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温下,有这样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

29.07.2018  15:23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 Whtv.Com.Cn
来源: news.cjn.cn

  长江网7月29日讯 “你们抬稳点,我跟在后面!”7月26日中午,地面温度逾50℃。120急救医生程莉提着氧气瓶一路小跑,跟在两位抬着患者的担架员身后,把52岁的中暑患者陈女士送进医院急诊科内。

  入伏以来,武汉气温居高不下,市气象台接连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中暑病例陡增。武汉市急救中心医疗救护车日均出车达370余次,在市急救中心的各个站点,急救医生们随时待命,等候出诊任务的通知。

  26日,长江日报记者与武汉市急救中心汉口站女医生程莉一起,体验烈日下抢救病人的“生死时速”。

  20多平方米的两间屋子,是程莉和担架员田师傅、周师傅办公的地方,中午12时21分,程莉还在吃午饭,接到急救中心调度室指令,在汇通路吉庆街路口,一位中年女子突然晕倒,疑似中暑,需赶赴现场急救。程莉放下碗,和两名担架员一个箭步登上救护车,从接到命令到出发只用了2分钟。

  正是工作日的中午时分,武汉市区道路十分通畅。救护车一路鸣笛,司机尽量将车速提到最快,坐在副驾驶座的程莉告诉记者,“急救,拼的是速度,我们希望把急救车停得离患者近一点、再近一点。

  一路颠簸,12时30分赶到现场。“病人在哪里?”家属指向临街的一个狭窄的店铺,程莉跳下救护车奔向患者,中暑女子已被家属搬到这里,进入屋内,一阵热浪袭来。

  身形瘦弱的程莉身着长袖长裤制服,汗水从脸颊上滚落下来,很快,程莉的后背也被浸湿。患者躺在地上,程莉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水,蹲下身,拿出血压仪给患者测量血压,并拿出纸巾小心地擦去患者嘴边的呕吐物。程莉让家属拿来毛巾,为患者擦去身上不断冒出的汗水,“你叫什么名字?听得到我说话吗?”程莉尝试与患者沟通,发现患者只动了动嘴唇,没有回答的力气。于是,她扭头询问家属,“当时什么情况?她吃了午饭吗?有没有其他病史?”询问后得知,患者在修车店工作,当时,正在路边帮人修车,还没来得及吃午饭,突然感觉头晕,开始呕吐,随后昏倒在地。

  程莉又为患者监测心率、体温,一切数据显示正常,初步诊断为先兆中暑。

  “师傅,把她抬上救护车!”担架员田师傅、周师傅推来急救担架,将患者抬上担架,送进急救车内,程莉挂上吊瓶,为患者补液,一路上,程莉紧盯着心电监护仪,并给患者做了吸氧处理,“劳累加上天热,可能是中暑,但还需要进一步检查,看是否有其他疾病。”5分钟后,患者被送往附近医院,急救车停下,程莉提着氧气瓶,跟在担架后跑到急诊科,将患者情况详细地转告给医生。这时,距出发仅过去了半小时。

  将患者和医院交接完毕,程莉钻进车里,拿起手机终端,填写患者救治病历,担架员则在整理担架床,等候下一个急救指令。

  程莉在一线工作已有20年,每天早上8点是白班的上班时间,她会提前10分钟赶到,一一清点并检查急救设备,“每种仪器在出发之前测试一下,以免出现故障,影响工作。”程莉告诉记者,入夏以来,中暑患者明显增多,多为户外工作者或体弱的老年人,她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汗水,一边说:“来了急救电话,说走就得走,等会回去赶紧吃饭。”碰上没有电梯的居民楼,她会提着20斤重的急救装备,一口气奔到患者身边,有时,还要帮助担架员合力将患者抬到救护车上,在最短时间内送往医院。

  雨雪天、酷暑天,120急救人员重复着这样的工作,只要听到出车指令,就飞奔着跳上救护车。他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把最紧急的医疗救助,争分夺秒地送到每位患者身边。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罗双萍 实习生侯雅欣 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