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堤防的华丽转身
黄发晖
穿行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不少含有“堤”字的地名,汉口的长堤街,武昌的花堤街、都府堤,汉阳的拦江堤、腰路堤等等。然而,这些所谓的“堤”早已不再履行“堤”的职责,有的成了繁华的街道、有的成了宽阔的马路、有的成了居民小区或政府机关驻地。正是这些作为历史见证的“堤”,真切见证了武汉堤防跳跃式的发展和华丽转身。
水来土掩:武汉历史上的堤防
长江与汉江相汇,成就了武汉江城的美名。而真正成就武汉三镇和大武汉的,当属堤防。
武汉市最早修建的堤防是武昌的花蕊堤。史料记载这段堤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由武昌知府陈邦与知县陈基主持修筑,因当时武昌城南有花蕊门,故称花蕊堤,也叫花堤,至今已有约900年的历史。花蕊堤位于武昌汉阳门至平湖门之间,也就是现在的花堤街所在地。明代修筑武昌城时,官府贴着花蕊堤筑城墙。此后,居民依着城基建房,加上临江防洪工程的修建,花蕊堤就演变成了现在的花堤街。与花蕊堤同时代修建的其实还有另一道堤防,就是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和咸宁市嘉鱼县境内的四邑公堤,由当时嘉鱼知县唐均向朝廷请款并召集嘉鱼、江夏、咸宁(现咸安区)、蒲圻(现赤壁市)四县沿湖民众,在马鞍山南麓修筑,称新堤和接龙堤,因该堤保护四县利益,且为四县共同修防,此后便称“四邑公堤”,只不过当时江夏区不归武汉市管辖。江夏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分分合合,才于1975年11月划归武汉市管辖的,在武汉堤防史料上很少记载。此后,于明清两代分别在武昌修筑了万金堤、打门堤、武金堤(熊公堤)、武青堤、武泰堤等。其中武金堤是由曾任明朝兵部尚书、辽东经略的江夏人熊廷弼主持修筑。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熊廷弼被免职回乡,便倡议修筑堤防,他本人变卖家产捐款数千金,向官商士人募捐万余金,修筑了武昌城至金口的长江堤防即武金堤,被后人称为熊公堤。
汉阳则是从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开始根据地势修筑零星垸堤,先后修筑有杨柳堤、郭公堤、龙灯堤、永丰堤,以及当时影响最大、后来争议颇多的拦江堤等等。长约十一公里的拦江堤跨汉阳东门(今睛川阁附近)、南门(今江堤乡上横堤),是汉阳城的重要防洪屏障,也是当时当地居民进城的唯一通道,虽然历史上多次被洪水冲毁,但屡毁屡修,基本堤线一直没有改变。此后,随着城市向沿江扩张,以及沿江堤防的建设,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水后的大规模堤防建设,拦江堤不再“拦江”,到2004年彻底退出了堤防序列,转身变成了拦江路。
历史上的武汉,一度只有武昌和汉阳。而汉口,可以说是堤防“围城”,水中涅磐。正如《汉口竹枝词》所说:“五百年前一沙洲,五百年后楼外楼。”
明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的洪水,史记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那次洪水却为造就汉口埋下了伏笔。洪水和大自然合力将汉江入江段裁弯取直,使汉水改道,汉水北岸成了一片汪洋,在此后近两百年时间里,都只有湖泊、芦苇和沙洲,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汉口”(汉水入江口)。明崇祯八年(1635年),时任汉阳府通判的袁焻改变了汉口这片湖泽,草创了武汉三镇格局。在他的倡议和主持下,修筑了西起硚口、东至今东堤街江边,长逾五公里的后湖堤,或称长堤、袁公堤,硬生生地在水中围出了一个水淋淋的小汉口。随后,居民沿堤而居,长堤成为汉口的第一条正街。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在修建武昌的武泰闸、武丰堤后,将目光转向了“动遭漫溢,几成泽国”的汉口后湖一带。据《张之洞全集·札江汉关道兴修后湖长堤》记载,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之洞就“派员前往该处勘丈绘图,饬议筹款兴修”。此时,张之洞对修筑后湖长堤充满希望,“若筑长堤以御水患,则堤内保全之地,即为商务繁盛之区。”于是,一项造福万民的浩大工程开工了。3年后,耗资白银80万两、全长17公里的堤防筑就,始名“后湖长堤”。这道堤防很快就发挥了重大作用,外御江流,内防湖水,昔日泽国成为陆地,一下子就多出土地约10万亩,汉口城区也随之北扩,为大汉口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了纪念张之洞的功德,人们将“后湖长堤”更名为张公堤。
然而,这些堤防大多是建立在冲积平原和淤质基础上,一遇大水,常常是千疮百孔。在1931年的长江大洪水中,武汉长江堤防几乎冲毁殆尽。先从丹水池破堤淹汉口,既而武昌、汉阳堤防被冲毁,武汉三镇在苦雨暑热中浸泡达两月之久,受灾16万户78万余人,死亡33600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组织民众对战争破坏和洪水冲毁的堤防进行了修复。在遭遇1954年长江大洪水后,武汉市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轮大规模堤防建设,但还是局限于水来土掩、以土还堤,只有个别城区堤段因城市的发展,采取防洪墙代堤的办法,减少堤防占地。
综合整治:两江四岸建成全国最大江滩
1998年那场无情的大洪水,让人们记住了正好处在长江与汉江的交汇点的龙王庙险段。这里,河道狭窄,水流湍急,险象环生。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以夹击之势直逼龙王庙。1998年7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亲临武汉龙王庙险段,临江而立,俯瞰激流,但见滚滚洪流高出市区地面3米以上汹涌东泄,朱总理果断拍板:支持武汉人民根治龙王庙险段。
1998年11月20日,投资两亿多元的龙王庙综合整治工程鸣锣开工,“扩展口门,改善河势,除险加固,综合治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万里长江打响了“力锁龙王”的战斗。
2002年,在长江堤防建设处于攻坚的关键时候,共和国的总理在百忙之中视察湖北堤防建设。6月6日,朱总理再次来到龙王庙。昔日的险工险段,已变成景点亮点。在彻底根治险情的基础上,龙王庙建造了大型观景平台,修建了精美的汉白玉栏杆,临江竖起了200多盏典雅的华灯,防洪墙上镌刻着巨幅抗洪浮雕。龙王庙成为“两江相汇、三镇鼎立,两桥相映、龟蛇锁江”壮美景观的点睛之笔,“大水冲倒龙王庙”的险景,已是“黄鹤一去不复返”。
龙王庙效应迅速放大。武汉市抓住机遇,整合堤防建设和城市建设资金,充分利用独有的自然景观优势,努力挖掘滨江环境的综合功能,对两江四岸的江滩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打造城市新型堤防,建造了一大批高起点、高品位,滨江特色突出的城市中心景观区。
2002年“十一”竣工开园的汉口江滩一期工程,从客运港到粤汉码头,长1040米,构筑滨江亲水活动带、观景游憩林荫带、堤防观景带,滨江观景区、中心广场区、休闲活动区,形成“三带三区”总体格局,建成江滩绿地16万平方米,以满足市民休闲活动为主。二期工程从粤汉码头至长江二桥,长2400米,与一期相协调,追求“大气、宁静、开敞、简洁”特色,形成“一轴、两带、三区”即“滨江景观主轴,堤防观景带、生态护坡带,市政广场区、绿化健身区、园艺景观区”格局。2003年9月底竣工开园,建成绿地46万平方米,以休闲体育娱乐活动为主。
此后,武汉市在提高现有堤防防洪能力,确保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推进两江四岸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先后在武汉三镇建成了简洁、大气的汉口江滩,自然、朴实的武昌江滩,“绿化+文化”的汉阳江滩。
据武汉市水务局堤防处处长凃金花介绍,到2016年5月,全市已建成长约40公里、面积约430万平方米的两江四岸江滩;正在抓紧实施的江滩长约15公里、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已启动江滩建设前期工作长约20公里、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届时,武汉两江四岸江滩将达到780万平方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具武汉特色的滨水景观。
盛夏时节,漫步江滩,小径绵延,绿荫浓密。阳光步道、爱情花坛、水池树阵、健身长廊、音乐喷泉、水上乐园、古生物浮雕……处处是园,处处是境。置身江滩,似乎忘却了一年一度的汛期,忘却了咆哮、肆虐的洪水,只有临街坚固的防洪墙和高耸的防洪纪念碑仿佛向人民讲述着昨天的故事。
园博园效应:堤防变身生态公园
2015年9月25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武汉园博园开幕,展会主题为“生态园博,绿色生活”。而武汉园博园最大亮点也在于堤防:延伸后长达23.76公里的张公堤串连起周边10座公园,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城市公园群,并将与园博园一道作为城市公园永久保留。
从奠定大汉口格局的防洪长堤,到武汉城市公园群的纽带,张公堤再次吸引世人的目光。
1954年长江大水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分蓄洪区工程建设加快,张公堤与相连的汉江干堤、东西湖区围堤组成了东西湖蓄滞洪区。不再直接挡水的张公堤成为汉口外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汛堤变成了交通线。随着长江防洪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从未运用的东西湖蓄滞洪区也逐步成为开发的热土,成为武汉市重要的台商投资区。伴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加快发展,一场关于“张公堤废存”的争议也愈演愈烈。不仅民间“保堤派”与“废堤派”唇枪舌战,官方也颇有争议,一度上升到国家决策层面。然而,作为国家从长江流域大局出发而设立的蓄滞洪区及堤防,有着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鉴于各方面的考虑,2012年1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借园博园建设的机遇,在张公堤上建设城市生态公园,“一带串十园”,与长江、汉江合成大汉口的绿色廊道。
张公堤披绿重生,“两年成带,五年成林,十年成景”。如今的张公堤串连起舵落口江滩公园、张毕湖公园、竹叶海公园、武汉园博园、常青艺术雕塑公园、极地海洋公园、后湖公园、岱家山文化公园、府河湿地公园、江河文化公园,俨然一道欣赏城市风景、感受人文风情的绿色长廊、山水画廊,形成“码头望竹林、绿毯缀树丛、花塘映花海、苇荡依湖岸、河滩伴湿地”的美景。
园博园效应还在武汉市400多公里长江、汉江干堤上不断放大。作为湖北省堤防系统首家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武汉市蔡甸区河道堤防工程管理总段在管辖的32公里汉江干堤上大作“一堤两林”绿色文章,充分利用堤防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护堤护岸林,他们将城区堤段江滩进行综合改造,建成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的综合性江滩公园,除配套文化体育设施外,栽植各类苗木、灌木色块和草坪,使整个江滩绿树成阴、四季花香、景色怡人,成为居民休闲健身首选场所。其他堤段的外平台选种中华红叶杨、垂柳等具有削浪功能的防浪林;内平台选种广玉兰、樟树、重阳木、桂花等绿化观赏苗木。形成了城区段造景、外平台造林、内平台造“花”、专业队伍管理的“蔡甸模式”,走出一条堤防管理与工程建设并重、绿色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赢的新路子,成为武汉生态堤防的代表之作。
海绵模式:武青堤“不一样的创新”
武青堤,是武昌至青山的一段土堤。对于武青堤我自认为还是比较了解的,因工作关系,曾有多次接触,甚至两年前还参与过武青堤改建方案的审查。然而,眼前的武青堤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武青堤,太不一样的堤防!
“武汉,每天不一样。”是武汉城市的形象口号。而武青堤的“不一样”,则在于他的独创。
4月下旬的一天,陪同中国水利报的记者,穿过鳞次栉比的繁华城市,来到武青堤采访。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道错落有致、枝繁叶茂的绿化带。绿化带与临江大道的空地上,有序摆放着几块标注着“武青堤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总体规划”的展板。展板上图文并茂,充满了“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植被缓冲带、下沉绿地、植草沟、生态草溪、雨水湿地、雨水回用、调节池……”等一组组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仿佛进入了非堤防的、新的领域。
“缓坡设计,生态护岸。”武汉市水务局防汛处处长蒋志刚用8个字概括了武青堤的独特之处。
拾级而上,彩色的堤顶路面掩映在海棠花带、樱花花带之中,又给人一份惊喜。放眼望去,江、滩、堤、城,浑然一体。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的详细介绍,根本就分不清这里是堤、还是滩,仿佛置身于一处依势而建的现代化公园之中。
蒋志刚介绍说,将原来的土堤堤坡变生态缓坡,弱化了江、滩、堤、城之间的界限,使原本独立的景观相互融合;工程采用景观材料,选用节能环保的防腐木、透水地面、彩色防滑地面等,同时采用草皮护坡等方式打造自然生态的护岸屏障;引入了雨水花园,可以生态化收集场地内地表水,通过植物根系和泥土对雨水进行过滤,最大程度还原生态循环系统。
“这就是海绵城市的模式吧?”中国水利报社总编李先明一语道破。
“没错!这就是武汉‘海绵城市’的试点项目。”蒋志刚肯定地说。
武汉市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而青山区是武汉市“海绵城市”两个示范区之一。“海绵城市”开启了武汉市堤防和江滩建设的全新模式。
伫立在武青堤的绿道上,远处的长江二桥与江滩交相辉映,脚下的缓坡与浩渺的长江水天一色。水岸,排排柳树在微风中摇曳;堤边,行行花带透着阵阵芳香。
海绵模式、立体江滩。武汉堤防再次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