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企财务负责人被一个电话诓走1700万公款

05.07.2014  14:55

  楚天金报讯 文/本报记者方历娇 实习生李灿 通讯员周晶晶 魏玲

  办公室遭遇电话诈骗,竟轻信骗子之言,按其指示操作电脑,进入公司账户,武汉一国企财务负责人黄某稀里糊涂转走1700万公款。据悉,这也是武汉近期频发的电话诈骗案中一次性被骗金额最大的一起。昨日,记者获悉,黄某因涉嫌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被武汉市检察院批捕。

  52岁的黄某是武汉一家国有企业财务负责人。今年五一小长假中的一天,由于工作任务繁重,黄某便利用休息时间到单位加班。当天13时许,办公电话响起,对方称找黄某,并告知黄某有一张北京某银行的信用卡透支8000余元,需冻结其个人账户,如果有疑问,可以拨打警方的电话报案。

  随后,黄某拨打了对方提供的警方电话号码,称自己并没有这张信用卡,更没有透支。自称是警方工作人员的陈某在电话里询问了黄某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随后便呼叫“总部”,查询黄某的信用卡透支情况。没有一会儿,陈某告诉黄某,总部称黄某涉嫌一起贩毒洗钱案。

  黄某一听便紧张起来,他推测,可能是因为自己经常出差,在外住宿泄露了身份信息,被坏人利用做了违法之事。

  几小时后,黄某再次接到陈某的电话,对方让他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官方网站查询。根据陈某提供的网址,黄某登录所谓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发现网上出现自己的身份证,且下面印有一排字“王某涉嫌贩毒洗钱案”。这下子,黄某对陈某的话深信不疑。

  为了洗清自己“利用公司账户洗钱”的嫌疑,也为了不让家人和单位人知道,情急之下的黄某打起了歪主意,利用自己财务负责人的身份,编造理由分别从出纳、会计手中获取单位账户的银行U盾和密码。之后,他按照陈某的指示,操作电脑,进入公司账户,配合其“查询”。

  然而,黄某不知道的是,对方根本就不是在“查询”账户,而是以隐蔽方式,一步步引导其划拨单位账户上的款项。就这样,在陈某的远程“遥控”下,黄某分17次从单位账户转走1700万元巨款。可笑的是,不太懂电脑的黄某以为,只要U盾在自己手里,对方就不可能将单位资金划走。而对方提供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官方网站根本就是一个虚假网站。

  事发后,警方和检方迅速介入。检方认为,黄某在被骗过程中,编造理由从会计和出纳手中骗取U盾和密码,是滥用职权、违反工厂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于是以涉嫌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将黄某逮捕。

  目前,警方正对该案中的诈骗团伙进行追查。

   小贴士

  如何防止电话诈骗

  检察官提醒群众,当接到陌生电话说自己涉嫌违法犯罪时,不要惊慌,因为公检法机关通常不会通过电话的方式办案,更不要轻易向对方泄露姓名、身份、工作单位、职务等个人信息。另外,不要进入对方提供的网站、拨打其提供的电话,更不要轻信其编造的“危言耸听”的谎言。在面对此类事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报警,或告知家人、同事、领导等一起商量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