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网络问政收官:践行群众路线永远在路上/图

11.10.2014  11:00

  记者王兴华 通讯员刘劲松 吕玉玲

  9月17日,武汉市首场“网络问政”举行,围绕城市公共设施维护不及时问题、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不规范问题,武汉市城管委、市城乡建设委、市水务局、市供电公司、市水务集团公司五家单位负责人接受问政

  记者周超 摄

  从扫除“会所中歪风”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再到遏制“车轮上的腐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新风正气。

  如今,活动已进入“收官”阶段,是否“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成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网友殷秀凯小诗留言:联系群众整四风,照镜治病敲警钟;清廉作风常坚持,一朝松懈难善终。这是群众对活动的赞赏,更是对群众路线常态化的期盼。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对于这种期盼,武汉旗帜鲜明:“收官”不意味着“收场”,而是更上一层楼的起点。践行群众路线,我们永远在路上。

   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群众服务没有终点

  汉南区湘口街办事处,停放着15辆自行车。街道干部一周至少2天时间,骑着自行车下基层,与蟹农“聊天”,为他们服务。桥口大队是全街地势最高的地方,十几位农户急需引水养蟹苗鳝苗。了解到情况后,街道农办迅速开闸引长江水,并筹集2.6万元资金,购买抽水设备,实现了三级提水,优质生态水源源不断地流到养殖基地,让蟹农省心不少。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每一项工作的背后都牵扯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敏感神经和幸福指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党政想干”和“群众想要”更好地统一起来,已经成为我市各区服务群众的普遍共识。东西湖区将军路街“街道干部驻社区”,把办公桌搬到居民家门口;江夏区山坡街便民服务全覆盖,群众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东湖开发区九峰街推动部门资源进社区,服务群众不打烊。

  抓住老百姓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青山区厂前街运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的“四民工作法”,了解居民困难,最短时间疏通和改造了下水管网。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就要做到“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服务到群众的心坎上。黄陂前川街调整了3名不胜任现职的党组织书记,下派了干部到村任书记,选拔了一批工作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后备干部充实到后进党组织班子中。洪山区洪山街把建立健全“三方联动”服务机制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大力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服务机制全覆盖。新洲区旧街街服务民生,“三驾马车”驱动集体经济。

  统计显示,我市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7万余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7000余个,征求到意见建议3万余条。

  全市各区均出台实施意见,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落实情况纳入党员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明确提出区委领导每周深入社区,与居民群众零距离面对面交流。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建立。通过主动发现问题的体制机制,从制度上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从机制上推动督促各级干部深入基层群众,主动发现问题。通过定期解决突出问题的工作机制,每年聚焦一批问题,公开承诺整改一批问题。通过支持基层积极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责任和权力对等、责任和手段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