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堤防抗洪一线:龙王庙上守望江水起伏

10.07.2016  19:20

  中新社武汉7月9日电 题:武汉长江堤防抗洪一线:龙王庙上守望江水起伏

  中新社记者 张芹

  “沿江大道11号码头钢闸出现渗水!”8日下午,工作人员巡查过程中发现长江干堤一处险情,53岁的唐仁清迅速前往现场,及时化解。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武汉汉口龙王庙公园里,唱歌、跳舞、健身、乘凉……长江上洪流涌动,江水高于堤外地面4米多,但这里的人们生活依然恬静。

  “还是这片江水,还是这个龙王庙,当年一起守堤的只剩下我和建强了。”“98抗洪”,唐仁清和同事李建强等16人在龙王庙闸口立下“生死牌”,誓与大堤共存亡。

  18年后,同样一块“生死牌”再次出现在龙王庙。成为江汉区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的唐仁清,和李建强像18年前一样,带领一批年轻人,又一次担任起值守长江龙王庙段的重任。

  在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汉口龙王庙观景平台,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江汉朝宗”。自古,龙王庙就因水情险恶著称,成为防洪的重要地段。

  8日下午,中新社记者在龙王庙闸口看到,江水铺满整个江面,1米多高的“江汉朝宗”石碑底座淹没于水中。

  连日的暴雨暂停后当地气温骤升,唐仁清站在龙王庙临时筑起的封闸堤上,眼睛望着远处的水面,额头上满是汗水。从集家嘴到武汉关码头,大约2公里的巡查范围,唐仁清记不清一天要走多少遍。

  “你看沿江大道上没有一点水,要知道前几天武汉暴雨,到处渍水,这里又紧邻长江,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习惯晚饭后在江边散步的附近居民李向明,指着沿路摆放的封闸物料和整齐停放的运输车辆,告诉中新社记者,早在几天前这里就进入“备战状态”。

  完善隔渗墙、堤脚打上支护桩、扩宽汉江出口……唐仁清介绍,1998年以后,长江龙王庙段堤防经过多次整治,过去高低不一的堤坝如今更加坚固。

  “我和几个朋友每天都会来这里打1个小时陀螺,几乎没有中断过。”一路之隔的龙王庙公园内,58岁的熊兆坤告诉中新社记者,汛期的到来,并未影响他们的爱好。出生在长江岸边的他,早已习惯江水的起起落落,“这么多人守着大堤,我们很安心”,熊兆坤说。

  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武汉,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因水而兴,也饱受水患困扰。在近百年的历史上就经历了1931年、1954年和1998年三次特大洪水的侵袭。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1号、2号洪峰相继形成,湖北、安徽、江苏多地受灾,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至南京段水位依然线超警戒。

  长江上游、中游来水施压,下游顶托,市内大小湖泊水位跳涨、达到承载极限,使武汉正承受着“外洪内涝”的双重夹击。

  截至9日凌晨,长江汉口段水位退至28.22米,但仍超警戒0.92米。新一轮降雨抵达前,武汉长江沿岸已封堵闸口160座,近2万名像唐仁清、李建强一样的巡堤查险人员日夜坚守一线。(完)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