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印象·2015》书法卷 第一次看稿会昨举行

17.03.2016  19:40

        如何用书法来展示对武汉的印象,表达人们对于武汉的深厚感情?昨天,在武汉市文联会议室,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举行了《武汉印象·2015》书法卷的第一批作品看稿会,武汉市民用作品给予了答案,近80幅作品初选入围。

        2013年起,每年一套的《武汉印象》丛书成为城市生命的年轮,记录着武汉这座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承载着人们对武汉的深厚情感。今年的《武汉印象·2015》丛书征稿已经启动,邀请广大市民讲述自己和这座城市的故事,很多市民也纷纷寄来了自己的作品。

        武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炳绍说,《武汉印象》书法卷是第三年征选作品,今年的书写内容和去年比有所提升,主题更鲜明,艺术质量更高。“武汉这座城市现在变化很快,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体现,怎么样用书法来展示武汉,我们希望大量的市民参与进来,表达自己对武汉的发展不同的心理感受。

        今年的《武汉印象》书法卷已收到众多来稿,除了专业书法家用作品表达对武汉的喜爱,更多的是普通的书法爱好者送来的作品。年龄最大的孙先生80岁,此次是带病将作品送来参选;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大家的来稿相映成趣,记录了城市精神,也是市民心中对武汉最美好、最深刻的记忆。

        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王开学表示,通过书法卷的征选活动,大家发现“高手在民间”,“很多市民对这个城市的形象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希望参与的市民,能够通过书法作品讲好武汉故事,凝聚这个城市的力量。

        目前第一次看稿会参选作品有200多幅,预计将共有上千幅作品参选。张炳绍还透露,所有参选的作品都会交给武汉世博园组委会,9月25日将在园内举行武汉印象2015书法小品展。

        昨天上午,由黄德琳、徐悦民、万军、张炳绍、宋尚武、王军、孙必高、姜一华等著名书法家组成的评审团,在看稿过程中非常仔细,连一个错别字都不放过。

        张炳绍介绍,今年《武汉印象》丛书的编撰呈现出一些新亮点,“我们不想做成没有逻辑的作品集,希望做成主题鲜明、有逻辑结构的书法图书。”正因如此,评审团要求特别严格,“与武汉印象主题无关的作品,书法写得再好也不能过关;所有的书法作品一定要表达武汉情怀。

        入选的书法作品首先要符合中国经典的笔法,视觉要求细腻生动,而在内容上大致分为三类,“展现了时代性的作品,比如关于电视问政的书法投稿,就是书写了今年的亮点事件”;表达武汉人文的内容居多,“市民除了表达对黄鹤楼、东湖、汉正街、老租界这些地方的情怀,有的市民还描述了对世博园、园博园在武汉举行的期待”;生态、山水武汉的内容,也受到评审团关注,“表达了对城市文明、城市宜居的期望值提升。”还有些市民则用书法写了武汉故事,比如长江救援队、汉绣等,“这些作品都代表了武汉市的文化水准。

        也有参选作品在书写时排版和笔法感觉很突兀,评委们认为,“有些人写东西喜欢标新立异,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只会让人觉得怪异,这样的作品就不会入选。

        评审团:书法作品一定要表达武汉情怀

        残疾人孙涛和来自武汉市残联书画协会的周军共同合作,书写了一幅《残疾人“十百千特艺人才”》的作品,受到评审团关注。幼时因事故失去右手的孙涛,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精通篆、隶、行、草、楷,书法自成一体。他透露,这幅作品准备了很长时间,想法就是从描述武汉市残联的文化艺术这一个主题入手,“我和周军老师在布局形式、笔墨运用的表达上,沟通了很久。我们两人都是左手,最近一两年都有合作,在言谈碰撞间构思出好的创意,这次的作品就是我写小字,周军写大字,如果你现场观看我们俩一起写,肯定会觉得很有意思。

        残疾人作品受关注

        在参选作品中,两个年龄最小的孩子的作品也受到好评。记者发现,这两个孩子曾经参加过武汉晚报未来大师赛“书写吧,少年”比赛,并且拿过金奖。

        王志成今年12岁,他的作品是《黄花涝》。他告诉本报记者,在武汉晚报上看到征稿启事后,他就决定写一幅关于家乡黄陂的作品,“我家就住在木兰将军像的旁边,当时找了很多与黄陂相关的资料,比如黄花涝、木兰山还有盘龙城,我尝试着写了三幅作品。

        13岁的小朋友郄震,书写的则是对“武昌首义第一枪”的场景描述。“孩子很喜欢这个历史故事,为此我们还特意带他去首义广场玩过。”郄震妈妈透露,郄震去年就参加过《武汉印象》书法卷的征选,并且入选了,“我们会一直参加这个活动,看看孩子能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

        “书写吧,少年”展才华

        《武汉印象2015》征稿启事

        来稿内容:以散文、摄影、书法、美术作品为主。    投稿时间:即日起至10月25日。

        投稿邮箱统一为[email protected]。咨询电话027-82624796。投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联系方式;书法、美术作品除发送电子版外请将原件分别邮寄到武汉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邮编:430019,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号)。本报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