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园博园化腐朽为神奇 垃圾山上矗立生态新地标
图为:武汉园博园“荆山”之下,曾是金口垃圾场。如今“废地”上崛起一座生态公园。(记者 李溪 摄)
图为:开幕式上举行注土仪式,前九届的代表和此次武汉园博会的代表把来自各城市的泥土镶嵌在一片“绿叶”上。(记者李溪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成熔兴、卢平川、胡弦)昨日,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主会场——武汉园博园开门纳客。9时30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名嘉宾和游客开始入园“尝鲜”,在“荆山”、“楚水”间流连忘返。
许多人没想到:眼前湖光山色、亭阁林立、绿树成荫的园林,竟是在一座垃圾山上建成。
一位来自北京的专家由衷赞许:“武汉园博园在垃圾场上建园林,创造了园博会的新高峰,为武汉建造了一座新地标!”
始自1997年的中国园博会,大都侧重花卉和园林艺术展示。2012年,武汉市提出:选址张公堤和金口垃圾场,打造生态园林,彰显荆楚文化,践行生态修复。
张公堤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督鄂时修筑的防洪堤,历经百年风雨,彼时已破败不堪;金口垃圾场填埋着520余万立方米、100余万吨垃圾,十多年污水横流、蚊蝇滋生,附近居民不敢开窗。武汉市决心:通过再造废弃地区的生态,为解决环境污染等城市病闯出一条新路。
3年来,武汉投资20余亿元,实施一系列修复工程,使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接着覆土、植树、造景、建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实施全国最大生态织补桥、全国最大“海绵公园”等生态工程。利用周边城中村改造、地铁开挖等产生的土方,筑起一座高约47米、拥有八大景观的“荆山”;通过整理烂泥塘、沼泽等,挖出面积4.1万平方米的“楚水”,形成一湖四溪七岛景观。以“荆山”、“楚水”为核心,荟萃117座风格各异的中外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