)班语文老师朱慧芬感叹,跟来自全国的优秀同行交流,大开眼界。19岁踏上工作岗位,教鞭一拿就是23年,这是朱慧芬第一次被学校派到外地学习。她说,为期5天的学习让她见识了外地同行在语文教学模式上的创新,重燃自己对教育的激情。

走出去才真正体会到,书还可以这样教。”朱慧芬说,学校地处汉阳城乡接合部,学生绝大多数是流动花朵。家长们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有心无力,孩子基础很薄弱。面对这样的生源,老师不应再怨天尤人,应该找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自出经费送老师“取经

永安堂小学位于汉阳区西片,是一所拥有1200名学生的大校。据武汉市政府最新规划,未来几年永安堂小学老校区将改造成一所现代化小学。

但吴颖静发现,老师们长期处于一种等待拆建的环境中,对教育事业少了一份激情和干劲。

在自主经费不充裕的情况下,学校先后派老师20余人次赴北京、南京、成都等地参加全国观摩课,开拓他们的眼界。吴颖静算了一笔账,每名老师外出花销3000元左右,不到一年仅“取经费”就花了6万元。“我想为老师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吴颖静说。

引领切磋中教学能手频现

出去了才知道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29岁的语文老师王莹对记者说,今年是参加工作的第七年,如同七年之痒,职业进入倦怠期。去年10月学校外派交流,听了知名同行上示范课,语文专家的专题讲座,激发了自己的教学灵感。去年12月,王莹参加全区语文优质课比赛获得二等奖。她带的学生,第一次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奖。

吴颖静告诉记者,学校不仅将骨干教师送出去,还坚持将专家聘进来,每周开展语文和数学教研活动,引领切磋中老师们的专业技能迅速提高。一年来,该校教师屡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其中获市级比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区级比赛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还有一名教师被评为“武汉市标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