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南湖片区三面被铁路线包围 出行基本靠3个涵洞

14.04.2016  15:30

  近日,在人民网“地方留言板”上,家住武汉南湖的一位居民发帖反映,因为铁路的围困和分割,南湖30万人出行主要靠3个铁路涵洞,不仅堵车严重,且一逢大雨就渍水。针对这一现象,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昨日下午3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武昌南湖路上的长虹桥铁路涵洞附近,从雄楚大道进入南湖路、从南湖路上雄楚大道的车流,不得不下穿铁路涵洞。因临近晚高峰,道路狭窄,双向两车道车行均很缓慢。

  家住保利·公园九里的居民熊六林大吐苦水:南湖片如今已是大型社区,住着30万居民,武昌客车车辆段、武昌机务段、武昌火车站都在附近,导致南湖片区的北、西、南3个方向都有铁路线,将南湖打了围,令其与主城区道路隔离,很难顺畅直达武珞路、白沙洲大道以及三环线。

  目前,南湖片区进出主要需经过3个铁路涵洞:南湖路上的长虹桥涵洞、晒湖附近的平安路铁路涵洞、张黄新村岭南路铁路涵洞。仅南湖向东方向不需过涵洞,可通过文治街上书城路、珞狮路进入主城区。

  熊六林表示,这3个涵洞都仅有双向两车道,只要雨下大一点就淹水,小车不敢走。“早晚高峰期是非堵不可,早上出不去,晚上进不来”。

  经常开车来南湖会友的钱先生,也对南湖出行之难深有感触。“南湖出行主要靠涵洞,早上7点以后,从南湖路长虹桥涵洞可以堵到瑞安街”。

  记者随后来到平安路铁路涵洞,从南湖经此涵洞出去就是雄楚大道,进出双向车流出现滞留。两边的人行与非机动车混行洞口,也因通道狭窄,双向的自行车和电瓶车、行人很容易发生擦碰。记者在10分钟内就看到两起小擦碰。

  第三处探访点是岭南路铁路涵洞。下午4时左右,从岭南路到雄楚大道的车流已排起长龙,从雄楚大道口往岭南路方向足足排了300米。记者发现,岭南路涵洞较其余两个涵洞道路更窄,高峰期从南湖经岭南路出来的车流量大增,遇到这条“卡脖子”路,双向两车道往往被堵成单向车道,导致从雄楚大道进来的车辆受阻。出租车司机袁师傅说,这3个涵洞每天早上从7点堵到10点,尤其是岭南路。

  记者探访发现,作为南湖片区南北向出行的主要通道丁字桥南路,因与雄楚大道之间隔着铁路,导致丁字桥南路到瑞安街交会处就断了头,无法继续直行上雄楚大道。而不得不右拐经岭南路,穿过涵洞上雄楚大道,这必然导致拥堵。

  因铁路阻隔,人行也变得不太顺畅。记者在丁字桥南路与瑞安街交会处继续前行,便进入江宏张黄新村小区,步行几百米,一道围墙将前路阻隔,只能左拐再爬上一道跨铁路天桥,经蜿蜒小路最终到达雄楚大道。记者看到,四五条轨道将南湖与雄楚大道隔开,可以看到铁路机车和客运列车停放场,时不时就有一辆车驶过。

  在去年武汉电视问政现场,南湖片区出行难成为焦点。记者采访中,多位南湖居民纷纷表示,期待南湖出行难问题能早日得到解决,别让30万居民等得太久。(记者韩玮 实习生叶义飞)

    相关报道

铁路与武汉城市发展如影随形

亟待破解铁路兴城亦“围城”的困局

    摊开武汉地图,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穿城而过,城市被汉丹、武九、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沪汉蓉动车、南环铁路、武咸城际等多条客运铁路和货运专线分割包围。昨日,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武汉因铁路而兴,密集的铁路线成就了武汉全国铁路枢纽的重要地位,便利了市民出行。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新的城市组团又逐渐被铁路所困。面对这样的现实,武汉将用发展的眼光,通过工程和技术手段,解决困局,实现铁路和城市建设的双赢。

    从京汉铁路到高铁“”字形

    武汉“铁路兴城”延续至今

    武汉城市规划专家、市规划局市政处副处长叶青介绍,1906年卢汉铁路全线通车,后改称京汉铁路,这是武汉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京汉铁路为九省通衢的武汉画上了定睛之笔,正如《夏日县志》所云:“猥自后湖筑堤,卢汉通轨,形势一年一变,环镇寸地寸金。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使长江天堑变通途,武汉江南、江北一线牵,北达京城,南接湘粤。武汉也因此拥有全中国第一条可直接过江的铁路,奠定了全国交通枢纽的地位。

    叶青表示,当初的铁路线是围绕武汉建成区边缘而建,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这种低成本的与地面平交的铁路建设方式,造成对城市的分割。为了给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让步,1991年,京汉铁路老汉口火车站(大智门车站)启动搬迁,迁至目前二环附近的汉口站位置,铁路线也沿着二环线布设。

    随着城市发展,后湖、古田、南湖等用于疏解中心区人口的城市组团兴起,并多分布在二环与三环之间。客观上,铁路的分割使这些组团与中心城区割裂。“京广高铁原先的方案是穿城而过,为了避免对城市过多分割,最终的路线设在三环”。

    叶青坦言,铁路与武汉城市发展“如影随形”,一直是一种互动关系。武汉因铁路而兴,并且这种勃兴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将来。随着近10年来逐年加大力度的高铁建设,武汉的铁路路网愈加密集,在全国的枢纽地位也愈发巩固。目前,武汉有三大综合交通枢纽站,并在谋划新汉阳站、光谷火车站。目前,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字形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武汉还将进一步完善“”字形高铁架构。

    中心城区东西南北铁路纵横

    5大城市组团为铁路所“

    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湖泊密布,再加上铁路纵横,导致路网布局先天不足,联系通道少,铁路的分割,给居民出行带来巨大难题。

    武汉市规划局市政处负责人张晓达介绍,目前武汉已建成30余条跨铁路通道,但随着城市发展还远远不够。武汉中心城区以北是沪汉蓉和汉丹铁路,以东是京广高铁、武咸城际、武九铁路,以南是南环货运铁路,以西是京广铁路和部分服务企业和厂区的货运专线。

    武汉市政设计院高工李丹介绍,目前,出行需求最迫切的区域大致有5片,分别为南湖、百步亭、后湖、古田、汉阳滨江片。比如,后湖规划了30万人,但若要到汉口中心区,必须穿过铁路或通过二环、三环绕行;百步亭片也同样,对外跨铁路通道仅有2条;古田片的部分区域因铁路分割,需通过三环线绕行,从古田到王家墩商务区、建设大道、青年路,目前仅有长丰大道高架跨铁路,现有通道也不足;南湖片区更不用说,30万人出行主要靠穿越3个铁路涵洞,非常不便;汉阳滨江片与汉阳主城也因铁路分割,绕行也常遇堵塞。

    近期已启动武九铁路北环线外迁

    远期规划货运线迁至四环外

    叶青表示,为了破解“铁路困城”的难题,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已启动前期设计、选址工作,铁路线拆除后,将打通青山、武昌的一批断头路,进一步释放沿江空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将得到优化,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此外,“十三五”期间,规划部门也提出武汉的所有货运铁路外绕这一研究方向。叶青表示,相较客运线而言,货运铁路对居住区和市民影响更大,除了对城市的分割,还有噪音、环保等问题,因此考虑将武汉的货运线迁至四环甚至外环以外,今后武汉长江大桥上可能不再走货运列车。(记者韩玮 实习生叶义飞)

(责任编辑: 肖进安)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