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武汉创新举措 “创谷”是让创新落地的实在之举

14.03.2016  10:44

  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创新资源丰富、承担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武汉,引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及一些企业家的高度关注。

  “创谷计划”是武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抓手。我市将拿出城市最好的空间,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优的配套服务,吸引“城市合伙人”大量积聚,打造一批“创谷”,让千军万马迸发创新创业活力,让武汉尽快成为创新乐园、创业家园。连日来,武汉“创谷”成为热议话题。

   创谷计划”能给武汉带来新的创新活力

  “武汉‘创谷计划’的提出非常好,如果能够按照设置的目标实施,必将成为创新的乐园和创业者的家园。”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说,自己一直很关注武汉的发展,做企业32年来,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武汉“创谷”做好创新,就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北京大学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长江认为,武汉的“创谷计划”是一个让创新落地的实在之举。

  “武汉有130万在校大学生,这是一笔宝贵财富,留下他们靠大型企业是不够的,武汉要为很多希望自己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刚认为,“创谷计划”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创谷’可以理解为武汉创新的一个新平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建议,武汉要抢占全球创新的制高点,依托“创谷”新举措,创新脚步还应该更快一点。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赣商联合总会会长、北京江西企业商会会长郑跃文认为,武汉“创谷”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之举。武汉应该向全国、全球商界抛出“创谷”绣球,吸引企业家和资本落户武汉。

  “‘创谷计划’很有新意,我认为能给武汉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并成为驱动下一步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建议,武汉“创谷计划”要把推进城市改造和创新创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不过要避免“创谷”项目最终变成商业地产,政府方面应该有所引导,明确每个创新园区的功能定位,在设计风格、功能配套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广泛吸纳相关创新型企业,最终真正形成集聚效应。此外,还可以尝试设置某些特定准入门槛,匹配要求的再引入园区,同时政府、媒体等也要发挥监督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总指挥叶培建说,武汉加快推进创新改革的“创谷计划”值得肯定。他还表示,武汉的北斗、遥感技术都在全国遥遥领先,为创新改革打下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类似于武汉“创谷”这样的创新模式,将成为武汉经济向“中高端”转型的重要引擎。他说,武汉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万亿倍增,就必须通过观念和发展路径的创新来推动。

   武汉在改革创新环境上形成优势极为重要

  “创新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项目,而在于环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创新的环境首先是各类人才能够展示自己才能,企业能够自主地开展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和各类人才,所以制度环境特别重要。

  他认为,武汉当前需要形成一个整体社会环境——崇尚创新、激励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社会大环境。创造环境是创新的首要条件和现实需求,更是创新的重要保证。武汉这几年在改革创新上,还是出台了不少的措施,希望武汉能够在下一步改革创新中更有所作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更好地支持非公经济、科技工作者更好地参与创新。制度环境有时比具体出台某些政策还重要。

  迟福林说,相信武汉“十三五”期间在创新方面将有更大作为,他希望武汉在如何形成改革创新环境上形成自己的优势,这对武汉的创新极为重要,对全国能起到示范作用。他建议武汉还可以尝试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对于敢于改革创新的人,不单是保护,而且有激励。武汉的科技人才很多,如果武汉在创新的激励上能够闯出一条新路,对全国将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目前,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不仅成本高、成本回收期长,而且还存在不确定性。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大力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更加重视和关注创新工作,使各类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说。

  耿福能强调说,创新是智慧的产品,创业是先行者的劳动,创新创业一定要以人为本。武汉的“创谷”还要充分考虑以人为本,才能真正的形成创新的洼地,集聚人才,集聚创新,集聚好的项目。

  “打造好生态环境非常重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企业创新的重要要素。”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建议,武汉实施“创谷计划”,一定要打造更优质的生态环境,让投资者留下来。他认为,武汉舍得拿出城市最好的空间,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优的配套服务,吸引“城市合伙人”大量积聚,让武汉尽快成为创新乐园、创业家园,这一做法很值得肯定,说明武汉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在推行“创谷计划”中,创谷产业园区一定要同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满足创新需要,比如加快金融、法律、信息平台等方面建设。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快办事效能,整个社会要形成“企业家是老大”的理念。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建议说,“创谷”未来要形成一批跨国公司的总部,武汉要打造融资条件好、知识产权保护条件好、法律条件好、物流服务好、金融服务好、技术研究开发服务好、品牌营销网络搞得好的创新型城市,变成跨国公司总部云集的基地,这样自然而然会形成国家中心城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总指挥叶培建说,要鼓励创业者大胆地试验,大胆地闯。由于一些科技人才去创业,没有市场经验,失败是很正常的,要宽容失败。“创谷”要帮助他们,支持他们,在市场服务为他们做好指导。

   武汉“创谷”聚焦三大新兴产业体现差异化竞争

  “从定位来看,武汉‘创谷’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领域,这些都是新兴的产业战略高地要地,足以体现武汉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化竞争”,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表示,“很羡慕武汉的‘创谷’模式,一旦时机成熟和合适的时候,我要去武汉学习、寻找商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总指挥叶培建认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有前瞻性的产业,也符合武汉的经济实际和目前条件。在“创谷计划”下,武汉可做好导航位置服务产业,它和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业态,这也是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的一部分,以此为基础,可以形成一长串的产业链条,比如芯片、接收机终端等。

  “武汉科教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好,可以加快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近年来,自己多次到武汉,武汉经济高速成长,科教优势明显,不仅支撑了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百万大学生正成为利用互联网创业创新的生力军。武汉要加快互联网建设,打造信息一体化平台,加快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建议武汉在人工智能产业上要有所突破。他还强调,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的观念一定要深入人心。

  按照计划,武汉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10个以上“创谷”,联想星空·智慧谷是我市首批建设“创谷”之一。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表示,联想控股将联合旗下的联想之星、融科智地“三军联动”,把联想星空·智慧谷这个项目做好,尽快把创新园区装满。联想控股将以务实、分享的精神,协调配合,并密切配合武汉,尽最大力量把武汉首批“创谷”做到最好。

  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武汉是联想全球最大的产业基地之一,2012年,联想集团移动互联总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落户武汉,联想的手机、平板电脑生产都在武汉。投产两年多来发展态势良好,“十三五”期间联想将与大武汉携手下一轮腾飞。“我们注意到武汉的‘创谷计划’,愿意当武汉的‘城市合伙人’,承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要打造吸引人才特别是产业创新人才平台

  “中国制造业从中端进入高端的时候,我们再次面临一道悬崖,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合格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科伦集团董事长刘革新谈到创新的重要性时建议,进一步强化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是当前最紧迫、有影响、可实现的重大举措。

  刘革新建议,通过更加优厚的福利补贴以及个人所得税减免或返还等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同时,扩大对引进专业紧缺人才的支持范围,比如:放宽对紧缺人才的学历限制,对本科及以上紧缺专业人才即可给予薪酬补贴或提供住房资助。

  他认为,要把激励创新者的积极性放在各项改革的优先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激发创新者的动力和活力。“我很看好武汉的发展,希望武汉‘创谷’取得成功。”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说,创新创业对于每个城市来说,都有各自的模式和特点,应当因地制宜有所选择。当前,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武汉要推进创新创业,需要更加注意如何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参与国际竞争。

  “新一轮竞争中,对武汉的建议就是第一要打造吸引人才特别是产业创新型人才的平台,为企业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说,“创谷”堪称其中一个聚集人才的有效创举。

  他还指出,我国过去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沿海地区靠近上海广东发展很快,但未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发展战略已经以扩大内需为重。武汉作为中国的地理中心重镇、南北分界的枢纽城市,可能是最重要的节点城市,要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中扩大内需进程中发挥节点作用。武汉借中国扩大内需的机遇,来构建承接东部沿海与内地之间国内价值链,把沿海发展的能量,通过武汉节点传递到中西部地区。

   学习企业家转化科技成果的机制和能力

  “武汉要学习深圳企业家怎样把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能力。科研成果再多,如果没有一批企业家跟上去转化,产业创新就不可能完成。”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表示。

  他说,中国城市的创新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市场驱动的创新,另一种是基于资源的创新。第一类比较典型的是深圳;而像武汉、南京这样的城市,科研院所多、大学多,但市场化流动不足。科教资源优势并不代表创新能力。

  他认为,科学家与企业家是有任务分工的,不可能人人都像北大方正的王选那样能力全面,科学家通常性格内向,需要安静的科研环境,不喜欢喧嚣的地方,而这些恰好是企业家需要的;企业家性格要相对比较外向、决策要果断、胆子比较大,敢于学习、模仿、创新,科学家一般缺乏这个能力。南京、武汉这些地方,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能力强,但产业创新能力差,问题就在这里。

  刘志彪说,以资源型为主的创新,最大的缺陷是离市场比较远。扭转这一局面,要靠当地政策环境,更要来一场思想解放。不仅要搞高精尖的科研,不仅要高大上的论文发表,更需要把它变成财富,要有一种思想解放,要鼓励企业家。

  他认为,武汉人有血性,性格豪爽,有胆量有担当。武汉在改革创新中要亲商,在全社会树立一种意识:企业家是我们当代的英雄。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刚说,湖北各级各部门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为包括伊利集团在内的众多企业在鄂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在经济新常态下,湖北及武汉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期待湖北提供更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企业经营环境、大学生创业环境。一方面促使企业继续大力投资湖北,把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最大力度的服务、支持、便利。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认为,创谷产业园一定倡导契约精神。政府部门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权力对市场的影响,要建立良好运作方式,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又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政府部门要形成一种真正为企业家服务的良好风气。

  “要充分发挥各级商会组织的引领和牵线搭桥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赣商联合总会会长、北京江西企业商会会长郑跃文建议,建设“创谷”这类的创业园区,政府可以与商会组织形成联动。政府提供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金融环境,商会吸引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创新,开展信息交流。政府与商会可以合作推动“创谷”的发展。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