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 东湖风景区等禁止开发
楚天金报讯(记者邬红波 实习生陈珍)昨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了《武汉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东湖风景名胜区、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底线区列入禁止开发区域,严禁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为了划分城市、生态、农业空间边界,确定城市发展格局,划定国土空间开发底线。”据武汉市发改委介绍,《规划》将该市186个街道(乡、镇)划分为优化开发、城镇化重点开发、生态涵养限制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包括江岸球场街、台北街,江汉花楼街、民权街,硚口荣华街、武昌黄鹤楼街等18个街道,定位为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极核区;城镇化重点开发区包括13个行政区的131个街道,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要区域;而生态涵养限制开发区主要分布在远城区,保证农产品供给、保证城市生态安全。
同时,国家、省、市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市生态底线区被列为禁止开发区域,禁止工业化和城镇化规模化开发,包括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东湖风景名胜区、木兰山风景区、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武汉市发改委介绍,据前期与武汉大学开展的测算,预计2020年武汉常住人口总量将达1200万人左右,人口密度加大,国土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该市将引导人口向城镇化重点开发区域聚集,从而降低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人口密度。
相关报道
江城坐拥500余座山峰
447座纳入保护,主城山体主打公园绿地
武汉市3条山体主脉示意图 制图 职文胜
长江日报报道(记者张晟 通讯员汤鹏)2020年,散布于武汉市大江南北的山体将会是什么样?昨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网站了解到,武汉市山体保护规划成果(2014至2020年)从本月5日起开始公示,将于明年1月4日结束。市林业局表示,如果该方案最后获批,将是武汉市史上首个完整的山体保护专项规划。
全市447座山体纳入保护
武汉市境内有大小山峰500余座,呈3条主脉分布:北部大别山南麓余脉,山体绵延起伏,气势恢弘,南部幕阜山北麓余脉,山湖相伴,中部中心城区山体由西向东跨江而立、山水相映,呈“一城江水半城山、十里青山半入城”的景致。
市林业局表示,武汉市目前已摸清山体保护资源“家底”,据统计,全市共规划保护山体447座,其中主城区内的山体40座,新城区、开发区内的山体共有407座。
其中,黄陂区拥有的保护山体为全市之最,达到132座,其完整型山体座数也是全市最多,共123座。江夏区保护山体数量位居全市第二位,共127座。主城区内,除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无山体资源外,洪山区只有3座保护山体,数量最少。
主城区山体主导公园绿地
记者查阅公示发现,主城区山体的主导功能以公园绿地为主,重在打造市民休闲娱乐场所,部分山体如青山区张公山体现景观功能,汉阳区锅顶山和仙女山则偏向防护绿地的主导功能。
反观新城区,以蔡甸区为例,九成以上的山体主导功能是生态功能。相关专家说,这是因为新城区的山是武汉市重要的“绿肺”,山体具有水土保持、稳定生态平衡、减缓环境污染和热岛效应等功能,因此在进行保护规划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保护好现有生态。
纵观全市山体保护工作,除保护以外,在不破坏山体的基础上,新城区部分山体还将得到有效开发,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如规划中显示,江夏区计划在2014-2016年,以修复八分山、大花山、大洪山、鸽子山、长山、赤矶山、云井山、豹子洞山为山体保护实施的重点工作,并加大对八分山、青龙山、花山、牛头山、赤矶山、天子山、狮子山山体的旅游开发,提升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