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正前方】推动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

14.05.2015  18:09

通讯员:张锋

4月26日,中宣部、教育部在江苏召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推进会。会上,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茂亮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湖北省与武汉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旨在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新闻与传播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高地、培训高地和理论高地,力争在一些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推动形成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的新闻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国家级智库,确保在参与部校共建的第一批试点省市中走在前列。

 

教学提升

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闻与传播学院专门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讲座。系列讲座每学年举办12讲,迄今已经举办6次,尹汉宁等宣传系统领导和童兵、陈力丹等学界知名专家先后主讲,师生及社会媒体反响热烈。

2014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生吴梦梦聆听了多次讲座,她表示:“《大讲堂》系列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些从没机会见面的‘大牛’纷纷登场亮相。他们讲授的案例鲜活、内容深刻,纠正了我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的一些错误认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弘扬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职业理想。”

针对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学院组织修订了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调整和充实课程、知识结构,提出了“有思想、负责任、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顺应了媒体行业急剧变革带来的传播学人才需求变化,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融入了媒体融合和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元素。同时,由学院骨干教师牵头,启动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西方新闻传播理论评析》等精品课程建设。

2014年,学院新增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2个精品案例库。新购置2000余册图书、3个专业电子数据库以及一大批急需实验器材。

 

队伍建设

为了切实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1年5月出台了《青年教师培训“双一”计划实施办法》。该计划主要针对没有出国学习和媒体工作经历的“75后”教师:学院每年拨出专项经费,资助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修一年和到新闻媒体挂职锻炼一年。

很快,在学院青年教师中掀起了一股“到媒体挂职去”的热潮。共建启动之后,“双一”计划加速推进。目前已有19名教师参与“双一”计划,占计划总数的90%以上,他们分别到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媒体挂职。到国外学习考察也掀起热潮,多名教师赴美国杜克大学、加州大学等海外名校,体验、审视西方新闻理念和价值观。

广告系周丽玲副教授在挂职《楚天金报》广告中心副主任期间,开展了业务调研、人员培训、策划提案等多项工作。她说:“在《楚天金报》的实践令我对策划、改版等概念有了新的理解,让我看到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之间的差别,反思目前高校新闻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广电系王琼副教授赴美国天普大学进修一年,2014年回国之后,提出了开设一门《数据新闻》选修课的设想,目前正在进行论证。

双一”计划盘活存量,人才引进扩大增量。近3年来,该院接收了4名高级记者到学院挂职院长助理,承担《形势与政策》《新闻实战》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14年,新增2名教师、1名师资博士后、5名兼职教授。同时,与一批知名学者和业界精英达成了明确的引进意向。

 

实践育人

2015年3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成功举办第三届“实践教学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高峰论坛,吸引了28家媒体和广告公司的近40位代表参加,“实习京广线”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学院的签约实习基地已经遍布北京、武汉、长沙、深圳、广州等城市,一大批学生前往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湖南卫视、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实习。

近年来,新闻与传播学院创造性地提出“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一体两翼”“大实验观”“一切为了学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实践教学指导小组,负责摸清学生实习意向、联系实习单位,并给予全程指导。

相比之下,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专业实习方面比其他同类新闻院校重视得多,我们实习不用靠家里找熟人、走后门,中间还有学院老师来指导。”很多学生都发出类似感叹。

2014年,新闻与传播学院被人民网授予“新闻人摇篮奖”。由该院强月新教授牵头的《制度化推进实践教学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教类二等奖。

 

思想引领

针对新闻传播类大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学院将党建活动与专业学术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凝练出了做“有思想的新闻人,负责任的传媒人”的响亮口号;同时,紧跟时代主旋律,抓好“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2014年,学院先后主办了第十四届华中地区“新闻先生新闻小姐”大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书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播研究课题模拟申报等系列学生教育活动。同时,由该院学生发起组织的“种太阳”关注留守儿童活动等品牌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2012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袁昊参与策划了“小鼠标下的中国梦”广告设计大赛,他表示:“这项活动是将学生党建活动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既增加了我们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又提供了专业实践的平台。

学院在每个班级均配备了班级导师,每周召开一次班级导师会,建立了团体与个体结合、定期与实时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沟通引导机制,充分发挥班级导师在学习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双重作用。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