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励志之星”风采

23.04.2023  18:52

通讯员:侯方俊

为充分发掘我校研究生中自立自强、励志成才先进典型,传递榜样精神,学校举办第三届研究生“励志之星”评选活动。

活动自3月份启动以来,27家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了47名候选人参评本次活动,经过资格审核和各培养单位919名师生代表线上评审,确定20名候选人入围现场评审环节。现场评审会上,候选人进行个人风采展示,由“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候选人所在单位的师生代表共76人担任评委并进行现场投票。

经过层层评选,最终评选出10名“励志之星”和10名“励志之星”提名奖。他们的成长之路历经磨难,但从未向命运低头,在逆境中励志前行,让青春绽放绚丽光彩:他们勤奋学习,勇攀科研高峰;热心志愿公益,奉献青春力量;发挥专业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他们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是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身边榜样!

10名“励志之星”事迹简介:

谭佐财:潜心学术 热心公益

谭佐财,法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他出生于国家级贫困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的一个小村庄,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在求学路上,未曾有过懈怠。他潜心学术、热心公益,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法治理论的研究者、法治实践的践行者、法治理念的宣传者。

在理论研究上,他取得丰硕成果,在《法学》等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12篇论文,在重要报刊上发表2篇论文,主编参编著作2部,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论文在各类科研竞赛中累计获奖逾20次,受邀在第十六届全国法律方法会议论坛、第十三届全国部门法哲学会议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曾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特等奖、武汉大学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和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奖项。

科研之余,他坚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获得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一等奖,相关事迹受到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专题报道;他参与的“法援乡里•爱暖人心”项目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受到共青团中央等七部门联合表彰。

一路走来,他始终不忘求学苦读之初心,服务国家发展、社会所需,不断践行着法律人致力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责任和担当。

李芷馨:李芷馨也是励志心

李芷馨,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来自辽宁省铁岭县的一个农村家庭,成长路上遭遇父亲摔伤骨折、家庭意外失火等一连串变故,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但这并没有击垮她的意志,反而让她愈发坚强。她勤奋刻苦、品学兼优,在本科期间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大学生、辽宁省优秀毕业生,以专业前3%的成绩推免至武汉大学金融学专业攻读硕士。

研究生期间,她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担任经管院党建工作部副部长和班级心理委员,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分子、共青团理论学习先进个人等荣誉,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长路漫漫亦灿灿”,就像她的名字那样,李芷馨也是励志心,未来她会继续书写属于她的励志故事!

曾思敏:青春无限好 努力正当时

曾思敏,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她来自江西省樟树市的一个小乡村,自幼的苦难激励着她把握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抓住每一次进步的可能。步入大学后,她深知自己与周围人的差距,努力追赶,积极尝试新事物,不断丰富充实自己,靠自己的努力从大二开始就实现经济独立。

研究生入学以来,她注重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系统性,已发表SCI学术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60.947,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项;获得武汉大学新生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奖项。学生工作方面,她勇于奉献担当,担任过班长、团支书,积极服务同学;她热心志愿服务活动,一直从事爱心家教,积极参加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用自己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

奋斗是青春最激昂的底色,从努力拼搏到收获成功,无论是在当下还是未来,她都将努力追求全方面发展,做更好的自己。

熊清:逐梦科研 努力闪光

熊清,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她专注于病毒微生物研究,面对实验一次次的失败,她及时调整心态,不断积累经验,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发表研究论文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排第一)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首次揭示了MERS-CoV相关冠状病毒可以使用ACE2而非DPP4进入细胞,突破了人类对冠状病毒受体的传统认知。

丰硕的科研成果没有让她就此止步,她继续挑战,突破自我。虽然不善言辞,但勇于加入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以科研报国之志影响感染身边人,用青年话语宣传党的主张;担任院研究生会心理健康部部长,积极组织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同学舒缓科研压力;热心志愿服务,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和“烛光温暖”志愿活动。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奖项。

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这句励志语句一直伴随着她,激励她从一个性格内向、成绩中等,站在众人面前讲话紧张结巴的普通学子,成长为学习科研、志愿服务、学生工作中的“多面手”,她坚信日积月累的扎根一定会拥抱根繁叶茂的明天。

钟静:勇往直前 人生不设限

钟静,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她的人生起点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开始,但她倔强坚强,一路向阳。她致力于探索研究可持续的城市扩张模式,努力以专业所学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研究生期间发表2篇SCI一区文章,其中1篇为建筑领域Top期刊,总影响因子17.789;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研发项目以及多项省级项目;多次获得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优秀学业奖学金、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

她担任班长、团支部副书记,积极服务班级建设。她始终相信,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起点如何,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从来不会因为贫穷而受限,只要敢于探索、勇于尝试,世界将会回馈以更加广阔的天地。

张岩:日拱一卒 功不唐捐

张岩,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级博士研究生。

他来自华北乡村,从小喜欢地图,小时候十元三册的地图“引导”他走向测绘遥感专业。攻读研究生后,他由地图阅读者转为地图制作者,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将地图绘制在了8篇中科院Top期刊上,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担任6本国际期刊审稿人。他以代码作笔,青春为锦,将地图呈现到了学科比赛以及中国科协项目等工作之中,获得公派留学奖学金、两次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等10多项校级及以上荣誉奖项。

他学以致用,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参与开发了“城市随手拍”系统,服务于家乡70万居民,受到了城市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获得武汉大学优秀实践成果以及地方政府书面表彰。他运营学术公众号“城市感知计算”,义务传播领域前沿进展,拥有近5000名专业读者,累计阅读超过20万次,近30篇原创文章单篇阅读超千次,受到中国测绘网等官方媒体转发。

他坚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未来他将继续在地图上“写写画画”,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侯树洋:克己勤勉 脚踏实地

侯树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级硕士研究生。

他“仰望星空”,在学术领域发光发热,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四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13项,连续两年获评国家奖学金。他“脚踏实地”,扎根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支教,创办“星火课堂”,获得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优秀实践报道、优秀摄影作品。

他志做斜杠青年,传播珞珈光影,曾担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会主席、星湖光IN摄影协会会长,带领团队成为全校唯一掌握图片直播技术社团,服务学校多项重大活动,累计百万人次观看;签约视觉中国、图虫图库等多家摄影平台,为央视新闻、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武汉大学官方平台供图,累计阅读量120w+。

得对自己比别人对我严格”是他的人生信条,未来他将继续克己勤勉,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去回馈国家和母校。

黄玲: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黄玲,药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她来自四川云南交界处的深山中,四面环山限制其经济发展,但却无法阻挡她对山那边有片信念凝成的海的向往。母亲不识之无、父亲患病多年,拮据的家庭条件让她不得不多次面临辍学风险,所以从小学毕业起,12岁的她便开始一边上学一边打工,采茶、饭店帮工、家教、卖花等十余种工作使她从初中开始就几乎没花家里一分钱,还承担了弟弟妹妹上中学的费用。

黄海畔的中国海洋大学向她证明山那边确实有海,所以她甘愿承受近40小时的火车硬座导致双腿水肿的苦,但坚持求学梦。贫穷使她自立、坚毅,也让她认识到不足和差距,所以她谋求综合发展,大学期间曾在学生会主席、班长、党支部书记等岗位中历练,也积极用志愿服务回报社会,获得校级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奖项24次,其励志求学的感人事迹被光明网报道。

感恩于党和国家的帮助使她走出贫困家乡,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四川宜宾做一名选调生,让家乡也走出贫困。作为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她心怀感恩、肩挑责任,更致力于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用身体力行助力山区人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陈彦林:唯愿不负时光 梦想终赋篇章

陈彦林,护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她来自湖南衡阳的一个农村家庭,虽然家中困境重重,但她坚韧乐观,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本科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奖项,以年级前1.5%的优异成绩被推免至武汉大学。硕士期间,发表2篇SCI论文、1篇中文科技核心论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获评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研究生新生二等奖学金,入选湖北希望工程知音学子领航计划。

她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获评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先进个人,研究生实习实践先进个人、优秀团队、优秀成果;两年担任医护赏樱专场志愿者,获评武汉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员。

毕业后她将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时光一路悠长,梦想唯赋终章;仍愿未来可期,踏光同行”,这是她对未来的期待,她将继续踏实走好脚下的路,努力为中国护理行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车彦佳:从西部山村走到名校博士

车彦佳,第一临床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她来自祖国西北部边远乡村,家庭条件艰苦,通过“自强计划”考入武汉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专业。她深知读书改变命运,八年来刻苦学习、奋斗不辍。

她热爱医学专业,专注于心脏移植基础研究工作,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为了掌握小鼠心脏移植手术这一高难度高精度的操作,四年来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奋战,遇到无数次的挫折,从未想过放弃。经过高强度的科研训练,终于掌握了此项手术操作,发表SCI一区顶刊论文1篇、SCI二区论文1篇。

她文理兼修,科研之余爱好诗词创作,曾获得“江南红豆杯”全国爱情诗词大赛二等奖、“让诗酒温暖每个人”全球征文大赛铜奖、第三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银奖等荣誉。

毕业后她将进入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秉持“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的信念,她将继续深耕器官移植领域,勇攀科研高峰!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