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探索步入深水区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林建伟 实习生 翟玉盼 通讯员 徐冰 张丽娟
日前,《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已上报国家。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我省一系列探索已步入深水区。
国际视野下谋求区域一体化、跨区域合作
上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布。明日,首届长江经济带金融论坛将召开,长江经济带11省市金融办负责人,将齐聚武汉,讨论区域金融合作。
省金融办主任刘美频介绍,《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提出,要推动武汉城市圈9城市金融服务一体化,建设金融同城,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信用卡等方面探索同城化管理,推动金融资源在城市圈内高效配置。与此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在金融业机构、市场、业务、人才和监管等方面合作,也大有可为。
他设想,未来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的金融要素市场,可以探索跨区域开展业务。湖北的科技型企业,可以在湖南、江西的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吸引当地投资者。湖南、江西两地的科技企业,也可以进驻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融资。通过金融资源和金融市场的优化配置,逐步将武汉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的金融中心。
8月,雷曼兄弟公司前CEO理查德·福尔德、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官员威廉·内本,来我省考察上市后备企业。“湖北科技型企业颇有实力,我们将帮助企业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理查德·福尔德兴奋地表示。
本届金博会视野国际化,作为分论坛,“光谷”与“硅谷”对话,将于12月举行,来自美国“硅谷”和东湖高新区的专家,共话科技金融创新。
刘美频介绍,为提升武汉科技金融国际化水平,我省已与美国史带集团签约,后者将发挥国际化、专业化优势,参与我省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强金融专业人才培训与交流,为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建言献策。
光谷成科技金融机构最密集区域
光谷蛰伏着大量科技型企业,成长性好,但大部分为轻资产企业,缺乏固定资产。
安翰光电技术公司是一家由留美博士回国创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胶囊内窥镜等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创业之初,研发费用成为发展瓶颈。考虑到企业成立时间短,缺乏抵押物,汉口银行把质押物锁定为“2013年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的250万元专项经费,为企业发放了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武汉市还探索知识产权质押,搭建起资本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流动的新通道。截至7月末,该市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2.84亿元。
目前,21家全国性银行中有14家在东湖高新区设立科技(分)支行,光谷成为国内科技支行最密集的区域。刘美频介绍,借鉴上海硅谷银行的模式,我省拟在光谷设立以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银行。
传统机构发力,新型业态助阵。
10月21日,来自麻城的湖北正东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这是一家从事集成电路板用产品的硬质合金切削技术研发的科技型企业。挂牌当日,公司即获得楚商资本集团1000万元股权投资,后期还将融资4000万元。公司负责人表示,能够在资本市场挂牌,并获得股权投资企业注资,感觉“很幸运”。
刘美频介绍,我省还将探索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体,成立科技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公司,同时引导科技小贷、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新业态服务科技企业。
银政保协同联动优化金融生态
武汉默联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医疗信息化自助设备研发、软件开发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公司总经理方达远曾为融资发愁。
今年,我省推出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近日,企业花了不到4万元保费,就从银行获得500万元贷款。
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是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合作的创新型贷款项目。省财政出资5000万元设立基金,金融机构放大10倍作为贷款本金。科技企业以贷款本息的2%向保险公司投保,银行再发放纯信用贷款,单笔最高500万元。一旦发生风险,保险公司、政府和银行,按照5:3:2的比例分担损失。截至目前,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让186家企业拿到贷款。省政府还将在全省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刘美频介绍,今年7月,省政府出台金融支农支小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创新、推广一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包括投贷联动等,政府则加大对金融扶持科技企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汉口银行已在光谷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形成国内首家集合政府、风投、担保、保险、证券等机构的“信贷工厂”,帮助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融智难。
刘美频表示,科技金融的打造,核心是要促进技术、人才、资本三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流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银、证、保等不同于业态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深入合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他说。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