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下达全市绿化任务单 东湖绿道二期今年建成
瞄准生态化大武汉建设
下达今年全市绿化任务单
今年,我市将全面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进程,全市建设城市绿地709公顷;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实施退化林分修复5.2万亩,新增产业基地2万亩、森林面积2万亩。
建成东湖绿道二期60公里
建设140条林荫道
建成东湖绿道二期60公里,续建环汉口、环武昌、环汉阳绿道,新建环牛山湖、东风大道二期、狮子山、栗庙环湖、问津大道等绿道315公里。特别是近60公里的东湖绿道二期,将深入湖边,走向山林,将把过去藏在深闺中的美景“拉”出来,便于市民登山、亲水,感受更广阔的东湖美景。
聚焦“长江主轴”、“长江新城”、“东湖绿心”,推进园林绿化项目建设,重点打造龟山景区,建设江滩四期、武昌江滩公园,实施武青堤(铁机路—武丰闸)江滩绿化,续建长江汉阳江滩(杨泗港上游端—白沙洲大桥上游端)绿化工程,开展汉江两岸景观整治。
建设林荫道140条。每个区不少于10条,其中包含两条花道。
全面完成“花开三镇”景观提升工程。在汉马线、军体会沿线、武汉大道、长江大道等70余条道路,打造成月季、樱花、海棠等特色花道,实现花成带、成团、成片、成景,四季有花,花开不断。
新改续建46个公园、建设51个街心花园
推进府河绿楔绿化建设
强化公园绿地建设。新改续建岱家山文化、新月溪、马鞍山知音、盘龙城遗址等公园46个,含野芷湖、杨春湖、晒湖、柴泊湖等23个湖泊公园。建设51个街心花园。
全面开展机场二通道可视范围绿化、柏泉郊野公园、杜公湖湿地公园,推进府河绿楔绿化建设。启动汤逊湖绿楔—野芷湖公园、后官湖生态绿楔景观提升建设,新、改、续建金潭府河、后官湖、柏泉、神山湖、鸡公山5个郊野公园,逐步把生态绿楔建成复合郊野公园群。
围绕“四水共治”,加大河流、港渠等水岸绿化力度,推进大东湖、南湖、汤逊湖、后官湖等生态水网建设,实施巡司河、夹套河、青菱河、南湖港等渠道绿化,新建鲤鱼溪配套绿化。
实施四环线生态带建设
武汉再添“绿环”。以“一廊·七卷·十景”作为规划布局,建设全长146公里、两侧50米宽的四环线生态绿化带。今年建成23公里,改造提升外环线24个匝道绿化水平。
大力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省、市、区、乡道路两侧宜林地绿化建设,完成10条以上快速通道绿化,绿化里程200公里。
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对黄陂北部、新洲东北部难绿化荒山实施绿化,对全市30多处“天窗”实施补绿,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实施退化林分修复5.2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中幼林抚育10万亩,完成“四旁”植树300万株、重点造林项目建设1.77万亩。
建设绿色乡村。积极创建新洲区“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区”,推进江夏区五里界、新洲区凤凰镇等6个森林小镇建设,完成100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建设,把江夏小朱湾、黄陂盛家河湾、新洲徐治湾、蔡甸大小金湾等村湾建成绿色特色示范村湾。
发展赏花游、森林游、湿地游
大力发展苗木花卉、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产业,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新建苗木花卉基地0.5万亩、油茶基地1.5万亩。发展壮大武汉林业集团、康欣科技、江夏花博园等一批龙头企业和花卉苗木市场,培育辐射华中、面向全国的花卉苗木和林产品市场。
依托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发展园博园、黄陂木兰花谷、新洲区仓埠桂花、江夏区五里花海、蔡甸区九真彩叶、东湖开发区黄龙杜鹃、武汉开发区硃山紫薇、东西湖柏泉郁金香主题公园等生态旅游。
积极承办第二届中国(武汉)绿色产品交易会、第十四届中国苗木交易会和湖北生态论坛。
落实“森林、林地、湿地、绿地”管理责任制
推进公园管理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公园。落实“森林、林地、湿地、绿地”管理责任制。落实“路段长”养护责任,实现道路养护管理全覆盖。
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严守林地“红线”;加强城市绿地管理,禁止非法占绿、损绿、毁绿;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沉湖、上涉湖等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加快推进藏龙岛、安山、杜公湖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强化国家森林公园管理,禁止违规占用、变相转让森林公园林地。
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及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