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与武大:打造湖山共美的时代梦想
作者:李霄鹍
“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因为珞珈山和东湖水,武汉市与武汉大学交织在一起,她们同以“武汉”命名,校依城而立,城因校而兴,互为依托,共生共荣。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不仅与“敢为天下先”的武汉精神契合,最近,随着“东湖绿道”武汉大学段即将建设开工,这所正在争创“双一流”的大学与这座跻身“新一线”的大城再次发现了彼此梦想靠近的历史契机——武汉大学希望通过校园东湖沿线的整体改造,真正让校园与东湖浑然融为一体,为“中国最美校园”再添魅力;武汉市同样希望通过校园东湖沿线的整体改造,为整个“东湖绿道”攻下关键一节,将其打造成为最具湖光山色、最富人文气息的“世界级绿道”,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宏愿——这一湖山共美的梦想,势必让大学与城市再次携手同心、戮力前行。
东湖绿道:获国务院批准建设,入选联合国示范项目
“东湖是武汉的明珠,是武汉人的城市记忆。”2015年12月,在东湖绿道工程开工仪式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难掩一位“老武汉”对东湖割舍不断的情怀。同时他也坦言,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虽然城市路宽了,车多了,楼高了,一派繁华景象,但“东湖不那么亲近了”。他指出“钢筋混凝土森林”并不是人们建设这座城市的初衷与目的,而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因此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城市为人民”,下定决心“建设东湖绿道,串联山、水、林、城,成为市民呼吸清新空气、亲近清澈湖水、享受清静环境的一处生态休闲空间”,他希望通过东湖绿道的建设,让在城市中忙碌的人们“随时可以慢下脚步、静下心来,品味生活,诗意栖居”。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武汉东湖风景区总体规划(2011-2025)》,东湖绿道工程是东湖风景区生态保护和系统修复的核心工程,重在落实中央生态文明精神。其核心部分全长约28.7公里,串联磨山、听涛、落雁等3个经典的生态旅游景区资源,打造出湖山道、湖中道、磨山道、郊野道4个绿道主题,设置18大景观主题区域。绿道主线按自行车道赛道建设标准设计,路宽不少于6米。
正在建设的东湖绿道,目前已产生国际性影响。6月28日,联合国人居署官员布鲁诺·德肯在武汉宣布,东湖绿道正式入选“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成为中国5个不同城市试点项目中首个成功入选项目。明年1月,联合国人居署还将召开项目总结会,查验项目落实情况。
跻身“新一线城市”的大武汉,将以东湖绿道建设为新起点,推进绿道环湖、沿江、临街、绕山、穿城,交织成一张城市蓝绿生态网络,向世人展现宜居之城的独特魅力。
“整体校园-空间轴线”:中国最美校园建设新理念
“最美校园可不仅仅是好看,”武大校长李晓红指出:“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校园空间布局合理、功能设施完善和文化景观美好相一致,不仅赏心悦目,更是让‘美'成为一种陶铸人们心灵的生态文明资源。”
在武汉市全力打造世界级东湖绿道的同时,位于城市东南的武汉大学校园也在进行着新一轮的校园环境改造升级,这其中,“整体校园-空间轴线”建设成为校园生态环境“十三五”规划中的统摄理念。
2013年11月,在武汉市全力支持下,八一路下穿隧道工程竣工、汉林绿道建成,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与武汉大学文理学部无缝连接。武大原有的南北两个主校区贯通一体,形成了整体校园,为学校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整体校园总体景观和交通规划,珞珈门及汉林广场、西门、东门(艺术学系门)已改造竣工,“南门”(信息学部)、“北门”(工学部)正在规划设计。校园两条重要空间轴线正在逐步形成。
根据校园总体规划,在轴线南段信息学部区域,为解决教学科研用地不足问题,优化校园空间布局,拟实施教工住宅区改造、腾挪中心区教学科研用地。信息学部教工住宅区搬迁后建设教学急需的学生自习中心、本科教学中心等建筑。
而在轴线的北段,则正是武汉大学校园与东湖的毗连之处——从文澜门至东门之间全长2.35公里的沿路路段:包括工学部、湖滨、枫园的部分教学区与生活区,临湖总长度约2350米,最大纵深260米,最小纵深44米,总面积约33.3公顷,是武汉市东湖绿道重要组成部分。
武大沿湖路段改造工程:打造湖山共美梦想的关键点
校园中轴线北段与东湖绿道交汇在这里,“最美东湖”与“最美校园”的梦想交汇在这里——武大沿湖路段改造工程成为湖北省、武汉市和武汉大学三方共同关切的聚焦点,成为城市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的落实点,成为打造湖山共美梦想的关键点,成为市校联手、共生共荣的又一历史节点。
然而,这一湖山共美的梦想却面临两个突出问题的挑战:第一,工学部第一教学楼建筑高度超高违反东湖风景区规划,对景观视线造成遮挡,破坏东湖景观和自然山体轮廓线。第二,区域现有建筑外观及环境质量不佳与东湖绿道、东湖风景区规划要求不相符,与校园建设要求不相符。
这两个尖锐的问题牵动着多方的心:两年多来,省长、市长多次带队到东湖南路和武大校园调研过,与武大书记、校长和专家学者们商议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实地测量过、图纸上研究过、会场上争论过,武大校长和部门负责人向省、市和教育部汇报过,也在学校的教代会、董事会上向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汇报过、征求意见过……
随着研究一步步深入,随着意见和建议一条条汇总,观点逐渐明晰起来:高大魁梧的工学部第一教学楼作为历史的产物,其“向高度要面积”的实用主义理念和巨大的内部容量确实在这片校园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时过境迁,社会经济越是快速发展,人们越是珍惜自然之造化,比起高楼耸立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无论是城市还是校园,都会更加自觉地选择在山明水秀之处矮下来、静下来,让人与自然亲近起来。
于是,任务目标也明晰起来:沿着2.35公里的沿湖路段,在校园内改造超高建筑、翻新老旧建筑、提升校内33.3公顷范围的环境功能和品质,在校园外建设沿湖而行、佳木掩映的绿道,让珞珈山与东湖水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武汉大学与武汉市当前携手追求且矢志必成的使命。
“好事办好、难事办成”:抓住机遇靠人心、靠办法、靠合力
6月21日,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东湖南路沿线(武汉大学段)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上,面对浩大的整治工程可能遇到的重重困难,省委省政府要求武汉市与武汉大学必须通力合作,把“好事办好、难事办成”。
整治工程也是件“难事”,是在意料之中的。毕竟,这栋大楼在十多年间承载着不少人的回忆与情怀,一些人一时不能接受拆掉重建的事实;毕竟,重建方案仍在征集和设计中,还需经得起各方苛刻检验;毕竟,整治工程涉及到部分教师和学生教学场地搬迁,需要人们的忍耐与克服……
但是,整治工程是件“好事”,是不言而喻的。对武汉大学而言,首先,整治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校园品质、优化育人环境的惠校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为武汉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其次,通过一号教学楼的拆除重建,一则实现沿湖区域环境与景观升级目的,带动校园33公顷范围的整体改造;二则通过在一号楼地下建设两层停车场,有效改善工学部停车难问题,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三则在一号教学楼还建过程中,为了保证还建面积不少于原有面积,还会对相对远离湖区的其他老旧教学楼拆除重建,工学部基础教学设施得以改造升级,可谓一项工程、多重收益。对于一所正在创建“双一流”的大学而言,这是一次调整校园布局、升级基础设施,为未来发展积聚优势的难得机遇。
社会在前进,理念在更新,因应时代变迁,适时除旧布新,是武汉与武大共有的豪情。将回忆托付给历史,将情怀延续至当下,聚拢人心、拿出办法、铸成合力,抓住机遇实现湖山共美的新梦想与大志愿!
(资料图 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