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师”武大教授朱英国去世 曾受总书记嘱托
原标题:扎根“农门”50多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追着春天育出“东方魔稻” 受总书记嘱托的“水稻候鸟”走了
记者明凌翔 通讯员吴江龙
9日凌晨2时51分,被誉为“水稻大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英国教授,因病去世,享年78岁。
朱英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39年11月出生于湖北罗田,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合作育成杂交稻红莲型、马协型,得到大面积推广,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一等、二等奖和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
在杂交稻领域,袁隆平的“野败型”与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团队的“红莲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美称。
总书记牵挂粮食安全,嘱托他科技兴农
至今,在朱英国院士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两幅照片:烈日下,绿油油的水稻田里,习总书记查看水稻长势,并向朱英国了解水稻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情况。
2013年7月22日下午,习总书记考察湖北期间,专程前往位于鄂州市杜山镇东港村的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视察,看望朱英国院士。
“总书记到来时,田间温度达40℃以上,总书记不戴帽子,不打伞,下车直接来到田间。”对这些细节,朱英国院士生前仍记忆犹新。
“抛秧用不用秧盘?农民喜不喜欢抛秧?机械化程度怎么样?”在田间地头,总书记向朱英国等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个细致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民关心的问题,也是生产环节中的重要问题,这让朱英国看到了总书记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关心,对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的期待。
临走时,总书记殷殷寄语朱英国院士团队:“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各位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总书记的话语激励着我,要更好地为农业安全、粮食安全服务。”朱英国生前每每谈及此事,心中激动不已。
过上候鸟生活,追着春天育稻
追溯到1959年夏天,朱英国从湖北罗田考到了武大。“当一名农业科学家”是他青年时的梦想。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能够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一份力,让乡亲们远离贫困和饥饿。正因为如此,1959年参加高考时,朱英国一连填了3个武大生物学的志愿。大学毕业后,便投身于水稻科研事业,半个世纪矢志不移。
上世纪70年代初,湖北省水稻三系协作组成立,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朱英国担任组长,从此开始了候鸟的生活:寒冬时节,在海南进行南繁。次年春天,将希望的种子带回湖北;秋季,再转战广西南宁……
对朱英国来说,一年要过三个春天。在春天的田野上,他耕耘着,也收获着。
扎根农门50多年,实现荆楚种天下丰
上世纪50年代末,在那个以跳出“农门”为荣的时代,朱英国进入令人羡慕的“龙门”;而让人吃惊的是,接下来的50多年里,他却没有离开“农门”寸步,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从1972年起,朱英国每年都要南下海南岛,开展课题研究。五十多年来,朱英国一直像农民那样坚持到田间第一线。凭借“红莲型”和“马协型”两项不育系科研成果,朱英国先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00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的团队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红莲型杂交稻新组合,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深受欢迎。
目前,红莲型杂交稻累计推广已经超过1亿亩,湖北省农业厅已将珞优8号列入全省水稻主推新品种,还在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推广种植,红莲型杂交稻成功走向全国,走进世界。而在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莫桑比克等国试种中,红莲型杂交稻比当地品种增产20%至50%。
“荆楚种,天下丰。”朱英国院士梦想,正逐渐实现。
人物>>>
弟子眼中的朱院士:他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水稻田
昨日下午,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行政楼前,院系的部分师生们含泪布置着朱英国的灵堂,进进出出的人们面色凝重,他们接受不了这个朝夕相处、和蔼可亲的老教授就这样离开了。
开山弟子被朱老从田间相中
“头发花白、治学严谨、讲课行云流水。”提起恩师朱英国,杨代常的眼睛红了。作为朱英国在武大任教收的第一个研究生弟子,杨代常把朱英国视为“父亲”。
53岁的杨代常现在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教授,既是朱英国的弟子,也是他多年的同事。1978年,在仙桃一个农科所从事水稻工作的杨代常被朱英国“相中”。后在朱英国的鼓励下,1985年杨代常考上了武汉大学的插班生。2年后他成了朱英国研究生的开山弟子,后来又成为了朱英国带的第一个博士。诸多的“第一”,注定了朱英国和杨代常不同一般的师生缘分。直到2005年,杨代常辞去了美国的工作,被朱英国引荐到武大任教。
“恩师一辈子亲力亲为,带着我们做课题、下稻田,为人没有丝毫的架子,那种单纯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个跟他共事的人永远忘不掉。”杨代常说,朱英国鼓励团队的每一个人以田地为课本,在田地里历练。几十年来,朱英国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全国的水稻种植基地游走。夏天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朱老卷起裤腿打着赤脚在泥巴田里指导农民种植,给水稻田标号。无论去哪儿,衬衣西裤都是标配,干净整洁却专干脏活、累活,乐此不疲。
病床上不忘给学生“开药方”
“得知朱老师走了,感觉丢了魂。”武大博士后工作站34岁的高峰双手捂面。高峰是朱老2008年带的硕博连读学生,2015年年底博士毕业,那时朱老被查出患有一种骨髓再生方面罕见的病已有一年。
高峰回忆,2014年7月,朱老住进了协和医院,学生分批赶去看望。在病床上,朱老身体虚弱,见到学生的第一眼,硬是叫护士拿来一个枕头,扶他坐起来。由于高峰当时正在承担一个“负责水稻小RNA调控水稻产量”的子课题,朱老开口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课题进展到哪一步了,有什么难度?”问完学生们的课题,又开始关心他们的生活,“跟对象处得怎么样?男人要多包容、担待。”“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别忘了通知我。”在学生们的笑声中,朱老笑得最开心。
高峰说,每次去朱老师家,那里的一个沙发永远都是给学生坐,他就坐一个小板凳,听我们分析观点,表示认同了还开心地拍着大腿蹦起来。
“我见过朱老师发过一次脾气。”高峰说,读研时,一个博士师兄因为感情问题,几个星期不来实验室,心不在焉,70多岁的朱老师见他萎靡不振,气得拍了桌子。朱老师很严厉地说:“人生失恋就像实验失败一样,很痛苦但必须要振作。”
引才留汉解决老师家属工作
武大生科院教授李阳生是朱英国的本科学生。之前,李阳生一直在长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2001年,朱英国向学校引荐他来武大任教。当时,李阳生的爱人也在长沙工作,为解决他们夫妻两地分居的尴尬,朱英国多次找学校领导,把李阳生的妻子调入武大。不只是李阳生,团队里很多老师的家属,朱英国都想方设法帮他们在武汉安家,经常在省人事厅跑上跑下,而朱英国的妻子徐老师,一直没有安排正式工作,却从来不向学校领导提要求。
李阳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朱英国的妻子徐老师退休前一直在学院当临时工,每天很辛苦但任劳任怨。有一年,朱英国从自己的科研奖金拿出5000元钱,委托学院发给徐老师,称以学院的名义奖励她这一年兢兢业业的工作表现。“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对人想得很周到,对自己却很刻薄”。
(记者明凌翔 通讯员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