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为武汉治水把脉:建深隧和地下排水空间

10.08.2015  12:39

  长江日报讯(记者韩玮 通讯员金敏 李娜 实习生王文岳 陶可祎)昨日,国内首个提出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解决中国各大城市水问题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首次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为武汉水问题“把脉”。

   近5年国内暴雨中心集中在城心

  王浩认为,近10年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内涝日益凸显。他直言六大原因: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发生大暴雨的几率增加。空气温度每升高1度,空气的持水能力就会增加5倍以上。

  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明显。“一个城市中有几千万台空调、数百万辆汽车,还有各种工业散热设备,使大城市上空出现一股上升的强大热气流,与冷空气相遇,就会形成大暴雨。

  国内各大城市最近5年的降雨情况统计显示,暴雨中心都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心区降雨量比周边地区大40-50毫米,而上海、北京等城市更是大到60毫米。2007-2013年,全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过12小时,淹水深度超过半米。

  此外,城市建设使75%甚至100%的地面硬化,下渗功能被极大消减;城市建设中还出现不少下凹式立交桥,易形成汇流的积水点;城市排涝设计标准偏低,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变化。“我国的北京、哈尔滨都是1年一遇,最好的也只3年一遇,而国外如巴黎、伦敦是5年一遇,甚至10年、15年一遇。

   武汉水难下渗也不易外排

  王浩认为,武汉的水问题具有其自身特点:地下水位高,外水压力大,这就导致水不容易下渗,也排不出去。“我们在考虑是不是建设深隧系统,目前还在摸底,进行方案比选;同时,下渗多少合适,如何给剩下的水找到出路,这些都要研究。

  此外,武汉年降水量充沛,武汉的排水比率达到多少?要不要留这么多水?在王浩看来,也不能简单照搬“海绵城市”中的“渗、滞”等措施。长江的洪水期也是武汉的暴雨期,到底是采取强排还是在地下空间进行错峰排,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王浩认为,仅靠传统方式已很难解决现实问题,只有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

  海绵城市的核心思想是“一片天对一片地”,将城市分成若干小区和单元,进行水的就地渗排消化,对应“一片天”下来的雨水,相对应的“一片地”上实施立体排水系统,实现立体多层次多功能分流分滞。

  王浩透露,将拿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的解决方案,推动武汉在海绵城市试点中走在全国前列。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