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献策武汉两江四岸发展:激活历史文化资源

17.09.2015  13:38

  2014年2月,武汉正式启动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工程,市两江办、市规划局开始组织编制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总体规划。按照“做好长远总体规划、强化空间布局控制、兼顾近期项目建设”原则,通过面向国际征集总体策划,在充分对接我市已经编制的25个相关规划,研究纽约曼哈顿、新加坡滨海湾和荷兰鹿特丹等世界知名滨水旅游目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总体规划》。

  规划将两江四岸区域分为规划区、核心区和起步区。规划区为长江天兴洲大桥至白沙洲大桥(约30公里)、汉江长江交汇处至古田桥(约11公里),沿线纵深原则上延伸至临江第3条主干道以内的区域,总陆域面积约133平方公里;核心区包括长江二桥至鹦鹉洲长江大桥(约8.9公里)、两江交汇处至月湖桥(约4.2公里)江滩区域(包含科技馆、江汉关博物馆和晴川阁),以及汉阳南岸嘴、龟山、龟北、月湖等片区,总陆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起步区位于核心区内,东临长江,南至龟山南路,西至月湖桥-江城大道,北抵大兴路-沿河大道,总陆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

  规划将两江四岸区域定位为“世界级城市滨水旅游目的地”,明确“江汉朝宗汇江城”的旅游总体意向。规划旨在通过提升旅游功能、优化景观形象,完善旅游交通三大策略,构建功能完善、景观有序、交通通达的旅游总体形象。

  规划构建了“一个核心区、九个景区”的总体结构,其中核心区为江汉朝宗文化旅游景区,串联武汉各大重要功能片区,蕴含大武汉厚重的人文历史,是武汉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规划通过构建滨江三级标志物体系,凸显城市地标形象,营造层次丰富、舒展有序的滨江天际线,优化滨江形象界面,在沿江地区设置多个观景点。

  规划完善了区域公交、水上交通和特色交通联系,实现旅游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充分对接《武汉市绿道总体规划》,实现骑行、步行等慢行微连接;结合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布局停车,支撑旅游交通高效运行。规划了三级游客服务设施,对接全市智慧城市和智慧景区建设;控制主要铁路、水路等重要景观廊道,提出了沿线景观、建设、视线控制等因素管控措施。

  整合要有全局观

  章开沅(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现代化与历史文化传统不是对立的。要在现代化大潮中用最新手段、最新科技营造一个新的文化、新的美学观,营造一个美好的城市、文化的城市。

  我是1932年来武汉的,也算是一个老市民了,现在搞两江四岸提升工程我非常赞成。现在做这个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就是怎样整合,整合要有全局观。其次美在哪里?要有个美学观和空间观。其三现代化跟传统不是截然对立的,老房子是一个历史文物,现在的东西将来也会是文物。其四,哪些地方该细,哪些地方该粗,哪些地方该大,哪些地方该小,哪些地方该热闹,哪些地方该安静,都要因地制宜。其五不要一味求其多、求其大。

  再造城市心脏

  石培华(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国家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工程中心主任):

  ——两江四岸把武汉经济、文化和景观最集中的中心区域整合起来,以“文化铸魂、城市再造、旅游激活”将一个很老的区域再造为城市心脏的新区域,意义非常重大。这种新城市化道路可以成为文化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的国际旅游新型示范区。

  这件事情做的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是一个非常有创见又非常务实的重大举措。武汉应该申报中国旅游改革创新奖,拿一个奖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旅游引领再造新城市,这种新城市化道路可以成为文化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的国际旅游新型示范区。几点个人建议:第一,这个区域是武汉的灵魂,是守望历史穿越历史的记忆空间,整合后这个区域核心魅力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凤凰涅磐之后是什么?大家最感兴趣、最容易引爆、最有放大价值、最能产生乘数效应的东西是什么?需要下大工夫去研究破题。第二,这个区域本质上是一个城市区域,大融合之后怎样贯穿历史又面向未来,形成新的规划空间、新的业态空间和新的精神空间,建议以人为本确定功能定位,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第三,规划要体现战略性和总体性。建议放大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叫得响的独一无二的“辛亥革命”、“江城”等核心元素,把文章做足,将魅力做透,再聚焦一点,让城市空间更具标志性、震撼力和地标性。在大文化策划和小文化讲故事方面向两头延伸,将小故事变成业态,大故事变成地标,在业态中享受小文化,在地标中感受大精神。第四,规划要研究和构建功能区体系。用开放的文化旅游、面向国际和未来的理念来再造一个城市功能区,用旅游功能区来管理一个新的城市功能区,这是很大的革命。争取构筑保育生态、优美形态、激活文态、丰富业态、创造活态等“五态”融合,形成展示风貌、营造风情、体现风尚、创造风物、注入民风等“五风”氛围。第五,大项目策划和小空间对接。要研究提出项目方向,做好城市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文化创意和旅游结合能引爆的项目、众创众筹与微创项目等四类项目与功能区的对接。第六,建议注重安全问题。生态安全怎么保护好,文化安全怎么传承好,旅游安全怎么防护好,公共空间的公共安全怎么规划预留好,管理安全制度怎么设计好。第七,建议做一个整体美学设计。怎样面向未来打造一个更美的大江大湖大武汉魅力空间,怎样让天际线、城市色彩、城市流线、城市空间、微空间等意象形成多维空间叠加,一定要做好多维空间的美学设计。第八,做好时间设计。做一个时间与业态的规划和设计。还可以用生活方式做一天8小时设计、5+2的一周时间设计和一年四季的时间设计,以及重要时间节点的时间设计。

  江汉朝宗 山水遇知音

  张捷(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引爆世界级的资源,要从人类历史文化角度和人类文化知识体系思考,武汉有没有?有,就是琴台。这个文化,就是高山流水。这个音乐放到了旅行者一号上,现在已经超出我们的太阳系了。

  这个项目对武汉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建议:第一多一点宏观思考。凭什么老外要到你这边来?一般性的项目再多,不如有一个项目引爆,武汉全国级的资源比较多,如辛亥首义、黄鹤楼。能引爆世界级的资源,长江固然是,但精彩不在这里。从人类历史文化角度和文化知识体系思考,武汉有,就是琴台——高山流水。管平湖先生在音乐文化里谈到,从世界文化音乐旅游去梳理,我必定要去中国武汉,古琴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应该作为统帅规划的重要体系,建议再做一个国际化策划专项规划,进行宏观统领。第二多一些标志。从城市意象角度讲,武汉典型的景观中,江、桥要跟岸上的天际线有效衔接才是武汉的特色。把这个天际线画出来,哪些是标志性地段,怎么来控制。汉江上建步行桥我赞成,把长江大桥进行步行化改造,效果上好看,经济上也合理。第三多一些音乐。全国大城市里有音乐学院的,武汉是五个之一,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资源。武汉的音乐名片是什么?琴台——高山流水,把它作为武汉的音乐名片,水岸边适当放点这种音乐营造声景观。江汉朝宗后面要加一句话——山水知音。第四多一些古文化。“楚简”是荆楚之地在人类书写史和中国书法史上非常重要的东西,武汉是简帛书法的重镇,武汉大学简帛书法网站做得非常好,如果武汉搞一个简帛书法景观完全可以。

  两江四岸也需“敢为人先

  张薇(武汉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文化特征应该是“汇聚、包容”,城市文化核心价值大家比较认可的是“敢为人先”。可以把武汉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形成一个文脉主线贯穿到两江四岸旅游区项目里去。

  这个规划工程量很大,一个建议进一步对文脉和地脉进行梳理。两江交汇、“龟蛇”锁大江的景象是武汉最好的地脉,武汉文化特征应该是“汇聚、包容、敢为人先”。可以把武汉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贯穿到两江四岸旅游项目里去。再一个建议就是将核心区里在国际上能撑起台面的“知音文化”和黄鹤楼作为双核,景观项目的立意要高,视野要广,旅游景点名称应突出文化味。长江大桥要做步行道,最理想的就是铁路改道,把铁路作为步行道。

  做好两江夜游文章

  张立明(湖北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

  ——夜游既是城市旅游的特点,也是武汉独特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做好夜间文化娱乐业态引导性规划,与现有景点、水景结合,形成一个丰富好玩的旅游区。

  武汉是水和城市一体化的区域,世界上少有,两江交汇,龟蛇锁江,一桥飞架南北的景观,无论整合打造与否都是世界级景观、世界遗产。几点建议:第一个建议多整合包装。两江四岸地区现有文化设施和功能性设施都可以直接转化成为旅游景点,可快速整合利用。应对现有景点做相应介绍、相应引导、相应包装,包括文化包装、故事包装、景观包装等软包装工作。第二个建议多完善功能。要下功夫研究提升整体服务功能,使之成为一个服务水准很高、服务很完善、设施很完善的旅游功能区。第三个建议多关注夜游。做好夜间文化娱乐业态引导性规划,与现有景点、水景结合,形成一个丰富好玩旅游区。市里正在打造一台实景演出,短期内就能够把两江四岸旅游区推出去。

  大城故事多

  何祚欢(武汉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省曲协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

  ——老天非常眷顾武汉人,给了武汉这样的条件,武汉的历史和故事很多,不要小看几个故事,故事安排好了之后你的这个景点就会大放异彩。

  今天这个规划很宏大,考虑的非常全面。说到旅游,我们要拎出一些故事来和旅游业结合。民谚说的好,“看景不如听景”,旅游景观设计和旅游区域设计,故事考虑少了,吸引广大人群的力量就少了。在划定和规划一个区域的时候,事先找一点有话可说的东西,那么再来规划的时候它就活了,人就愿意来了。

  大江可配大喷泉

  刘醒龙(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

  ——在全世界特大城市里很难找到像武汉江滩这样富有生机、富有田野气息的地方,要作为我们生命气息的发源地来爱护它。

  武汉最大特色是水,建议两江四岸做一个世界最大最高的喷泉,每周末晚上随着高山流水音乐曲和灯光舞动。江滩芦苇要保护,要发展壮大。为解决没地方停车问题,建议把沿江大道抬高做成高架,再用藤蔓覆盖起来,成为江堤的一部分,底下做停车场,车从上面走,还能看到江景。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