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深化改革提升气象综合业务能力
气象业务现代化是气象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2014年,湖北省气象局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致力提高气象预报精细化水平和综合气象业务能力,建立集约高效的气象业务运行机制,以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进程。
强化支撑 提高预报预测核心能力
想方设法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一直是气象部门追求的目标,而数值预报则是天气预报预测水平持续提高的根本途径。今年年初,湖北省气象局对数值预报运行机制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强数值预报团队建设,重点发展区域数值预报模式。自4月1日起,华中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纳入业务化运行,并完成在新建高性能计算机上的移植与调试。模式运行时间缩短62%,计算效率全面提升。
湖北省气象局还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初步搭建了华中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可提供华中区域6种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和AQI数值预报产品。该系统空间分辨率为9公里,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预报时效为72小时,能够充分满足华中区域及湖北省空气质量预报业务需求。省局依托该系统开展省级雾-霾落区指导预报业务,每日发送雾-霾落区指导预报产品。
“新资料的同化,快速循环更新系统的搭建,物理过程的进一步优化,高分辨率区域模式的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任务。”武汉暴雨研究所数值预报团队骨干李武阶说。
提质增效 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网络系统
如果先进的模式是核心,那么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则是基础。
2014年3月,湖北省气象局牵头的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试点工作圆满完成,率先在全国完成地面观测业务调整,开发了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将高空、酸雨、辐射等观测资料纳入实时质量控制范围。建立了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流程和业务管理体系,并于5月20日全面完成调整,正式进入业务试运行阶段。
该项试点工作整合了实时资料处理和历史资料处理两个业务流程,建立“国家-省”数据同步流程,实时滚动生成基础数据产品,为气象科研、业务、服务提供快捷、积极、重要的支撑,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气象资料在完整性、时效性、一致性和高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在湖北调研时称赞:“湖北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改革为全国做出了贡献。”
2014年,省气象局还与省林业厅联合,在17个市、州建成30个空气负离子观测站并投入业务运行,实现了空气负离子持续实时监测;在完善武汉大气成分观测站的基础上,在宜昌、襄阳新建大气成分观测站,此外,全省加快GPS/MET水汽监测站建设,目前已有GPS/MET水汽监测站70多个。
开放合作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效益
2014年是深化合作之年。湖北省气象局进一步增强与交通、旅游、电力、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的合作,拓宽公共气象服务领域,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2013年,湖北省气象局与省国土资源厅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至目前为止,已联合开展了全省53个县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确定了致灾临界雨量,制定了风险区划指标和技术规范,优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暴雨洪涝淹没模型,开发了基于手机应用程序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业务检验系统。
2014年全省共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135次,有效率约为82.8%,预报提前量约为3小时至12小时;共发布滑坡灾害风险预警140次;滑坡灾害风险预警有效率约为80.5%,预警提前量约为5小时至12小时,为各地政府安全转移8.15万避险人群提供了科学依据;且为民政部门迅速掌握灾情、防汛指挥部门及时进行分类指导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降低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依托覆盖省内大部分国家级高速公路的113个交通气象站,省气象局建成了全省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并于2014年1月实现了交通气象服务业务试运行。系统的建成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保障。据二广高速湖北段襄荆支队统计,2014年春运期间,虽然大雾、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比2013年春运期间更为多发,但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次数,以及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均明显下降,充分体现了湖北省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重要作用。
此外,湖北省气象局还与环保部门建立了雾-霾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与交通部门联合开展了高速公路应急气象服务,与旅游部门共建旅游气象观测系统和防雷避灾示范场所。武汉市气象局与水务局建立了城市排涝应急联动机制,联合发布城市渍水预警信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集约高效 提高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能力
县级气象机构是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的组织主体,也是气象社会管理落实到基层的实施主体。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重点和难点在基层。湖北省气象局按照中国气象局的部署,实施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增强基层综合业务服务能力。
2014年7月,湖北省气象局印发《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实施方案》,以综合、集约、高效为目标,依照实用性、可操作性、因地制宜原则,规范县级综合业务任务、岗位设置、工作流程和业务布局等内容,并立足全省实际,确立了10个业务及人员条件各不相同的县(区、市)气象局为试点单位,先行先试。
借助中国气象局县级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推广安装,省气象局加强对县级业务平台的整合,建立与县级业务数据流程相适应的信息共享机制,开发全省综合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软件,编制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规范和技术手册,规范业务平面,并出台《湖北省气象部门县级气象业务技术带头人选拔办法》,选拔了14名县级气象业务技术带头人,给予专项津贴,促进县级综合业务人才脱颖而出。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改革。以前观测和服务相对独立,改革则要把业务集约起来,这就需要理清业务内容,理顺业务流程。”省局观测与网络处处长杨志彪说。(来源:《中国气象报》2014年12月17日四版 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汪应琼 责任编辑:孙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