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出现 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步入“百万时刻”
武汉新港组建以来货物吞吐量
武汉新港组建以来集装箱吞吐量
湖北日报讯 昨日,一个满载着机电产品的集装箱缓缓起吊,装船启运至上海港准备出口,成为武汉新港今年第100万个集装箱。
据介绍,这标志着武汉新港成为长江中上游港口中第一个突破百万标箱的内河港口,正式迈入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可与杜伊斯堡、芝加哥、莫斯科、蒙特利尔等主要内河港口的集装箱运量比肩。
武汉新港管委会主任张林表示,根据目前最新统计,今年武汉集装箱运量增幅在17%——18%之间,而全国内河港口同期的增幅大约只有5%左右,同时,这一增幅也跑赢了湖北省外贸出口的增幅,意味着武汉吸引了更多的外地货源中转。
2015年,围绕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武汉新港还将继续“加速跑”:首个陆地港将在襄阳建成并投入使用;临港经济区和航运产业特区建设、四大航运服务支撑平台等将强力推进,“力争三年内,武汉新港集装箱年运量再翻一番,达到200万标箱”。
“百万标箱”意味着什么?——
开启长江内河“百万”新时代
武汉新港拿到世界内河港“第一方阵”入场券
国际上,衡量一座港口的实力有诸多指标,其中货物总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为核心。
业内人士介绍,货物总吞吐量包括矿石、钢铁、煤炭等大宗散货,体量虽大,价值却小,物流附加值也低。相比之下,使用集装箱运输的商品,多为汽车、机电、服装、化工品等中高端产品,体积小、附加值高。
因此,集装箱运输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其运量可以衡量一个港口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更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地区集装箱运输数量的多少,往往与当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下,武汉新港成立,统筹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市港口资源。到2010年,武汉新港货物总吞吐量就突破了1亿吨,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首个“亿吨大港”。
彼时阳逻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还在65万标箱左右,武汉新港就果断将下一个发展目标锁定在“百万标箱”上。“百万标箱”是什么概念?有两个历史坐标可供参考:
一是武汉港口集装箱运输启于1996年,当时仅1.63万标箱,到2009年突破50万标箱,足足花了14年。
二是在全球范围内,杜伊斯堡、芝加哥、莫斯科、蒙特利尔等国际知名的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均在百万标箱左右。
而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从宜宾、泸州、重庆,到岳阳、九江、芜湖,尚无一港一地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百万大关”。业内人士介绍,长江上游重庆港今年集装箱运量也有望突破百万,但这一数据来自其境内重庆港、万州港等几个港口的总计,而武汉阳逻港区单一港口运量突破百万,实力不容小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昨日武汉新港突破“百万标箱”,具备了非比寻常的意义:
——标志着湖北、武汉积极落实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标志着武汉新港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单一集装箱港,同步迈入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
——标志着武汉新港进入港口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集聚和辐射能力迈上新的台阶,为冲击“千万标箱”目标奠定了基础。
——标志着长江中上游最大枢纽港地位不断巩固提升,服务流域和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武汉中西部“海港”地位加快确立。
“百万标箱”如何实现?——
找准“长江经济带”的武汉定位
武汉新港打造中西部最佳“出海口”
武汉港口集装箱运输启于1996年。到2003年,武汉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2009年突破50万标箱,今年则突破100万标箱。
以上数据显示,武汉完成第一个50万标箱用时14年,完成第二个50万标箱仅用时5年。尤其是2008年至今,武汉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速有6年维持在10%以上,最高的一年甚至达到20.5%,超常规“加速跑”态势明显。
武汉新港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增长态势得益于国家、省市对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武汉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省委常委会作出了“统筹规划使用我省长江沿线的宝贵岸线和港口资源,以武汉新港为依托,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决定。
武汉市则出台了《关于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并相继出台了航线培育扶持和促进港口集装箱规模化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武汉港口航运发展及集装箱运输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国家领导人、省市政府的关心关怀下,武汉新港管委会统筹整合和综合运用各类资源要素,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方面,武汉新港实行集装箱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核心港区建设。2012年,阳逻港三期首批4个泊位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开港运营,届时阳逻核心港将达到200万标箱的吞吐力。今年3月,武汉新港花山港一期工程2个泊位也正式开港,实现了江南、江北两大集装箱核心港区“两翼齐飞”。
另一方面,武汉新港不断壮大并优化完善航线网络,不断提升航运服务水平,逐步成为中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的综合枢纽和稳定“出海口”。
2011年7月,全新举措下的武汉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外贸集装箱航线开通运行,执行“五定”班轮运营标准。
到今年,“江海直达”航班投入运营船舶数量、平均载重吨位进一步增加,航班点对点直航、72小时内到达准点率高达99.71%,航线品牌效益不断显现。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明确表示支持将“江海直达”航线打造成全国内河集装箱品牌示范航线。
2013年9月,武汉新港开通了泸州—武汉—台湾集装箱近洋航线,每周开行两进两出4个班次。今年1-11月,该航线共开行进出口航班179班,运输集装箱箱量5114标箱,货量增幅144%,有效降低了货物对台运输成本。
今年7月,武汉新港开通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武汉至东盟四国试验航线,运行4个月来,每周开行两进两出4个班次,运量达740标箱,推动武汉本地经水运发往东盟国家的箱量比例由不足5%提高到20%,开辟了中部地区对东盟国家的水运物流大通道。
与此同时,武汉新港还特别注重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多式联运,放大航线品牌效应,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外向型经济竞争力,有力支撑了港口中转箱量的快速增长,提升了枢纽港集聚辐射功能和规模效应。
在水水中转方面,与上游宜宾、泸州、宜昌、荆州等地港口建立小支线,与下游上海港合作壮大“江海直达”主干航线运输规模,与武汉市域内金口、汉南、东西湖青锋等港口谋划试行区域绿色短驳航线;
在铁水中转方面,组织实施了武汉至长江中上游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开辟陕西、贵州、四川等地到汉的铁水联运线路,不断扩大铁水联运辐射范围和规模;
在公水中转方面,围绕延伸阳逻港综合服务功能,研究开设陆地港;今年,武汉新港首个陆地港——襄阳陆地港将开工建设,计划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介绍,目前阳逻港每周到发航班达到150余班,较2009年增70%。武汉成为川、渝、陕、豫、湘等省市内外贸集装箱的目的地港和中转港,港口中转箱占比由2009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14年的36%。
“百万标箱”后做什么?——
“千万标箱”阔步启航
武汉新港制定2015年六大目标
从国内外经验看,港口集装箱发展达到100万标箱后会快速攀升,同时还将带来通航领域不断拓展、航运要素市场不断壮大、口岸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临港经济加速发展等“连锁反应”。
武汉新港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长江经济带等三大国家战略2015年实现良好开局,对于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为此,武汉新港将把2015年定位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紧紧围绕实现“亿吨大港、千万标箱”和建成现代港、枢纽港、国际港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航运中心各项建设任务。
2015年,武汉新港将重点落实以下六大工作目标:
一是全面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突出规划引领,不断深化完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区建设规划(2025年)及近期实施计划(2014年——2020年)》,推动航运中心建设与武汉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壮大航运产业规模,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协调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武汉临港经济区和航运产业特区建设,集聚航运发展要素,建成环境品质最优、交易成本最低、产业集聚能力最强、产业服务水平最高的航运服务核心区。
三是加快构建四大航运服务支撑平台,包括实现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获批并基本具备封关运行条件,构建临港开放平台;加快武汉新港陆地港在河南信阳、湖北麻城、湖南常德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步伐,构建港口功能延伸服务平台;推动武汉航交所组建运行,构建航运市场交易平台;推动航运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构建信息共享保障平台。
四是加快实施阳逻港区三作业区一期4个泊位、阳逻港区一作业区通用码头工程、东西湖汉江青锋码头、江北铁路二期、香炉山集装箱场站、武汉船舶交易服务中心、阳逻港华中国际产业园等航运中心重点项目建设。
五是巩固提升枢纽港集聚辐射能力,包括谋划开通武汉至东北亚地区的近洋航线,提升“江海直达”、“泸汉台”、“武汉至东盟四国”、“宜汉”、“荆汉”等既有航线服务水平,扩大铁水联运辐射范围和规模,试行区域绿色水水短驳航线。
六是按照省、市统一要求,跟踪推进港航资源整合,指导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力争实现有效运转。
企业心声
武汉在长江航运发展中处于领先
“一个港口是否繁荣,不是看它运了多少本地货,而是有多少外地货在这里过。”昨日,武汉中运负责人表示。
作为国际性的运输公司,中远集团在武汉投入重兵。“今年,平均每天我们都有6条船在阳逻港出发,中运乘运的进出口标箱占了武汉出口贸易额的32%。”武汉中运负责人说:“目前,中运的货物大约有一半来自湖北省外,武汉在建设航运中心的道路上,已经跑在了沿江不少城市的前面,中远还将继续在武汉加大运力投入。”
100万标箱是港区发展拐点
“突破100万标箱将是阳逻港区的发展拐点。”昨日,武汉国际集装箱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说。“我们的集装箱运量占了阳逻港区的40%,明年还将投用1个泊位,已经做好与港区一同快速发展的准备。”
据了解,在港航业,100万标箱是重要的节点。“这好比一个大门槛,一旦跨过,运量就会呈快速上升的态势。”
明年阳逻港运能可达200万标箱
昨日,武汉港务集团负责人介绍,明年,阳逻港区还将投用4个泊位,整个港区的运能将达到200万标箱。
目前,阳逻港区共有一、二期6个泊位运行,设计的标箱运能为100万标箱。“根据港航业的经验,设计能力为120万标箱的码头,实际运能达到150万标箱应该没问题。”武港集团负责人如是说。
不过,作为阳逻港区运营单位之一,站上100万标箱的门槛,已经眼望更高的山峰。“明年,阳逻港三期首批4个泊位将投用,总设计运能可达80万标箱,这意味着明年底阳逻港区运能可达200万标箱”。
撰文:董政 陈冲 容兴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