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管借工作间给“地摊王”开店 14年拉锯战结束
图为:偶尔,城管队员也来帮帮忙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摄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 束继泉
一个钉子户搬走了,带来了鲁磨路整条街面貌的改观;一个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
开心水果店
在武汉四处“打游击”摆地摊14年后,王兆阳终于有了自己的门店——“开心水果店”。
4月1日是个大晴天。这家位于洪山区民族大道的小店开张才一个星期,生意就好了起来,一个上午卖了300多元。店主王兆阳的脸色比屋外的阳光还灿烂。
在武汉呆了十几年,38岁的王兆阳认为自己“算得上半个武汉人”。比起过去摆地摊,经营这个小店无疑“又安逸又如意”。
店铺不大,只有12平方米,这里原本是洪山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直属二中队的一个工作间。除两面开着门外,另两面墙上还挂着城管中队长等人的照片和联系方式,张贴着“城管人员六项禁令”等工作制度。“免费借用两年。”王兆阳拿出一纸协议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他们城管照顾我,因为我家是个特殊困难户。”
要是在前几年,作为钉子户的王兆阳可没有这么好的口气。
摆地摊的钉子户
王兆阳老家在河南省镇平县农村,由于地少,当地很多人长年在外务工。1999年,他在深圳一家工厂打工时,右手被机器轧伤而截肢。后来,他用赔偿款盖了房子并结了婚,2001年和妻子小张随父母来汉谋生。
最初,王兆阳跟着父亲王天成到处摆摊。那时,城市管理不是很严格,哪里人多,哪里生意好,他们就往哪里跑,基本跑遍了武昌的大街小巷。两年后,城管开始严管地摊小贩,他便和父亲分开摆摊,以卖袜子等小件为主。
再后来,管理越来越严,王兆阳转到较为偏僻的华中科技大学西三门附近摆地摊。在这个自发形成的市场里,他和妻子做了两年多生意。受城中村改造冲击,他们不得不再次大街小巷“打游击”。
有一段时间,夫妻俩到建筑工地打零工,王兆阳背钢筋,妻子提灰桶。活儿太辛苦,做了一些日子,他再次跟着父亲到洪山区鲁磨路摆地摊,卖水果也成为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在武汉摆地摊这么多年,只能糊个口。”王兆阳生性乐观,自嘲他们的六口之家是“老弱病残全占齐了”。70岁的父亲患有脑梗,两条胳膊无法伸直;母亲几年前查出患有癌症,目前已到晚期;自己没有右手,很多事情完全靠妻子,可妻子前不久刚做了肿瘤切除手术。
家里还有两个小男孩——王兆阳的儿子和侄儿。两个孩子在武汉读初三。家大口阔,每个月仅两处出租屋的房租,就超过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