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阳区政协发挥民主协商促区域全面崛起

26.12.2015  20:47
26日,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隆重开幕。 26日,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隆重开幕。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26日电  (张芹 刘晶晶)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6日隆重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2015年,汉阳区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为新常态下汉阳加速崛起作出了积极贡献。

  受政协武汉市汉阳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汉阳区政协主席张本满向大会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报告称,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汉阳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启动年。汉阳区政协紧紧围绕总量倍增、全面崛起的奋斗目标,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形成空前高涨的民主协商氛围,为新常态下汉阳加速崛起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武汉吹响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集结号,汉阳区倾力打造创新创业梦工厂的大背景下,汉阳区政协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围绕创新创业、新城新区、依法行政等热点,提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参考意见,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创新变革新形势,站高谋远,不断开拓协商咨政新思路。

  在促进创新创业方面,汉阳区政协先后组织市、区委员在湖北省、武汉市政协组织的政府专题协商座谈会上建言,推动高层和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战线对汉阳发展大势的宏观认知和微观引领,形成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一区崛起、三镇鼎立”的协调发展新趋势;组织龙头企业委员,就“互联网+背景下加快产业融合和汉阳智造”等创新课题开展双月协商,搭建“企业交流、科研互助、资源共享”的协商新平台;组织“推进创业创新”课题调研组,深入九州通、金牛管业等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形成“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以众智促创新、以众包促变革、以众扶促创业、以众筹促融资,加快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组织区民主党派就产业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等10余个课题咨政建言。 

  在新城新区建设方面,汉阳区政协围绕武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国博会展业功能区和建设四新生态新城宜居新区这一跨越发展新引擎,将“加快国博配套建设,做大做强会展经济”的建议案列为武汉市政协重点跟踪、市政府领导重点领办的六大重点提案,并积极推动国博会展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海绵新区建设及地铁11号线汉阳段纳入武汉市“十三五”规划。

  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汉阳区政协呼吁要以提高行政首长法治意识为切入点,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为突破点,提升行政机关规范行政决策能力;以推行政府权力清单为着力点,提升行政机关行政执法透明度;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支撑点,提升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水平;以加强接受各界监督为依托点,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

  报告还指出,围绕汉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汉阳区政协广泛开展与党政同频共振的民主监督,确保监督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先后有300人次委员参与“九州通医养综合体”、“张之洞博物馆”、“劳动保障与维权”、“人信汇物外书城”、“民族宗教侨务外事”等20多个课题的联合视察考察。

  据统计,一年来,汉阳区政协共整理上报有价值社情民意信息120余篇,全国和省、市、区共采用50余篇。其中《食药监管改革中的新问题有碍改革进程需得到解决》得到全国政协重视和采用;《反家庭暴力法应在执法层面让家暴受害者求助有门》等被湖北省委办公厅采用;《加快琴台文化中心升级版建设》和《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建议》等被武汉市委、市政府采用,《推行医保卡购买健身服务的建议》得到市领导批示;《打造海宁皮革城区域3A级旅游景区》等10余篇专报被市政协刊用,社情民意信息在全市名列前茅。

  此外,汉阳区政协坚持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活跃界别纽带作用,通过“235幸福工程”、社区协商民主日、“社区坐诊”制度等活动,创新街道联络委桥梁作用,不断创新新机制、新平台、新载体,为政协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各街道联络委作为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桥梁,在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自治中,不断创新监督式、协商式、帮扶式基层协商民主载体,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一街一品、一街一特色。(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