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复兴大武汉”》系列之二:动能——现代产业壮“引擎”

06.01.2018  17:50

中国光谷成为湖北武汉高新产业主要汇集地。新华网发 闵任之 摄 

  新华网武汉1月6日电(曾伟龙 陈剑)开启复兴梦想,实施赶超战略,夯实发展动能,壮大经济引擎。过去的一年,武汉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高效高新现代产业,抢抓“互联网+”风口,借助全新升级的强大引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换挡超车。

  作为一个曾长期以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截止到“十一五”末期,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仍是武汉的主导产业。2011年,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3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仅占37.7%。如今,这3大产业投资比重已超过60%。而从2017年1—10月武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来看,信息技术制造行业增长21.9%,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增长16.1%,生物医药行业增长10.7%。武汉产业提档升级迈入新阶段。

  从追求“高速度”迈向“高质量”,2017年,武汉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

  智能制造优化“新动能  

  光纤光缆、高端数控装备、工业机器人,电子元器件、光通信、集成电路、地球空间信息、航空航天装备……一大批“高大上”的武汉信息化智能制造产业叫响全世界。

  2017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武汉市“光电子器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6代LTPS TFT面板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两个项目入选,这也是2017年湖北省唯一入选的两个项目。加上此前已入选的“光纤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长飞光纤)、“智慧空调数字化工厂建设试点示范”(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航海工程机电设备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三个项目,武汉已有5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占全省的70%以上,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4位,高于天津和重庆两个直辖市,以及沈阳、杭州、广州、南京和成都等兄弟城市。

  2017年12月20日,工信部网站公布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在23家入选企业中,中部有3家上榜,其中湖北独占2席,武汉的华中数控即其中之一。湖北省经信委相关人士介绍,入选工信部推荐目录是一种国家级荣誉,标志着企业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智能化方面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武汉,“中国光谷  

  长飞公司的拉丝车间,这个号称全世界最大的单体拉丝车间,每年产出拉丝3500万公里以上,相当于绕地球近900圈。这里有目前全世界最大200毫米直径的预制棒,和烧制这种预制棒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拉丝塔。让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庄丹最为骄傲的是,长飞拥有这些高端设备的完全知识产权。2016年年底,长飞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代表了光纤光缆行业“中国制造”最高水平。

  从一个“技术靠引进的制造工厂”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全球第一大光纤和预制棒供应商,长飞光纤在短短时间内书写了一个精彩的中国传奇。

  同样在武汉光谷。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头上,远远望去,两根高耸的铁塔直插苍穹,中间一口巨型“大锅”仰望蓝天,十分引入注目。这就是国内最大、华中地区唯一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也是一个叫光谷北斗的高技术企业所在地。

  这里是一块卧虎藏龙之地。全国与北斗技术相关的院士14位,武汉光谷北斗有7位;武汉光谷北斗申请专利数达140项,名列全国第一;武汉光谷北斗率先在泰国建设北斗产业园,还与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尼泊尔、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签订了北斗及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国际科技合作协议,成为中国北斗产业“走出去”的引领者。

  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虚拟现实被列为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核心技术创新发展”。2016年8月,武汉•中国光谷VR•AR产业联盟正式成立,40余家同行企业抱团发展。2017年10月,光谷VR•AR产业基地落成,行业集聚效应显现。东湖高新区现已集聚湾流科技、秀宝软件、铃空网络、众飞虚实、幻视互动等重点企业近70家,VR•AR产业从业人数近5000余人,行业年销售收入近6.5亿(同比增长50%),上下游产值约15亿元。武汉在VR•AR教育培训、内容制造等方面形成较强竞争优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VR•AR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增长极。

  在有“车都”之称的武汉开发区(汉南区),2017年5月,该区出台《促进产业集聚办法》,推出“黄金30条”,用“真金白银”鼓励先进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吉利亿咖通车联网等一批“下一代汽车”项目相继落户,人工智能科技园、中航宏泰、波音777客机改货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目前,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正在推动“五个转型”,即从传统汽车向下一代汽车转型升级,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从“一车独大”向“多产业支撑”转型升级,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从注重产业发展向建设产城融合新城转型升级。打造世界知名“车都”“机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之都”“通用航空之都”。

  在无人机制造方面,中国第一家以民用无人机系统为主业的公司易瓦特,目前稳居国内工业级无人机前列。易瓦特董事长赵国介绍,易瓦特如今的产品已从单一的无人机系列发展为涵盖七大系列十多个产品,掌控6大核心技术、申请500多项专利、主打产品在多个行业销量第一。同时,易瓦特已不局限于无人机整机制造领域,而是集全系列无人机及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智能存储管理、智能云系统平台、驾驶员培训、行业应用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实力强劲的创新科技企业……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武汉高新产业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车都武汉,“机器手”智慧舞动现代化流水线。新华网 欧阳小洁 摄 

  互联网经济激活“新动能  

  在经历数年被互联网产业边缘化的沉寂之后,奋起直追的湖北武汉正在改写中国互联网版图。

  近年来,以斗鱼TV、卷皮网、盛天网络和宁美国度为代表的“四小龙”,以及安天、青藤云等一批“瞪羚企业”的出现,武汉在中国互联网版图上不再默默无闻。

  2017年上半年,牢牢坐稳直播领域头把交椅的斗鱼再获D轮融资,成为国内第一家迈入D轮的网络直播平台,并已经完全进入盈利状态。2017年12月27日,中国(武汉)互联网产业峰会上,斗鱼一举夺得年度互联网影响力企业。

  除了“光谷四小龙”,近年来,众多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密集进驻武汉成为现象级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汉已汇聚了小米、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摩拜、ofo、小红书、360等20多家知名企业“第二总部”。

  在互联网+汽车领域,光谷涌现出斑马快跑、停哪儿、车来了、依迅电子、光庭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同时,斑马快跑是综合多种车型的互联网约车平台企业,2017年4月获得了6.5亿元投资,跻身湖北互联网“独角兽”企业之列,更是杀进激烈竞争的全国网约车阵营。近期,斑马快跑还完成了对武汉圣龙出租车的并购,这是全国首例网约车并购出租车的成功案例。

  以东湖高新开发区为代表的武汉信息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光谷已集聚互联网企业1800余家,已经形成了网络直播、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教育、网络安全等特色产业,培育了斗鱼网络、安天信息、颂大教育等一大批国内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武汉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第四极。

  生物医药强化“新动能  

  生物医药产业在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堪称骄傲。

  2017年11月2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50个新药获国家重大专项。除生物医药外,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还有8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立项,400多个二类以上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在精准诊疗领域,建设了国家级基因检测产品生产和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研发出全国首台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全国首台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仪。

  2017年6月,长江产业基金联合汉德资本和人福医药,完成对美国医药细分行业龙头RiteDose公司的收购,引进BFS(吹瓶-灌装-封口)技术在武汉落地。此次并购涉及资金6.05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湖北企业实施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

  此外,华大基因、明德生物、耦合医学、汉密顿、璟泓生物、中旗生物、新华扬、科前生物等一批“生物汉军”成长迅速,成为各自领域的排头兵。

  据统计,武汉有8家世界500强企业、28家国内外上市企业入驻,385个国内外高端生物团队引进,12个院士项目在此落地,2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入驻企业已近千家。目前,武汉光谷生物城已辐射全省,形成“一城八园”生物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全省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实现2000亿元的产出规模。

  2017年9月,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2016年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50强”,武汉光谷生物城紧随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综合实力位居第三位。

  当下,武汉正在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尽快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联合医疗服务、大健康产业等一起,合理打造万亿级生物医药健康医疗大产业,形成新增长极。

  (总策划:田建军 策划:肖进安、胡诚 文字统筹:胡诚)    

首届武汉互联网产品峰会13日举行 300家企业共谋产品创新
  荆楚网消息(记者赵建鹏)2018年1月13日下午,首届武汉互联网产品峰会在光谷圆满落幕.超过300家企业,近400名武汉互联网中高层人士参会,堪称武汉互联网圈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活动.湖北在线
湖北出台产业创新建设规划 2020年研发支出千亿元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财政厅
十大产业创新中心“织网”覆盖制高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吴芸 财政厅
亮眼的“含金量”——2017年湖北经济回眸﹙中﹚
   亮眼的“含金量”    ——二〇一七年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