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名副其实的“湿地上的城市”
原标题:聚焦高质量发展|武汉:名副其实的“湿地上的城市”
图为武汉长江与城市湿地风光。新华网发 邹幼勤 摄新华网武汉11月3日电(肖进安、夏国燕)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在武汉举行。以绿为脉,以水为魂,以文为韵,武汉这座“湿地之城”,将向参会者展示其灵动、多彩的生态底色。
在武汉,湿地是穿城而过的长江和汉江,是星罗棋布的湖泊,是珍稀濒危水鸟的栖息地和越冬地,更是人们家门口的一湾乡愁。在春天百花争艳的城市公园,在夏日荷叶田田的湖岸荷塘,在秋天悠悠扬扬的江畔芦苇荡,在冬日候鸟纷飞的江边洲滩,人们和湿地相遇,欣赏湿地之美,享受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时光。
图为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老鼠尾景观。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供图武汉是中国中部中心城市、长江中游特大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历史文化名城,常住人口1300余万人,是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
“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标准十分严苛,其中包括必须至少拥有一处国际重要湿地,且行政区域内湿地率在1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作为人口数量超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不仅国外绝无仅有,就连国内,也只有合肥和南昌人口接近千万。
图为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新华网发 魏斌 摄时间回到10年前,2013年,沉湖湿地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此后,武汉先后晋升了5个国家湿地公园,包括东湖、后官湖、藏龙岛、安山、杜公湖等,加上2007年获批的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武汉成为我国唯一一个既拥有国际重要湿地,又拥有6个国家级别湿地公园的省会城市。
2017年,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成立了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管理处,武汉湿地保护有了专门的政府机构。2018年,武汉市政府出台了《武汉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这标志武汉湿地进入全面保护阶段。
图为武汉月湖风光。新华网发 邹幼勤 摄2019年,在获得《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举办权后,武汉市成立了由市人民政府市长任组长的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冲刺“国际湿地城市”的创建。
2021年,武汉大力推进“湿地花城”建设,通过修复湿地生态、建设湿地公园、打造花漾片区等工作,描绘“江风湖韵、山清水秀、树茂花繁、人在园中”的山水园林新画卷。
从2010年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到2022年6月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通过不断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城市与湿地相融共生,久久为功,武汉市湿地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以及管护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武汉境内江河纵横、百湖密布,拥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同时,武汉拥有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0个湿地公园,湿地面积为16.2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武汉是国内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省会城市,湿地遍布全市13个行政区。
图为天兴洲的黑鹳。新华网发 魏斌 摄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武汉市栖息着野生动物43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6种,包括青头潜鸭、东方白鹳、黑鹳、白冠长尾雉、中华秋沙鸭、卷羽鹈鹕、黄胸鹀、乌雕等1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长着维管束高等植物408种,其中包括野菱、野莲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武汉沉湖湿地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湖泊群中唯一一处典型淡水湖泊和沼泽湿地,被专家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作为全球九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站点,沉湖最多时有8.5万只冬候鸟。
图为沉湖内的候鸟群。 新华网发 魏斌 摄自2014年在长江以北的黄陂祁家湾首次发现巢穴以来,青头潜鸭这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濒危动植物红皮书的极危物种,2022年5月在长江以南的东湖高新区豹澥湖再次被发现,种群数量达110余只。而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黑鹳,已连续9年在天兴洲越冬,记录到的最大数量达38只。这些珍稀动物的繁殖和栖息轨迹证明武汉湿地生态状况日趋稳定。
武汉地处4000年前形成的古云梦泽,沧海桑田使得武汉成为“一座湿地上诞生的城市”。如今,武汉已然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湿地之城,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湿地资源,成为推动这座人口千万级城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也彰显着武汉生态宜居的英雄城市形象。
图为武汉涨渡湖湿地。新华网发 张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