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禁货令”四年考:货车诡秘通关 或暗藏利益链

14.09.2015  13:35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沈佑荣

  编者按

  火灾频发、交通拥堵,加之大武汉城市板块功能的重新规划……各种因素的叠加,致使2011年武汉市痛下决心——对汉正街实施整体搬迁。为此,武汉市对汉正街周边实施了史上最严的“禁货令”。

  然而,长江商报记者近日多次暗访结果显示,实行4年的“禁货令”被严重打了“折扣”,坊间种种传闻被证实。与此同时,类似9月初的火灾仍在汉正街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2月以来在汉正街发生的火灾就多达5起。

  面对全国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省委主要领导指出“隐患就是事故”。“禁货令”本是政府严肃法令,且实施多年,为何没能做到令行禁止?本报编辑部认为:对于威胁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唯有多管齐下、彻底消除,方能确保长治久安。

  9月7日,武汉汉正街一仓库失火,再次牵动了社会关注汉正街安全隐患的神经。

  以前频繁发生的火灾事故,让汉正街区域的消防安全饱受诟病。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定对汉正街进行改造搬迁。2011年8月15日,作为搬迁改造举措之一的汉正街区域“禁货令”正式实施。而交管部门除了派人值守外,还在6个关键路口安装了限高架,全面“禁货”。

   转眼“禁货令”已实行4年,效果究竟如何?

  “起初力度很大,后来有些无声无息。

  上周,长江商报记者到汉正街调查走访时,多名知情人士称,近年来,夜间大货车横行汉正街已成常态。9月8日凌晨,长江商报记者在知情者带领下,经过4个多小时暗访看到,当晚至少有40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出入汉正街及周边区域。不少大货车均能熟练避开重重关卡顺利进入汉正街核心区域。

  “禁货令”当头,大货车为何能长驱直入汉正街?长江商报记者以货车司机身份探访发现,货车闯关背后暗藏利益链,正是链条上相关环节的共同发力,才为货车闯关护航。

   货车深夜横行汉正街

  9月8日零时30分许,长江商报记者在知情者带领下,前往汉正街及周边区域探访。

  知情者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凌晨3点前,由于汉正街区域内多个路口有执法人员值守,货车不会进入核心区域,多停在周边进行卸货转运。零时40分,记者来到沿河大道看到,在硚口沿河大道月湖桥桥底下,停着一辆满载货物长达17.5米的大货车,货高约4.5米,有三四个人正站在车厢上将货物转移至旁边的几辆电动三轮车上。从这里前往太平洋的途中,记者看到还有两辆类似货车停在路边,一辆货车从宗关方向驶来。3小时后,当记者再次返回此地时,货车竟又多了三辆。令人吃惊的是,货车上的人直接将货物卸在马路中间的机动车道上,昏暗路灯之下,路过的疾驰车辆常常猝不及防。

  凌晨1时许,长江商报记者来到江汉一桥桥下的汉江大道,看到路边正停着一辆货车。江汉一桥的下桥匝道上,堆满了刚刚卸下的用纸箱包装好的货物。而同一时间,汉江大道月湖桥下也停着两辆货车,五六名工人正给其中一辆卸货。记者行至汉阳铁门关,看到果然有人在货车上卸货,同样是大功率电动三轮车负责转运货物。记者注意到,三轮车装满货物后,径直调头驶上晴川桥,奔向汉正街,来来往往,异常繁忙。

  凌晨1时30分,记者在晴川桥汉阳桥头处看到,三辆卸完货物的中型货车(车厢长9.5米)正等待下桥,桥头3米高的限高架阻挡住了去路。排在最前面那辆货车的司机在打电话,而桥头的岗亭内,一名协警似乎正在警惕地左右张望。然而2小时后,当记者重返此处,却发现三辆货车均不见踪影。

  凌晨3时35分,记者在中山大道友谊路路口处看到,这里卸货的人较多,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而在附近,有10多名工人聚集等待。知情者称,估计马上又有大货车驶来。10分钟后,在晴川桥汉口友谊南路,一辆载货大货车从沿江大道万商白马方向驶来,停在了晴川桥桥下。

  凌晨4时许,记者来到汉正街的大兴路鞋城。从大兴路至黄陂街,记者看到沿途有4辆大货车正在卸货。知情者称,高峰时甚至能有9辆大货车同时卸货。

  长江商报记者粗略统计,不到4个小时的暗访期间,就有40辆载货大货车进入汉正街及周边区域。这些货车多来自安徽、河南、江西、山东、江苏等地。知情者称,卸一车货大约需要2小时,大货车要赶在早晨7点前离开市区,5点之后就不会再有货车进入汉正街。据其统计,高峰时一晚上能有60辆大货车进入汉正街区域。

   五条闯关路线避开重重关卡

  “禁货令”实施以来,交管等相关部门联动,设置了重重关卡禁止大货车硬闯汉正街。那么,这些大货车又是如何成功闯关的呢?

  长江商报记者暗访发现,大货车闯关有5条主要路线,保障其顺利避开重重关卡。

  据了解,在汉正街区域,有6个关键路口设立有限高架,其中4个可以升降,以方便公交、消防等车辆通过。梳理汉正街周边交通,有三条路是货车不会选择的:沿江大道长江二桥至武汉关路段,尽管未设限高架,但沿途监控较多;汉正街第一大道中山大道路口正在施工,不便通行;交管局对面有交警岗亭,24小时盘查,货车显然也不会“深入虎穴”。除此之外的三阳路、前进一路、沿河大道太平洋、武胜路及汉阳汉江大道,就成为了货车的惯常行驶路线。

  记者了解到,汉阳方向货车通常路线为:从三环线下来经米粮立交来到龙灯路,上到汉江大道,进入铁门关等地;汉口方向则是从谌家矶驶入市区,途经江岸路、沿江大道转至解放大道,从三阳路转入京汉大道,进入前进四路或前进一路,最后进入大兴一路。从武汉市民之家方向进入市区的货车下二环线后,也是走解放大道、三阳路、京汉大道、前进一路或前进四路。而从三环线舵落口方向驶入城区的货车,则途经解放大道,或驶至太平洋路段,或从古田一路走沿河大道。驶至太平洋的货车有三种选择:驶至沿河大道,在沿河大道至月湖桥路段停放;从崇仁路行至沿河大道武胜路,绕过江汉一桥驶入沿河大道,进入汉正街核心区,可达利济路、第一大道、晴川桥;从解放大道、友谊路转至中山大道,再上前进一路,可直接驶入核心区万商白马、晴川桥等。

  9月8日凌晨3时许,在江汉一桥桥下的沿河大道限高架处,记者在此观察了20分钟,目睹了三辆大货车先后顺利闯关。一辆从太平洋方向驶来的大货车行至限高架前约10米处停下,限高架设定在3.5米,货车载货高约4.5米,无法通过。这时,副驾驶位上下来一名中年女子,在车厢尾部拉扯了一下,一块黑布掉下,遮住了货车车牌。随后,货车从江汉一桥的一侧逆向驶入武胜路,在高架桥下逆向转弯,继续逆行武胜路,最后驶入沿河大道,顺利绕开了限高架。之后也有两辆货车如法炮制,顺利过关。记者注意到,货车闯关时,限高架旁治安岗亭内坐着一名约莫30岁的协警。协警称,他的工作职责是看守限高架,凌晨5点后将其升高,方便公交通过。

  在中山大道前进一路,记者同样见证了两辆大货车顺利过关。

  凌晨3时42分,一辆大货车从中山大道转弯驶入前进一路,在铜人像转盘处停下。司机在驾驶室打了通电话后,下车查看了一下,转而上车继续打电话。知情者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这名司机可能是第一次闯关。就在记者观察等待时,后方快速驶来一辆大货车,超车后径直驶往万商白马方向。随后记者开车追上,但那辆大货车已不见踪影。

   货车闯关背后或暗藏利益链

  大货车何以能如此娴熟地避开重重关卡长驱直入汉正街呢?长江商报记者采访发现,一条利益链似乎暗藏其间。

  在长江商报记者的暗访过程中,江汉一桥下沿河大道岗亭的协警称,他负责看管限高架,清晨5点升起晚上11点降下。武汉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也向长江商报记者证实,人为操控限高架谋私利可能性较小,因为均安装有监控设施。不过,记者发现部分限高架两端高低不一,不超过4米的货车可以勉强通过。

  知情者告诉长江商报记者,除去上述“侥幸”通过的方式,大部分的货车闯关是有人指引,而执法人员在有意回避。

  上周,长江商报记者以货车司机身份进行暗访时,汉正街一自称某托运部的男子称,想让货车过关,只要交“通关费”就行,17.5米的大货车300元,其他的200元,白天可以从三环到二环,夜间可以到汉正街。“交了钱,有人会通知你进入汉正街的时间和路线,那个时间段一般没人查。”该男子称。

  该男子还向记者推荐了一个绰号为“铁铁”的男子,“他的关系很铁,只要交钱,白天进二环、夜间进汉正街不会有问题。”担心记者找不到人,该男子指点称,“身材不高,有点瘦,总是凌晨4点到利济路或者崇仁路宵夜。”遗憾的是,记者未能在这两个地方找到“铁铁”。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至少还有4人提起过“铁铁”,包括一名来自河南的货车司机。“你交的钱不是他一个人拿了,还要分给不少关键人。”一名自称与“铁铁”相识的男子开导记者称,“最近风声紧,‘铁铁’也在冒险。”但当记者询问关键人是谁时,该男子有些警惕,“你问这个干什么?”亦有人私下称,“铁铁”的关系层次可能较高。

  上述传闻,长江商报记者未能得到权威人士证实。不过,记者在暗访时发现,在大货车的闯关之路上,沿途确实并无交警等执法人员。而部分大货车闯关时,偶尔还可见到有男子骑电动车指引。知情者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货车的闯关路线其实并不固定,就看别人指引走哪条路。

  记者就此采访交警,有交警称,人的精力有限,加上夜间易疲劳,执法有空当在所难免,从而被钻了空子。但对于收钱放行一说,他予以否认。

   汉正街近期火灾一览表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整理)

  2月28日

  汉正街213号武汉市水运集团仓库被人为纵火,过火面积约350平方米,未造成人员伤亡。

  4月16日

  汉正街办事处疑因电线老化起火。

  6月17日

  汉正街创新一巷一栋两层高的居民楼突发大火。

  7月15日

  汉正街与友谊南路交会处一处将要拆迁的房屋突发大火。

  9月7日

  汉正街沿河大道十三码头附近一处两层楼的仓库突然起火。

  9月8日凌晨3时35分,友谊路边卸货的货车以及成群结队的卸货工人。本报记者 王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