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去世 以演唱东北民歌著称

20.05.2016  11:05

郭颂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这首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唱响全国。提起它,大家就会想到这首歌的演唱者及曲作者之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昨日,郭颂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郭颂1931年生于辽宁沈阳,以演唱东北民歌著称,曾创作、演唱了《新货郎》《乌苏里船歌》《我爱这些年轻人》《越走越亮堂》《串门》《甜透了咱心窝》《山水醉了咱赫哲人》《笑开了满脸花皱纹》《大顶子山高又高》《月牙五更》等50余首作品。

  他参与创作的《乌苏里船歌》,以赫哲族民歌“嫁令阔”调为基础,反映了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后愉悦的心情,充满生活气息,在上世纪60年代传唱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曾有媒体评价,郭颂将“黑土地民歌艺术成功地引领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昨日中午,歌手龚琳娜率先发出悼念微博。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连线采访时,龚琳娜表示,她听说郭颂老师离世的消息,心里特别难过,“郭颂老师是东北民歌的传承人,他的《乌苏里船歌》唱得最到位,至今为止没有人能真正接过郭颂老师的班,像他一样把东北民歌唱得如此深入人心”。

  2000年,龚琳娜参加央视青歌赛时,郭颂担任民族唱法组的评委,在比赛中她曾经得到郭颂的鼓励。

  在龚琳娜看来,郭颂的众多代表作中,《丢戒指》《小看戏》《拜大年》等是地道的东北民歌,非常有味道。而《乌苏里船歌》并不是原生态的民歌:“《乌苏里船歌》是他从东北民歌中提取了爽朗、风趣的韵味,保留了东北民歌的精髓,同时又把它提升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民歌的基础上有创新和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年轻歌者学习的。”

  龚琳娜认为,郭颂创作《乌苏里船歌》的成功,得益于对赫哲族民歌音乐元素的深入了解和运用。“中国的民歌和戏曲资源太丰富,有太多的音色和演唱技巧,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近年来,龚琳娜也一直坚持做公益性的“声音行动”,深入各地采风向民间音乐和戏曲学习,并变成教材便于传播。“民歌在当代要得到发展,必须把民歌的风味运用到现代的音乐里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郭老师走了,年轻一辈的歌者应该肩负起责任,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会一生都走这条路,同时也希望这条路上不光只有几个人,应该有更多的音乐家同行,一起总结和创新,把中国的声音传下去。”(记者王娟)

  (编辑:叶琛)