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纪念李达同志诞辰130周年

25.10.2020  10:30

新闻网讯(通讯员刘奕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教育家、理论家、著作家,武汉大学老校长李达同志诞辰130周年。为深入研究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传承和发挥优良学风,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10月24日,武汉大学举办纪念李达诞辰130周年专题研讨会。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许全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研究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教授,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吴晓明教授,南开大学杰出教授王南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杨耕教授,湖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喻立平,我校党委书记韩进、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以及李达同志的女儿李媛媛女士,陶德麟同志的女儿陶佳珞编审,李达同志生前的同事以及师生代表等出席研讨会。

沈壮海主持研讨会,韩进、喻立平、许全兴、丰子义、杨耕、朱传棨、汪信砚等先后发言,回顾李达的生平,追思李达的卓越理论贡献。

韩进认为,我们今天纪念李达同志,一是要学习他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持信仰、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二是要学习李达同志崇尚真理、开放包容,矢志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三是要继承和发扬他所代表的武汉大学的红色传统。今天,面对新时代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我们要坚持从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沿着李达同志开辟的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坚定信念、守正创新、追求卓越,为把武汉大学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喻立平表示,李达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是武汉大学的老校长,同时也是湖北省社科联第一任主席。李达同志主持省社科联工作时,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极开展理论调查和普及工作,推出了一大批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成果。李达同志主持社科联的经历激励我们搞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精品力作。

许全兴指出,李达同志是一位大有功于党和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为党的基础理论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纪念李达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和纪念党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深深地怀念他,学习和继承他为马克思主义真理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丰子义表示,李达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与研究是清晰、深刻的,先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做的工作是令人尊敬的,值得后辈潜心学习、反复琢磨、发扬光大。

杨耕指出,中国学者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始于20世纪20年代。从总体上看,这种建构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一是以瞿秋白为代表,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导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二是以李达为代表,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导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凝聚着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理解,是中国学者以自己的表述方式撰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标志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基本形成,同时也标志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在中国基本形成。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朱传棨教授介绍了李达和陶德麟两位同志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特点,包括:为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而强调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密切关注和联系时代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中国化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危害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通过回忆李达和陶德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点滴情况,深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艰难历程,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地信仰,要有密切关注联系时代问题的态度,还要有对错误思想倾向坚决批判的立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发展。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教授表示,李达同志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拓荒者。首先,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系统传播;其次,李达对唯物史观中国化进行了理论建构;再次,李达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进行探索;最后,李达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作出了精辟阐释。

 

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李达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为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李达诞辰130周年之际,武汉大学召开专题研讨会,既是表达对这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和老校长的深切怀念,也是通过深入研讨和交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李达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20世纪上半叶,李达围绕“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而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哲学探索。如今,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应该学习李达的探索精神和优良学风,坚持李达开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术传统和研究范式,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的努力。

 

(摄影:金鑫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