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法院民事一审提速13.21天 试点经验获最高法推广
1月11日,在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刘太平作《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1461659件,审结1387730件,与上一个五年相比,分别上升138.86%和137.18%,办案质效稳步提升。
法治建设 审结新型网络犯罪案件1010件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审结刑事案件70639件,判处罪犯84026人。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严惩严重暴力犯罪,打击新型网络犯罪,审结电信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案件1010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配合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187件1146人,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46人。坚持“打财断血”,追缴、罚没23.4亿元。审结长江流域首例涉水涉砂黑社会团伙案、全国房产中介涉黑第一案、以廖桂林为首的27人把持基层组织案等大要案。
服务法治武汉建设。依法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9363件,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7896件。妥善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五年保持在80%以上。
护航发展 助力“六渡桥百货”退市后重新上市
培育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商事案件566528件,标的额3731亿元。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依法慎用强制措施,探索财产保全反担保前置工作机制,创新适用“刑事判决+民事调解”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1229件。
优化科技创新社会环境。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1621件。加大对知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擦亮“老万成”等老字号“金字招牌”。依法办理全国首例标准必要专利全球许可费纠纷案,维护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活动正当权益。8案入选国家级典型知识产权案例,武汉日益成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
营造优胜劣汰市场环境。释放破产制度效能,助力危困企业走出困境,推动“僵尸企业”有序出清,审结公司强制清算、企业破产案件277件。适用破产重整程序助力“六渡桥百货”退市16年后重新上市。
创建优美生产生活环境。落实三大攻坚战部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立足司法职能助力乡村振兴。强化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判,探索恢复性司法举措,守护绿水青山。
共筑区域协同发展环境。紧扣中部崛起等战略,发挥武汉“一主引领”龙头作用,牵头推进“1+8”城市圈司法协作一体化,加大对湖北自贸试验区司法保障力度,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注入法治动能。
服务群众 执行到位682亿元
用心用情保障民生。准确适用民法典,妥善化解教育、就业、住房等涉民生纠纷69261件。严惩高空抛物犯罪,守护群众“头顶上的安全”。创新家事审判机制,促进和谐家庭建设。
强力破解执行难题。执结案件372405件,执行到位682亿元。健全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强化执行威慑,提升执行效率,着力实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司法引领社会风尚。升级《周二之约》法律服务专栏,打造法治宣传品牌,讲好武汉法治故事。通过“摸狗案”等一系列广受关注的生动案例,明辨是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新模式。强化诉讼服务中心实质性解纷功能,65%的一审案件在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化解。
司法改革 民事一审提速13.21天
深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先后开展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量刑规范化改革试点,参与全国量刑规范化指导案例编撰、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制定,多案入选全国量刑规范化典型案例。
深化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全市法院民事一审案件平均办理天数提速13.21天。武汉法院试点经验获最高法推广。
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促进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推广“一中心、六平台、十八个应用系统”,在全市搭建56个互联网法庭,推行网上立案、在线庭审、电子送达,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依法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