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在襄阳揭牌(组图)

19.10.2020  17:51

新闻网讯(记者付晓歌)10月18日,古城襄阳的凤凰咀遗址迎来了一批武大考古师生,武汉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当地举行。校地携手,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的重要讲话精神。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段天玲,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万清祥,襄阳市副市长丁亚琳,襄阳市襄州区委书记黄进共同为基地揭牌。武汉大学、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博物馆(考古所)、襄阳市政府、襄阳市文旅局及市文博单位、襄州区委、襄州区政府及相关区直单位人员参加仪式。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礼堂主持活动。

黄进在致辞中介绍了襄州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认为,武汉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在凤凰咀遗址成立,将进一步加快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步伐,为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也为襄州历史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掀开新的篇章。他表示,襄州区将全力支持基地建设,为考古发掘和建设全省文物干部培训基地打好基础、提供保障。

丁亚琳指出,武汉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是襄州区和襄阳市考古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她介绍了凤凰咀遗址的有关情况和重要意义,并指出武汉大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仅能极大助力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提高科学化、系统化水平,还能为考古学子的实践研究提供广阔平台。她希望有关单位继续加强对凤凰咀遗址文化内涵和价值定位的研究,加强对襄阳历史文化的研究,加快推进凤凰咀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万清祥指出,武汉大学一直非常支持考古学科的发展,并极其重视凤凰咀遗址的考古工作。在凤凰咀遗址未来的考古工作中,武汉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考古学科科研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也希望文化事业管理部门继续支持关心武汉大学的考古学科发展,让湖北的考古工作者发出湖北的声音,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湖北力量”。

段天玲指出,襄阳考古资源丰富,米公祠等一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为全省的考古工作提供了襄阳范例。武汉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开设考古学专业的高校之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考古人才。凤凰咀遗址价值重大,是开展考古教学研究的生动课堂,希望武汉大学以该考古基地为依托,坚持教学为先,田野实践,科研交流,服务社会,为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支撑。她寄语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学子以老一辈考古学家为榜样,珍惜实习机会,掌握考古本领,接力考古事业。



与会领导一行参观了凤凰咀遗址发掘基地和文物库房,并召开了工作座谈会,交流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

据悉,凤凰咀遗址主体年代为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距今约5200-4200年。凤凰咀古城所处位置属于中国南北文化系统分布交界地带,兼有南北文化融合的特征,也是江汉地区与中原地区往来的重要通道,军事意义重大。该遗址的的发现将襄阳的城市发展史向前推进两千多年,也为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结构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例证。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在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武汉大学联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博物馆、襄州区博物馆在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凤凰咀遗址建立考古实习基地。该实习基地将作为武汉大学考古系未来长期的实习地点,计划工作十年。在凤凰咀遗址的考古工作同时,武汉大学将为凤凰咀大遗址保护规划和遗址公园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学术支撑。武大考古系学生将通过一个学期(9月上旬至次年1月上旬)的田野考古实习,系统掌握田野考古主要环节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全覆盖调查及其分析方法、考古测绘、考古勘探、探方发掘、田野考古信息系统软件的运用、考古资料的整理、考古报告的编写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余西云教授为项目负责人、带队老师。







(摄影:付晓歌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