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求职公寓隐身小区 一房住多人日租不超20元
四处求职、个性留影、热闹聚餐、相拥而泣、互道珍重……这是众多大学毕业生对于毕业季的回忆。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始在工作岗位上追求新的梦想时,也有一些人因为暂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蜗居在求职公寓的高低床上,过着“后毕业季”的生活。
连日来,记者探访了武汉多处求职公寓。它们大多隐身在居民小区,设施简陋,但由于租金便宜且靠近人才市场,颇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在这里,众多毕业生继续着追梦的过程。
●体验
围坐看电视 全程无交流
稻壳枕头硬到让人难入眠
8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位于武昌丁字桥附近的一家求职公寓。仅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未办理任何入住手续,房东便将记者带到一间女生8人间。
该公寓为一栋复式楼,共10间房,每间房按面积大小被布置成6人间或8人间。房中唯一的家具,便是大学寝室常见的高低床。多数房间十分凌乱,空出的床位堆满行李和衣服,一些男生房间还弥漫着难闻的气味。
晚7时许,已回到公寓的住客开始排队洗澡。“趁大部队还没回来,赶紧先洗。”室友小王边收拾洗浴用品,边善意地提醒记者。果然,晚9时许,外出找工作的住客大多返回,由于公寓仅2间厕所可以洗澡,厕所外排起了长队。
洗漱停当,大家回到各自房间,有的埋头睡觉,有的用手机上网,有的默默整理求职资料或衣物,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交流。这样的气氛似乎在提醒大家,窝在被子里开“卧谈会”的大学时代已经结束。
30平方米左右的客厅,摆放着一台不大的彩电,十余名住客围坐观看一档热门综艺节目。每当节目中出现爆笑情节,人群中会发出零星笑声,但大家依然鲜少交流。
住客小文对于这样的场景早已见怪不怪,他告诉记者:“我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能叫得上名字的,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更别提交流了。”
晚11时许,多数房间已经熄灯,但仍有一些住客躺在床上刷着微信,手机屏幕的光亮在黑暗中格外刺眼,坚硬的稻壳枕头也让人辗转难眠。早晨起床时,记者的脖子十分酸痛,于是做起拉筋操舒活筋骨。一位室友见状,淡定地说:“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十几块钱住一天,不能要求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