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内拼“气质”外重“颜值” 生态回归成共识
中新社武汉4月26日电 (记者 张芹)武汉园博园内,59岁的刘宏霞牵着满周岁的孙子在散步。园博园开放后,她常来这里“遛娃”。
“刚搬来时这里到处都是荒地,听说以前还是个垃圾场。”家住金山大道附近的刘宏霞说。
正如刘宏霞所言,占地200多公顷的武汉园博园,1/4处在15年前曾是亚洲单体最大的垃圾填埋场——金口垃圾场原址上。建设者经过多次专题研究,最终选择了“好氧修复+封场治理”的综合处理技术。生态处理500万立方米、100万吨垃圾,实施213公顷园林绿化。
2015年9月,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园博园开幕式上说,由垃圾场脱胎换骨成了今天的城市生态明珠,武汉园博园生动、深刻地演绎了一个城市生态回归的故事。凭借对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武汉还从去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捧回“最佳固体废物治理奖”。
事实上,“变废为绿”生态修复模式,在武汉并非首次尝试。1996年,前身是郭茨口垃圾场的汉水公园建成开园,这是武汉市首个在垃圾场上建起的公园,也是当时中国内地首个在污染源上建成的公园。
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戴家湖,从湖、陆地、山、坑到垃圾场,数次变脸。直到去年5月,投资上亿元人民币的戴家湖修葺一新,重新对市民开放,变身城市“绿肺”。
为铭记戴家湖公园数次变身的历史,公园开园前,立起了武汉第一块生态纪念碑。碑文中写道:今天,我们立碑记录武汉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这段“弯路”,只为警示未来:永远不再出现这种伤害!
如今,外地来武汉旅游的客人,都会相约来到沙湖畔的楚河汉街。春日,楚河岸边垂柳依依,汉街上商铺林立。殊不知,这条令人流连的步行街,仅是武汉市大东湖连通工程的一部分。
全长2.2公里的楚河,连接东湖、沙湖两大水系。水网连通有助于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形成城市独特的水体景观和水上游览通道。
坐拥长江、汉江,被称为“百湖之市”的武汉,以丰沛的水资源为傲。然而,过去“摊大饼式”的建设开发,不断蚕食水域面积,严重威胁生态资源。
当“生态回归”达成共识,武汉掀起铁腕治湖护湖热潮,“确保守住湖泊生命线”——武汉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湖泊保护条例、划定湖泊“三线一路”、实行“湖长制”,全市166个湖泊得到严格保护,中心城区大多数湖泊实现“一湖一园”、“一湖一景”。
在前不久结束的首届武汉马拉松赛上,横跨“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的赛道给近2万名参赛者带来惊喜。沿途“高颜值”的青山绿水,刷新了人们对武汉“满城挖”、“大工地”的印象。绿色生态武汉,逐渐成为这座拥有1000多万人口、华中重要枢纽城市的新名片。(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